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470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该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蒸发器两端分别设有蒸汽管接口和液体管接口;冷凝器,冷凝器中部设有贯穿其两侧的若干空腔;环路管,环路管包括蒸汽管路和液体管路,且蒸汽管路与所述液体管路一体式连通,蒸汽管路与蒸发器的蒸汽管接口连通,液体管路与蒸发器的液体管接口连通,且液体管路内设有毛细丝网烧结芯,蒸汽管路与液体管路的中间连接部分绕设于所述冷凝器的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蒸发器结构简化,安装空间更小,有利于微型化;减少蒸发器热泄露,改善启动性能;在逆重力条件下仍能使工作介质稳定回流,使热源温度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散热装置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发展,电子器件系统微型化,结构复杂化和高热流密度成为其发展趋势。大功率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如果没有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散热,电子元件将长期处于高于工作温度的运行状态,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电子元件烧毁。5G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电子设备功耗增加,发热量上升,对散热技术是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合理高效的散热方式对于电子芯片在计算机、光电和通讯等领域的应用十分重要。目前市场上针对大功率电子设备,主要有风扇与散热器组合、风扇与热管及散热器组合、风扇与液冷技术结合等三种散热方式。这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1、风扇与散热器组合: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但面向大功率电子设备时,需要增大翅片面积并提高风扇转速才能满足散热需求,这会产生很大的噪声,且与电子设备微型化的趋势不符,散热器体积过大难以安装,因此只适用于功率小,空间大的条件下散热;2、风扇与热管及散热器组合:可以解决上述困难,但会带来结构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蒸发器(1),所述蒸发器(1)两端分别设有蒸汽管接口和液体管接口;/n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中部设有贯穿其两侧的若干空腔;/n环路管,所述环路管包括蒸汽管路(2)和液体管路(3),且所述蒸汽管路(2)与所述液体管路(3)一体式连通,所述蒸汽管路(2)与所述蒸发器(1)的蒸汽管接口连通,所述液体管路(3)与所述蒸发器(1)的液体管接口连通,且所述液体管路(3)内设有毛细丝网烧结芯(31),所述蒸汽管路(2)与所述液体管路(3)的中间连接部分绕设于所述冷凝器(4)的空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发器(1),所述蒸发器(1)两端分别设有蒸汽管接口和液体管接口;
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中部设有贯穿其两侧的若干空腔;
环路管,所述环路管包括蒸汽管路(2)和液体管路(3),且所述蒸汽管路(2)与所述液体管路(3)一体式连通,所述蒸汽管路(2)与所述蒸发器(1)的蒸汽管接口连通,所述液体管路(3)与所述蒸发器(1)的液体管接口连通,且所述液体管路(3)内设有毛细丝网烧结芯(31),所述蒸汽管路(2)与所述液体管路(3)的中间连接部分绕设于所述冷凝器(4)的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具有抽真空和充液的外接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骥周国辉田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