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73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管结构,包括热管本体,热管本体内壁上设有沟槽层,沟槽层顶部设有铜粉填充层。此机构综合了烧结管与复合管的优点,相比烧结管,毛细机构更多,储水量更大,解热功率更高,相比复合管,全粉结构使其不收重力限制,可以全方位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热管结构
本技术涉及热管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毛细机构更多,储水量更大的新型热管结构。
技术介绍
热管,其表观上的热传导率是铜、铝等金属的数倍至数十倍左右而相当的优异,因此是作为冷却用元件而被运用于各种热对策相关机器。从形状来看,热管可分成圆管形状的热管、平面形状的热管。为了冷却CPU等的电子机器的被冷却零件,基于容易安装于被冷却零件且能获得更宽广接触面积的观点,及随着冷却机构的小型化、省空间化,在使用热管的冷却机构的情况,也要求该热管的薄型化,通常宜使用平面(板)或薄型热管。但由于折弯、打扁都会对热管的传递效果。同时,常规复合管仅加热段部分填粉,这样受重力限制,不能全方位工作,而常规烧结管毛细机构少,储水量少,热传递效果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烧结管与复合管的优点,提高热传递效率,同时能全方位工作的新型热管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热管结构,包括热管本体,所述热管本体内壁上设有沟槽层,所述沟槽层顶部设有铜粉填充层。进一步地,所述热管本体为空心铜管,所述热管本体与沟槽层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铜粉填充层通过烧结的方式位于沟槽层上端。进一步地,所述沟槽层的沟槽呈V字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机构综合了烧结管与复合管的优点,相比烧结管,毛细机构更多,储水量更大,解热功率更高,相比复合管,全粉结构使其不收重力限制,可以全方位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热管本体,2、沟槽层,3、铜粉填充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热管结构,包括热管本体1,热管本体1内壁上设有沟槽层2,沟槽层2顶部设有铜粉填充层3。在本技术方案中,热管本体1为空心铜管,热管本体1与沟槽层2为一体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铜粉填充层3通过烧结的方式位于沟槽层2上端。在本技术方案中,沟槽层2的沟槽呈V字型。本技术方案与常规的烧结管不同,本结构的热管基材为带有沟槽层的空心铜管,毛细机构更多,储水量更大,与常规复合管相比,常规复合管仅在加热段部分填粉,而本结构整个热管长度全部填充铜粉,全粉结构使其不收重力限制,可以全方位工作。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热管结构,包括热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本体内壁上设有沟槽层,所述沟槽层顶部设有铜粉填充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管结构,包括热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本体内壁上设有沟槽层,所述沟槽层顶部设有铜粉填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本体为空心铜管,所述热管本体与沟槽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小飞吴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莹帆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