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463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冷凝主体,所述冷凝主体包括管筛和与管筛连接的若干冷凝管,还包括用于封堵壳体一侧的壳套,所述壳套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管筛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插封组件,所述管筛与冷凝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管筛朝向壳套的一侧设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壳套对应限位槽位置固设有限位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冷凝器整体密封性,从而不易出现溢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
,尤其是涉及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列管式冷凝器按材质分为碳钢列管式冷凝器、不锈钢列管式冷凝器和碳钢与不锈钢混合列管式冷凝三种;按形式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换热器。按结构分为单管程、双管程和多管程。现有公告号为:CN203687671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列管,冷却水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下部的一侧,冷却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部的另一侧;进料端盖及出料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所述进料端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端盖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上部及下部别设有连通壳体内部的除污箱,所述除污箱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除污箱体,所述除污箱体的开口端密封连接箱盖。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在组装成整体冷凝器时,由于整体的密封性较差,以至于在当使用过程容易出现溢漏的现象,造成整体的换热效率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其具有提高冷凝器整体密封性,从而不易出现溢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冷凝主体,所述冷凝主体包括管筛和与管筛连接的若干冷凝管,还包括用于封堵壳体一侧的壳套,所述壳套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管筛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插封组件,所述管筛与冷凝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主体位于壳体内,并且在壳套与管筛进行连接是,壳套内的分隔板对管筛进行分隔,并且分隔板与管筛之间设置的插封组件对分隔板和管筛之间进行密封,减小分隔板与管筛之间出现溢漏,管筛和冷凝管之间设置的密封组件能够起到对管筛和冷凝管之间的密封,减小连接处出现溢漏的情况,并且能够方便将管筛和冷凝管进行拆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封组件包括压板、阻水板和扭簧,所述管筛对应分隔板位置开设有供分隔板插合的插槽,所述阻水板位于插槽内,所述分隔板对应阻水板位置阻水槽,所述阻水板两侧均设置压板,所述压板一侧与插槽铰接,所述铰接处设置扭簧;所述压板不受外力时,所述压板与插槽之间呈锐角;所述分隔板插合进插槽内时,所述压板与分隔板一侧贴合,所述压板与分隔板贴合的一侧粘附有防漏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隔板未插合进插槽内时,压板在扭簧的作用下保持与插槽之间呈锐角的状态;当分隔板插合进插槽内时,分隔板的端部对压板进行按压,以至于压板绕铰接处转动,使得压板粘附防漏垫的一侧与分隔板贴合,形成与分隔板的密封,并且阻水板插合进阻水槽内,进一步的提高分隔板与插槽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分隔板两侧腔室内的液体不易相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水槽两侧均粘附有阻水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水板插合进阻水槽内时压合阻水垫,以至于在阻水垫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分隔板与插槽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连接螺套、定位环和密封圈,所述管筛背离壳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台,所述冷凝管插合进连接台内,所述定位环位于冷凝管靠近连接台的一侧,所述连接螺套套设在冷凝管上并未与定位环背离连接台的一侧,所述连接螺套与连接台螺纹连接,所述定位环朝向连接台的一侧嵌设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填充有柔性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螺套与连接台螺纹连接,实现将冷凝管与连接台连接时,定位环一侧的密封圈与连接台的端部压合,由于密封圈内填充有柔性材料,使得密封圈能够受压变形,从而形成对冷凝管和连接台连接处的密封,使冷凝管与连接台之间不易出现溢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台朝向密封圈的一侧开设有波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台端部设置波纹槽,以至于在密封圈被压合进波纹槽内时,起到迷宫密封的效果,进一步的增强冷凝管与连接台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冷凝管对应导向槽位置固设有导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凝管插合进连接台内时,导向条沿着导向槽移动,以至于冷凝管与连接台之间不易出现转动,使得连接螺套与连接台连接更加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筛朝向连接螺套的一侧开设有定位环槽,所述连接螺套朝向定位环槽位置固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套设有止水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螺套与连接台连接牢固时,连接螺套端部的定位环插合进定位环槽内,在止水垫的作用下对连接螺套和连接台之间更进一步的进行密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套朝向管筛的一侧设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密封环,所述管筛对应限位槽位置固设有限位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套在于管筛进行连接固定时,限位环插合进限位槽内,并压合密封环,提高壳套和管筛的连接密封性,减小壳套与管筛之间出现溢漏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两侧沿周缘方向阵列有若干密封块,所述密封环对应密封块位置开设有密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套与管筛连接时,沿限位环周缘的密封块插合进密封槽内,进一步提高壳套与管筛之间的密封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插封组件对壳套与管筛之间形成牢固的密封,使得壳套和分隔板与管筛之间不易出现溢漏,并且在密封组件的作用下,实现冷凝管和管筛之间不易出现溢漏,还能起到方便冷凝管和管筛之间方便拆装;2.通过分隔板插合进插槽内对压板施压,实现压板绕铰接处转动至于分隔板贴合,从而与分隔板之间形成密封,并且在阻水板和防漏垫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强分隔板与插槽处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整体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冷凝器内部的局部爆炸图。图3是体现密封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是体现密封组件的局部剖视爆炸图。图5是体现插封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中,1、壳体;11、进液口;12、出液口;2、冷凝主体;21、管筛;211、限位环;212、定位环槽;213、密封块;214、插槽;215、通水口;22、冷凝管;23、导向条;3、壳套;31、分隔板;32、限位槽;321、密封环;322、密封槽;33、进水口;34、出水口;35、进液腔;36、出液腔;4、插封组件;41、压板;42、阻水板;43、扭簧;44、阻水槽;45、防漏垫;46、阻水垫;5、密封组件;51、连接螺套;52、定位环;53、密封圈;54、止水环;55、止水垫;6、连接台;61、波纹槽;62、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冷凝主体2和罩设在壳体1一侧的壳套3,壳体1两端外壁对称设置有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壳套3上对称设置有进水口33和出水口34,以至于液体从进液口11进入壳体1内,并从出液口12处流出,通过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冷凝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主体(2)包括管筛(21)和与管筛(21)连接的若干冷凝管(22),还包括用于封堵壳体(1)一侧的壳套(3),所述壳套(3)内设置有分隔板(31),所述分隔板(31)与管筛(21)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插封组件(4),所述管筛(21)与冷凝管(22)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冷凝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主体(2)包括管筛(21)和与管筛(21)连接的若干冷凝管(22),还包括用于封堵壳体(1)一侧的壳套(3),所述壳套(3)内设置有分隔板(31),所述分隔板(31)与管筛(21)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插封组件(4),所述管筛(21)与冷凝管(22)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封组件(4)包括压板(41)、阻水板(42)和扭簧(43),所述管筛(21)对应分隔板(31)位置开设有供分隔板(31)插合的插槽(214),所述阻水板(42)位于插槽(214)内,所述分隔板(31)对应阻水板(42)位置阻水槽(44),所述阻水板(42)两侧均设置压板(41),所述压板(41)一侧与插槽(214)铰接,所述铰接处设置扭簧(43);
所述压板(41)不受外力时,所述压板(41)与插槽(214)之间呈锐角;
所述分隔板(31)插合进插槽(214)内时,所述压板(41)与分隔板(31)一侧贴合,所述压板(41)与分隔板(31)贴合的一侧粘附有防漏垫(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槽(44)两侧均粘附有阻水垫(4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良好密封性列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5)包括连接螺套(51)、定位环(52)和密封圈(53),所述管筛(21)背离壳套(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台(6),所述冷凝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贤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