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气流烘干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向气流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对物料烘干时,如对淤泥进行烘干,通常先要将淤泥造粒,然后平铺至输送装置上,在输送装置的侧面设置多个吹风点进行吹风,从而对输送装置上的淤泥烘干,如此在吹风过程中容易使风产生紊流,风的流向不统一,如此降低风的利用率,提高了能耗,烘干效率较低,并且排出的风里含有大量灰尘,没有经过有效的过滤后即排出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单向气流烘干系统,能够提高对物料的烘干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单向气流烘干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烘干空间;造粒机,包括造粒壳体、第一驱动电机,所述造粒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上,所述造粒壳体的顶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造粒壳体内设置有造粒结构,所述造粒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第一轴承连接于所述造粒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所述造粒壳体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烘干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气流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0),所述外壳体(100)内设置有:/n烘干空间;/n造粒机(300),包括造粒壳体(310)、第一驱动电机,所述造粒壳体(310)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00)上,所述造粒壳体(310)的顶面设置有进料口(320),所述造粒壳体(310)内设置有造粒结构,所述造粒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螺杆(340),所述螺杆(340)通过第一轴承连接于所述造粒壳体(310)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螺杆(340)传动连接,所述造粒壳体(310)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330);/n烘干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出料口(330)的下方,所述烘干输送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气流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0),所述外壳体(100)内设置有:
烘干空间;
造粒机(300),包括造粒壳体(310)、第一驱动电机,所述造粒壳体(310)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00)上,所述造粒壳体(310)的顶面设置有进料口(320),所述造粒壳体(310)内设置有造粒结构,所述造粒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螺杆(340),所述螺杆(340)通过第一轴承连接于所述造粒壳体(310)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螺杆(340)传动连接,所述造粒壳体(310)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330);
烘干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出料口(330)的下方,所述烘干输送结构的输送方向从上往下设置,所述烘干输送结构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烘干空间内的输送装置(500),所述输送装置(500)的输送末端设置有气流逆止机构(200),所述输送装置(500)的输送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任意两个上下相邻的所述输送装置(500)的输送方向相反;
水层吸附除尘机构(400),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00)上的除尘壳体(410),所述除尘壳体(410)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腔体,所述除尘壳体(410)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420),所述除尘壳体(410)上设置有进风口(440)与出风口,所述除尘壳体(410)的底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风口(440)、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腔体相互连通,所述进风口(440)与所述烘干空间相互连通,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附水块(430),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附水块(430)之间设置有气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气流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左布料滚刀与右布料滚刀,所述左布料滚刀包括第一转轴(350)、沿所述第一转轴(350)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350)外侧壁上的第一环形刀片(360),所述右布料滚刀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350)并排设置的第二转轴(370)、沿所述第二转轴(370)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370)外侧壁上的第二环形刀片(38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转轴(350)、第二转轴(370)传动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环形刀片(360)与所述第一转轴(35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凹槽,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琪,吕旻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骏鸥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