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44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干燥机本体,多个支撑柱以干燥机本体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均匀分布,干燥机本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该真空带式干燥机,通过设置干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电线、导电板、接电轮、正极导电杆、接触片、导电片、和负极导电杆对电加热管与电源电接通并形成回路,启动电加热管,通过多个电加热管在干燥带的表面均匀分布,物料在干燥带上运动时,通过电加热管对干燥带和物料进行均匀加热干燥,且在干燥带在主动辊带动转动时,电加热管始终电接通工作,从而具有对干燥带持续加热达到更好的加热干燥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
本技术涉及干燥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
技术介绍
真空带式干燥机是一种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真空干燥设备,待干燥的料液通过输送机构直接进入处于高度真空的干燥机内部,摊铺在干燥机内的若干条干燥带上,由电机驱动特制的胶辊带动干燥带以设定的速度沿干燥机筒体方向运动。现有的真空干燥机在工作时大多数分为两种干燥方式,一种为在每条干燥带的下面都设有三个相互独立的加热板和一个冷却板,干燥带与加热板、冷却板紧密贴合,以接触传热的方式将干燥所需要的能量传递给物料。当干燥带从筒体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时,物料已经干燥并经过冷却,干燥带折回时,干燥后的料饼从干燥带上剥离,通过一个上下运动的铡断装置,打落到粉碎装置中,粉碎后的物料通过两个气闸式的出料斗出料。另一种为在干燥机内设置至少三条干燥带,上层干燥带和中间层干燥带的下面均设置多个加热板,且上层干燥带、中间层干燥带和下层干燥带为交错分布,物料有上层干燥带干燥后,从筒体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时,掉落在中间层干燥带继续干燥,然后由中间层干燥带将物料从筒体的另一端运动到筒体的一端后,再次掉落到下层干燥带的表面,下层干燥带的下面设置冷却板,最后又下层干燥带将物料从筒体的一端再次运动到筒体的另一端,经过铡断装置,打落到粉碎装置中,粉碎后的物料通过两个气闸式的出料斗出料,这种干燥方式具有干燥效果更好,适合较潮湿的物料,但是仍然存在干燥时,加热板设置在干燥带的下方,需要通过干燥带传递导热对物料进行干燥,且在干燥带运动到加热板下方时,温度会逐渐下降,当再次运动到加热板上方带动物料运动时,需要重新通过加热板加热干燥,干燥效率依然较低,所以需要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其具有对干燥带持续加热达到更好的加热干燥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干燥机本体,多个支撑柱以干燥机本体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均匀分布,干燥机本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多个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干燥机本体的内壁交错均匀分布,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固定板,四个固定板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第二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冷却传送带,冷却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板,三个冷却板在冷却传送带的下方均匀分布,冷却板的表面与冷却传送带的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均与固定板的表面转动连接。进一步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八个固定轴承以四个固定板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轴承具有对主动辊和从动辊与固定板之间进行固定转动连接的特点。进一步地,固定轴承的内圈分别于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表面固定套接,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主动辊和从动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辊和从动辊具有带动干燥带转动的特点。进一步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表面均固定开设有避让槽,多个避让槽以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避让槽的内壁呈圆弧形状,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表面传动连接有干燥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让槽具有避让电加热管,防止电加热管与主动辊和从动辊接触造成挤压力过大损坏的特点。进一步地,干燥带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绝缘层,隔热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耐高温绝缘隔热材料,干燥带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槽,多个安装槽以干燥带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均匀分布,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加热管具有对干燥带进行加热干燥物料的特点。进一步地,电加热管的两端均电性连接有导电片,导电片的表面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陶瓷轴承,陶瓷轴承的内圈固定分别固定连接有正极导电杆和负极导电杆,正极导电杆和负极导电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接触片,接触片的表面与导电片的表面滑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陶瓷轴承具有绝缘和将正极导电杆与负极导电杆与安装槽固定转动连接的特点。进一步地,正极导电杆和负极导电杆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干燥带的表面,正极导电杆和负极导电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接电轮,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导电槽,导电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绝缘板,绝缘板的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弹簧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片具有对导电板进行弹性支撑,保持导电板与接电轮始终电性连接的特点。进一步地,多个弹簧片在绝缘板的表面均匀分布,弹簧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板,导电板的表面电性连接有电线,电线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表面,电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电源,接电轮的表面分别与导电槽的内壁和导电板的表面滑动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干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电线、导电板、接电轮、正极导电杆、接触片、导电片、和负极导电杆对电加热管与电源电接通并形成回路,启动电加热管,通过多个电加热管在干燥带的表面均匀分布,物料在干燥带上运动时,通过电加热管对干燥带和物料进行均匀加热干燥,且在干燥带在主动辊带动转动时,电加热管始终电接通工作,从而具有对干燥带持续加热达到更好的加热干燥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板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板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干燥带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干燥带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板结构正视图。图中:1、支撑柱;2、干燥机本体;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固定板;6、冷却传送带;7、冷却板;8、主动轴;9、从动轴;10、固定轴承;11、主动辊;12、从动辊;13、避让槽;14、干燥带;15、隔热绝缘层;16、安装槽;17、安装腔;18、电加热管;19、导电片;20、陶瓷轴承;21、正极导电杆;22、负极导电杆;23、接触片;24、接电轮;25、导电槽;26、绝缘板;27、弹簧片;28、导电板;29、电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如图1-2所示,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干燥机本体2,多个支撑柱1以干燥机本体2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均匀分布,干燥机本体2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多个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在干燥机本体2的内壁交错均匀分布,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固定板5,四个固定板5以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第二支撑杆4的下方设置有冷却传送带6,冷却传送带6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板7,三个冷却板7在冷却传送带6的下方均匀分布,冷却板7的表面与冷却传送带6的表面滑动连接;如图3所示,固定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干燥机本体(2),多个所述支撑柱(1)以干燥机本体(2)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均匀分布,所述干燥机本体(2)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在干燥机本体(2)的内壁交错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固定板(5),四个所述固定板(5)以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下方设置有冷却传送带(6),所述冷却传送带(6)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板(7),三个所述冷却板(7)在冷却传送带(6)的下方均匀分布,所述冷却板(7)的表面与冷却传送带(6)的表面滑动连接;/n所述固定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主动轴(8)和从动轴(9),所述主动轴(8)和从动轴(9)均与固定板(5)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10),八个所述固定轴承(10)以四个所述固定板(5)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轴承(10)的内圈分别于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表面固定套接,所述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所述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的表面均固定开设有避让槽(13),多个所述避让槽(13)以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避让槽(13)的内壁呈圆弧形状,所述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的表面传动连接有干燥带(14),所述干燥带(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绝缘层(15),所述隔热绝缘层(15)的内部设置有耐高温绝缘隔热材料,所述干燥带(14)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槽(16),多个所述安装槽(16)以干燥带(14)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槽(16)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安装腔(17),所述安装腔(1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干燥机本体(2),多个所述支撑柱(1)以干燥机本体(2)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均匀分布,所述干燥机本体(2)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在干燥机本体(2)的内壁交错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固定板(5),四个所述固定板(5)以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下方设置有冷却传送带(6),所述冷却传送带(6)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板(7),三个所述冷却板(7)在冷却传送带(6)的下方均匀分布,所述冷却板(7)的表面与冷却传送带(6)的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主动轴(8)和从动轴(9),所述主动轴(8)和从动轴(9)均与固定板(5)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10),八个所述固定轴承(10)以四个所述固定板(5)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轴承(10)的内圈分别于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表面固定套接,所述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所述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的表面均固定开设有避让槽(13),多个所述避让槽(13)以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避让槽(13)的内壁呈圆弧形状,所述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的表面传动连接有干燥带(14),所述干燥带(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绝缘层(15),所述隔热绝缘层(15)的内部设置有耐高温绝缘隔热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长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