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39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包括经连接件(1)与墙体配合安装的框体(2),框体(2)包括前框(21)与后框(22),前框(21)与后框(22)之间设有中底层(23),所述前框(21)内嵌有远红外辐射板(4),后框(22)上设有两个方槽(221);所述连接件(1)包括设置在方槽(221)底部中底层(23)表面的第一基座(11),第一基座(11)铰接有第一连杆(12),第一连杆(12)铰接有第二连杆(13),第二连杆(13)铰接有与墙体连接的第二基座(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调整辐射方向,达到更好的防霉除湿效果、为挂墙式安装,节省安装空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霉除湿器,特别是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居电器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在我国南方较为潮湿的地区中,防霉除湿器是不少家庭会选择的一件电器,防霉除湿器普遍利用电热原理,使局部空气中的含水率下降,而采用远红外辐射防霉除湿的方式成了目前市场的主流,为了不占用过多的房间面积,以远红外辐射板为主体的挂墙式防霉除湿器是人们的普遍选择,挂墙式的防霉除湿器虽然节省了空间,但相比于落地式的防霉除湿器,其只能向单一方向辐射,不方便调整辐射方向,而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根据房间大小和防霉除湿器安装位置适当调整辐射方向,使得房间内防霉除湿的效果更佳。因此,亟需一种可以适当调整辐射方向的挂墙式远红外防霉除湿器,来满足人们对房间防霉除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它具有可以调整辐射方向,达到更好的防霉除湿效果、为挂墙式安装,节省安装空间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包括经连接件与墙体配合安装的框体,框体包括前框与后框,前框与后框之间设有中底层,所述前框内嵌有远红外辐射板,后框上设有两个方槽;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方槽底部中底层表面的第一基座,第一基座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铰接有与墙体连接的第二基座。前述的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中,所述第一基座位于中底层表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前述的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中,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等长,其长度均小于方槽的长度。前述的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中,所述远红外辐射板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远红外辐射层、金属板、电热层、隔热层和保护层,所述电热层包括电热装置和热反射层。前述的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中,所述远红外辐射板引出有电源线。前述的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中,所述方槽的长度为框体宽度的0.4-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远红外辐射板内嵌入框体内,而框体经连接件与墙体相连,为挂墙式安装结构,有利于节省室内空间,连接件的主体为两根铰接的连杆,可以实现框体在一定范围内的位置调整,也即远红外辐射板的辐射方向可以进行调整,可以达到更好的防霉除湿效果,进一步地,框体包括前框与后框,前框与后框之间设有中底层,前框用于内嵌远红外辐射板,后框开有两个方槽,方槽可供连接件收入,中底层则用于连接件与墙体的连接,框体各个部分功能明确,位置设置合理。进一步地,第一基座位于中底层表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也即一对连接件将框体与墙体连接后,连接件在框体上的作用点位于框体的中部,使得框体受力较为均衡,安装的稳定性高;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等长,其长度均小于方槽的长度,使得两根连杆折叠后能完全嵌入方槽内,减小框体与墙体之间的距离,更节省空间;远红外辐射板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远红外辐射层、金属板、电热层、隔热层和保护层,电热层包括电热装置和热反射层,可以单向辐射,均匀地辐射加热周围环境,起到防霉除湿的作用。综上,本技术具有可以调整辐射方向,达到更好的防霉除湿效果、为挂墙式安装,节省安装空间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框体的背面视图;图4是远红外辐射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连接件,2-框体,4-远红外辐射板,11-第一基座,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二基座,21-前框,22-后框,23-中底层,41-远红外辐射层,42-金属板,43-电热层,44-隔热层,45-保护层,221-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经连接件1与墙体配合安装的框体2,也即本技术为挂墙式安装结构,有利于节省室内空间,框体2包括前框21与后框22,前框21与后框22之间设有中底层23,所述前框21内嵌有远红外辐射板4,用于远红外辐射加热,后框22上设有两个方槽221,方槽221可供连接件1收入;所述连接件1包括设置在方槽221底部中底层23表面的第一基座11,第一基座11铰接有第一连杆12,第一连杆12铰接有第二连杆13,第二连杆13铰接有与墙体连接的第二基座14,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展开后可将框体2沿第一基座11转动调整方向,从而辐射房间内的不同位置,达到更好的防霉除湿效果,本技术不使用时,折叠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将其收入方槽221内。所述第一基座11位于中底层23表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也即一对连接件1将框体2与墙体连接后,连接件1在框体2上的作用点位于框体2的中部,使得框体2受力较为均衡,安装的稳定性高;所述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等长,其长度均小于方槽221的长度,使得两根连杆折叠后能完全嵌入方槽221内,减小框体2与墙体之间的距离,更节省空间。所述远红外辐射板4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远红外辐射层41、金属板42、电热层43、隔热层44和保护层45,所述电热层43包括电热装置和热反射层,可以单向辐射,均匀地辐射加热周围环境,起到防霉除湿的作用;所述远红外辐射板4引出有电源线,用于接通电源;所述方槽221的长度为框体2宽度的一半。本技术在安装时需要先在墙上丈量距离,安装两个第二基座14,第二基座14铰接上第二连杆13,在框体2的中底层23表面安装第一基座11,在第一基座11上铰接第一连杆12,最后再将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铰接实现框体2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安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经连接件(1)与墙体配合安装的框体(2),框体(2)包括前框(21)与后框(22),前框(21)与后框(22)之间设有中底层(23),所述前框(21)内嵌有远红外辐射板(4),后框(22)上设有两个方槽(221);所述连接件(1)包括设置在方槽(221)底部中底层(23)表面的第一基座(11),第一基座(11)铰接有第一连杆(12),第一连杆(12)铰接有第二连杆(13),第二连杆(13)铰接有与墙体连接的第二基座(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经连接件(1)与墙体配合安装的框体(2),框体(2)包括前框(21)与后框(22),前框(21)与后框(22)之间设有中底层(23),所述前框(21)内嵌有远红外辐射板(4),后框(22)上设有两个方槽(221);所述连接件(1)包括设置在方槽(221)底部中底层(23)表面的第一基座(11),第一基座(11)铰接有第一连杆(12),第一连杆(12)铰接有第二连杆(13),第二连杆(13)铰接有与墙体连接的第二基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防霉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11)位于中底层(23)表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保丁林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