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给水管道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给水管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在建筑工程建造当中,建筑工程给水管道的安装与固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其不仅保证了高层建设中所需要使用的水量,更重要的是它关系日后居民能否正常生活。目前所使用的建筑工程给水管道固定装置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缺陷,例如:一、给水管道固定容易松动,不牢;二、只能进行固定单根给水管道。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给水管道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提高对给水管固定的稳定性和可方便同时进行两根给水管进行固定的建筑工程给水管道固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给水管道固定装置,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安装板的后端面为平面状,上安装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上半圆形槽,上半圆形槽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上半圆环形冲缓冲垫,上半圆形槽的开口两端的上安装板上还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孔和若干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给水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安装板(3)和下安装板(4),上安装板(3)的后端面为平面状,上安装板(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上半圆形槽(31),上半圆形槽(3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上半圆环形冲缓冲垫(32),上半圆形槽(31)的开口两端的上安装板(3)上还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孔(33)和若干连接块槽(34),连接块槽(34)内还均设置有螺栓孔(341),上安装板(3)的后端面上还设置有连接架槽(35),连接架槽(35)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架(5),下安装板(4)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下半圆形槽(41),下半圆形槽(41)与上半圆形槽(31)的直径相同,下半圆形槽(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给水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安装板(3)和下安装板(4),上安装板(3)的后端面为平面状,上安装板(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上半圆形槽(31),上半圆形槽(3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上半圆环形冲缓冲垫(32),上半圆形槽(31)的开口两端的上安装板(3)上还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孔(33)和若干连接块槽(34),连接块槽(34)内还均设置有螺栓孔(341),上安装板(3)的后端面上还设置有连接架槽(35),连接架槽(35)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架(5),下安装板(4)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下半圆形槽(41),下半圆形槽(41)与上半圆形槽(31)的直径相同,下半圆形槽(4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下半圆环形冲缓冲垫(411),上半圆环形冲缓冲垫(32)与下半圆环形冲缓冲垫(411)的直径相同,且上半圆环形冲缓冲垫(32)与下半圆环形冲缓冲垫(411)开口相对,下半圆形槽(41)的开口两端的下安装板(4)上还分别设置有缺口槽(42)和若干连接块(43),缺口槽(4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连接螺栓(44),连接螺栓(44)的位置与连接孔(33)的位置相对应,连接螺栓(44)穿过缺口槽(42)的侧壁至连接孔(33)内,且连接螺栓(44)与连接孔(33)之间螺纹连接,连接块(43)的位置与连接块槽(34)的位置相对应,且连接块(43)位于连接块槽(34)内,连接块(43)上还均设置有连接螺栓(431),连接螺栓(431)穿过连接块(43)至螺栓孔(341)内,且连接螺栓(431)与螺栓孔(341)之间螺纹连接,下安装板(4)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且第一固定板(6)与上安装板(3)的前端面之间相互垂直,第一固定板(6)的一端与下安装板(4)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固定板(6)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61),上安装板(3)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且第二固定板(1)于上安装板(3)的前端面在同一个平面上,第二固定板(1)的一端与上安装板(3)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固定板(1)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水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架槽(35)包括固定板槽(351),固定板槽(351)的两侧的上安装板(3)的后端面上均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军起,曹一峰,樊向阳,兰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司睿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