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19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包括轴承座、安装筒、进气管、转动轴、叶轮、联轴器、电机、支撑机构、防护罩和通孔,轴承座通过支撑机构固定在安装筒的内部,进气管位于安装筒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在轴承座上转动时便带动叶轮转动,在叶轮的转动下,气流从进气管进入安装筒的内部,在气流经过叶轮后,便形成轴向的气流从安装筒远离电机的一侧排出,由于防护罩上设有通孔,气流也会从通孔进入安装筒的内部,通过通孔进入的气流先流经联轴器,然后进入安装筒的内部,且流经轴承座的底部,进而对轴承座和联轴器进行冷却,保证转动轴在轴承座的内部顺畅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轴流式风机,特别涉及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轴流式风机,电机带动叶轮转动时,叶轮上的每一个叶片将气流轴向吹出,轴流式风机在各种领域中均有使用,在发电领域中,轴流式风机对发电机组进行送风,现有的轴流式风机对自身的冷却还不够良好,在轴流式风机长期使用时,容易导致轴承座发热,降低轴流式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包括轴承座、安装筒、进气管、转动轴、叶轮、联轴器、电机、支撑机构、防护罩和通孔,所述轴承座通过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在安装筒的内部,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安装筒的顶部,所述轴承座上横向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安装筒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防护罩呈圆弧形,且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在轴承座上转动时便带动叶轮转动,在叶轮的转动下,气流从进气管进入安装筒的内部,在气流经过叶轮后,便形成轴向的气流从安装筒远离电机的一侧排出,由于防护罩上设有通孔,气流也会从通孔进入安装筒的内部,通过通孔进入的气流先流经联轴器,然后进入安装筒的内部,且流经轴承座的底部,进而对轴承座和联轴器进行冷却,保证转动轴在轴承座的内部顺畅转动。进气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轴流式风机的右视图。图中:1为轴承座、2为安装筒、3为进气管、4为转动轴、5为叶轮、6为联轴器、7为电机、8为支撑机构、81为安装板、82为弧形板、83为支撑杆、84第一散热片、9为防护罩、10为通孔、11为过滤板、12为第二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包括轴承座1、安装筒2、进气管3、转动轴4、叶轮5、联轴器6、电机7、支撑机构8、防护罩9和通孔10,轴承座1通过支撑机构8固定在安装筒2的内部,进气管3位于安装筒2的顶部,轴承座1上横向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转动轴4通过联轴器6与电机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安装筒2靠近电机7的一侧设有防护罩9,防护罩9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0,防护罩9呈圆弧形,且联轴器6位于防护罩9的内部。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6带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在轴承座1上转动时便带动叶轮5转动,在叶轮5的转动下,气流从进气管3进入安装筒2的内部,在气流经过叶轮5后,便形成轴向的气流从安装筒2远离电机7的一侧排出,由于防护罩9上设有通孔10,气流也会从通孔10进入安装筒2的内部,通过通孔10进入的气流先流经联轴器6,然后进入安装筒2的内部,且流经轴承座1的底部,进而对轴承座1和联轴器6进行冷却,保证转动轴4在轴承座1的内部顺畅转动。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气管3的管口处设有过滤板11,当叶轮5转动时,气流通过进气管3进入安装筒2的内部,通过过滤板11过滤进入进气管3内部的气流,降低了异物对叶轮5的影响。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支撑机构8包括安装板81、弧形板82、支撑杆83和第一散热片84,安装板81与轴承座1固定连接,弧形板82与安装筒2固定连接,安装板81和弧形板82通过支撑杆83连接,支撑杆83对安装板81和弧形板82进行支撑,进而将安装板81和支撑杆83之间进行腾空,使气流能穿过安装板81和支撑杆83,进而能对安装板81进行稳定冷却。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支撑机构8还包括第一散热片84,第一散热片84位于安装板81的底部,当气体穿过安装板81和弧形板82之间时,在安装板81上设有第一散热片84,增大了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时的效率。本技术实施例5提供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轴承座1的侧壁设有第二散热片12,在叶轮5转动时,气流经过轴承座1,且气流也经过了第二散热片12,通过第二散热片12更快的对轴承座1进行冷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1)、安装筒(2)、进气管(3)、转动轴(4)、叶轮(5)、联轴器(6)、电机(7)、支撑机构(8)、防护罩(9)和通孔(10),所述轴承座(1)通过所述支撑机构(8)固定在所述安装筒(2)的内部,所述进气管(3)位于所述安装筒(2)的顶部,所述轴承座(1)上横向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通过所述联轴器(6)与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远离所述联轴器(6)的一端设有所述叶轮(5),所述安装筒(2)靠近所述电机(7)的一侧设有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的底部开设有所述通孔(10),所述防护罩(9)呈圆弧形,且所述联轴器(6)位于所述防护罩(9)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流式风机自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1)、安装筒(2)、进气管(3)、转动轴(4)、叶轮(5)、联轴器(6)、电机(7)、支撑机构(8)、防护罩(9)和通孔(10),所述轴承座(1)通过所述支撑机构(8)固定在所述安装筒(2)的内部,所述进气管(3)位于所述安装筒(2)的顶部,所述轴承座(1)上横向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通过所述联轴器(6)与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远离所述联轴器(6)的一端设有所述叶轮(5),所述安装筒(2)靠近所述电机(7)的一侧设有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的底部开设有所述通孔(10),所述防护罩(9)呈圆弧形,且所述联轴器(6)位于所述防护罩(9)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胡少斌程睿李朝咏江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能源集团鄂州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