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防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16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压缩机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和压缩机的壳体连接,防护架上设有和壳体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防护架上通孔的上方连接有防水筋,所述防护架通过设于所述防水筋上方的上焊接点和设于所述通孔下方的下焊接点和所述壳体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空间分离的办法,防护架的焊接点分布在防水筋的上方及通孔的下方,实现防护架和壳体的可靠稳定焊接;不仅生产效率高,节约成本,且焊接强度高,防护筋起到有效防水作用,防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防护架
本技术属于压缩机
,具体涉及压缩机防护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形式压缩机防护架,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098290的中国专利文献,于2017年4月12日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继电器防护架”,具有背面开孔的背板,背板的四周设有上挡板、下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靠挡板进行防水,档板在冲压过程中会出现尺寸超差等问题,防水效果会变差。另一种为如图3所示的压缩机防护架,防护架上设有一条位于接线孔外侧的凸起的防护筋,防护筋起到连接防护架和壳体的作用,防护筋同时形成挡水圈有效阻隔外部水流进入防护架内部,具有很好的防水功能。但是由于防护筋比焊接点高,在焊接过程中,防护筋与壳体焊接面先接触,在电流作用下先参与焊接,来形成防护筋焊接密封防水。这种连接方式在实际焊接使用过程中,防护筋焊接接触面积大并且高,经常出现防护架焊接脱落或者焊穿壳体等异常,防护筋不仅起不到良好的连接作用,其起不到好的挡水作用,严重影响了实物质量和市场美誉度。同时这种防护架,因为防水弧呈圆周分,还具备一定宽度,防水弧的尺寸大大超过了正常焊接焊点的尺寸,在焊接之前,防水防护架需要先使用化学清洗剂先清冼,防止焊接点上存在油膜对焊接强度带来影响。同时在焊接过程中需要非常大的电流才能保证焊接强度,大电流带来的问题;一个是使壳体出现焊穿导致失效,另一个是大电流产生热量使电极废损严重,经常需要调整焊接上、下电极和更换电极,生产效率低。如果电流稍有变化,又会出现焊接不牢而脱落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杜绝焊接后防护架脱落或者焊穿壳体,防水效果好的压缩机防护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压缩机防护架,和压缩机的壳体连接,防护架上设有和壳体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防护架上通孔的上方连接有防水筋,所述防护架通过设于所述防水筋上方的上焊接点和设于所述通孔下方的下焊接点和所述壳体焊接。所述防水筋为弧形结构,所述上焊接点及下焊接点分别分布在以防水筋的圆心为圆心的不同圆周上,所述上焊接点的半径比下焊接点的半径大0.4~0.7mm。所述上焊接点及下焊接点均为凸起结构,所述上焊接点的凸起高度比下焊接点的凸起高度大0.3~0.8mm。所述下焊接点的凸起高度和所述防水筋厚度相等。所述上焊接点为两个,所述上焊接点距离所述防水筋顶部边缘距离为3-4mm。所述上焊接点距离所述通孔的圆心的水平方向距离为15.4±0.4mm,所述上焊接点距离所述通孔的圆心的竖直方向距离为18.8±0.4mm。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上焊接点为一个,所述上焊接点位于所述防水筋中部上方,所述上焊接点距离所述防水筋顶部边缘距离为1.5-3mm。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取空间分离的办法,防护架的焊接点分布在防水筋的上方及通孔的下方,实现防护架和壳体的可靠稳定焊接。本技术通过焊接点形成防护架和壳体的可靠联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长而大防水筋的焊接连接,所需的焊接电流小,杜绝大电流产生的大热量使电极敏繁被烧坏,也能避免焊接不牢固引起的脱落;同时能够避免修模调整并更换电极,生产效率高,节约了成本,焊接强度高,防护筋起到有效防水作用,防水效果好。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压缩机防护架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缩机防护架第二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压缩机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下焊接点,2、上焊接点,3、通孔,4、防水筋,5、防护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该种压缩机防护架,防护架5和压缩机的壳体连接,防护架5上设有和壳体相连通的通孔3,防护架5上通孔3的上方连接有防水筋4,防护架5上设有上焊接点2和下焊接点1,防护架5通过设于防水筋4上方的上焊接点2和设于通孔3下方的下焊接点1和壳体焊接。本技术采取空间分离的办法,防护架5的焊接点分布在防水筋4的上方及通孔3的下方,实现防护架5和壳体的可靠稳定焊接。防水筋4固定在防护架5上,起到防水的作用,防水筋4不需要参入到防护架5和壳体焊接连接中,可以杜绝现有技术中,防水筋4焊接不足后防护架5脱落,以及防水筋4焊接电流过大导致焊穿壳体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防护架5的使用可靠性。同时防护架5焊接时,不需要频繁调整电极和更换电极,也不需要对防护架5进行专门化学清冼剂清冼,生产效率高,焊接电流相比之前的防护架5有明显降低,防水效果更好,效率高,经济性高,节能效果好。防水筋4为弧形结构,上焊接点2及下焊接点1分别分布在以防水筋4的圆心为圆心的不同圆周上,上焊接点2的半径比下焊接点1的半径大0.4~0.7mm。上焊接点2和下焊接点1的位置分布,能够保证较好的焊接效果,进一步保证防护架5和壳体的可靠稳定焊接。进一步地,上焊接点2及下焊接点1均为凸起结构,上焊接点2的凸起高度比下焊接点1的凸起高度大0.3~0.8mm。上焊接点2和下焊接点1的凸起高度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较好的焊接效果,保证防护架5和壳体的可靠稳定焊接。下焊接点1的凸起高度和防水筋4厚度相等。上焊接点2的凸起高度比下焊接点1的凸起高度大0.3~0.8mm,防水筋4厚度和下焊接点1的凸起高度相同,这样防水筋4不参与防护架5和壳体的焊接连接,便于通过上焊接点2和下焊接点1实现防护架5和壳体的可靠稳定焊接。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上焊接点2为两个,上焊接点2距离所述防水筋4顶部边缘距离为3-4mm。上焊接点2和下焊接点1均为两个,防护架5和壳体在四个焊接点的焊接作用下实现可靠连接。上焊接点2距离通孔3的圆心的水平方向距离为15.4±0.4mm,上焊接点2距离通孔3的圆心的竖直方向距离为18.8±0.4mm。两个上焊接点2分布在防水筋4上部左右两侧,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实现防护架5和壳体上部的可靠稳定焊接,提高防护架5的结构可靠性。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上焊接点2为一个,上焊接点2位于防水筋4中部上方,上焊接点2距离防水筋4顶部边缘距离为1.5-3mm。上焊接点2为一个,下焊接点1为两个,上焊接点2及下焊接点1构成稳固的三点定位连接结构,防护架5和壳体在三个焊接点的焊接作用下实现可靠连接。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利用空间分离原理,将防水筋4与焊接点隔开,防水筋4不参与防护架5和壳体1的焊接连接,全部利用焊点进行焊接,由于上面焊接点因凸起高度较高,同时因为焊接点尺寸、体积较防水筋4尺寸、体积小很多,上面焊接点与壳体焊接面先接触,这时较大电流会大部分作用下使焊接点开始先熔化;当焊接点继续下移过程中,下面的两个焊接点以及防水筋4会与壳体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防护架,和压缩机的壳体连接,防护架上设有和壳体相连通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上通孔的上方连接有防水筋,所述防护架通过设于所述防水筋上方的上焊接点和设于所述通孔下方的下焊接点和所述壳体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防护架,和压缩机的壳体连接,防护架上设有和壳体相连通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上通孔的上方连接有防水筋,所述防护架通过设于所述防水筋上方的上焊接点和设于所述通孔下方的下焊接点和所述壳体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筋为弧形结构,所述上焊接点及下焊接点分别分布在以防水筋的圆心为圆心的不同圆周上,所述上焊接点的半径比下焊接点的半径大0.4~0.7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焊接点及下焊接点均为凸起结构,所述上焊接点的凸起高度比下焊接点的凸起高度大0.3~0.8mm。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景云戴勇军吴大奎王世林尚亮亮王昱孙超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