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715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发动机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靠近管口处设置有麦克风,排气管上靠近发动机的一侧有扬声器,所述麦克风和扬声器之间设置有电子控制单元和反向处理电路,所述反向处理电路靠近扬声器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动降噪装置,用采集噪声的麦克风和主动发声的扬声器来取代传统的降噪装置,可有效消除排气系统的噪声,并且与传统消声器相比,成本更低。当发动机参数改变时,扬声器主动改变发出的消音信号,无需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更改。不但消声效果好,同时可有效縮短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属于降噪

技术介绍
:噪音治理目前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剧烈振动,振动产生噪音,其中排气系统产生的噪音最显著,对于汽车中这种可移动式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噪音,多采用消声器来处理。消声器是允许气流通过,却又能阻止或减小声音传播的一种器件,使用消声器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声器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并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现有的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基本都是利用声学滤波器的特性,在内部通过管道、隔板等部件组成扩张室、共振室等各种消声单元时,使声波在传播时发生反射和干涉,降低声能量达到消声目的。但是消声器的成本相对较高,汽车属于商品,可以先提升品质,再提高售价,以保证利润空间。非移动式发动机通常用于油机房或者农田灌溉等环境中,使用者更注重的是低成本,不会采用成本较高的消声器来进行降噪处理。本技术采用ANC主动降噪原理,将两个频率和幅值相同、相位相差180度的正弦波信号叠加后相互抵消,利用此原理实现噪音消除效果。与传统消声器相比,主动降噪装置的成本低,非常适用于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成本较高的消声器不适合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使用,而提供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安装主动降噪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1)、排气管(2),所述排气管(2)上靠近管口处设置有麦克风(6),排气管(2)上靠近发动机(1)处设置有扬声器(3),所述麦克风(6)和扬声器(3)之间设置有电子控制单元(5)和反向处理电路(4),所述反向处理电路(4)靠近扬声器(3)设置。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麦克风部分设置在排气管内。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麦克风、电子控制单元、反向处理电路、扬声器和排气管形成一个回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用采集噪声的麦克风和主动发声的扬声器来取代传统的降噪装置,可有效消除排气系统的噪声,扬声器和麦克风传出的两路信号到达人耳处时频率和幅值相同,而相位相差180度,利用声波干涉原理,两信号叠加后相互抵消,从而有效消除排气系统的噪声。当发动机参数改变时,扬声器主动改变发出的消音信号,无需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更改。不但消声效果好,同时可有效缩短开发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发动机,2-排气管,3-扬声器,4-反向处理电路,5-电子控制单元,6-麦克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为了解决传统的排气降噪系统的成本高、结构复杂、消声效果较差、设计匹配验证工作量大等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根据排气系统噪声的变化,降噪装置可主动进行相应调整,以实时消除排气系统的噪声,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包括发动机1、排气管2、扬声器3、反向处理电路4、电子控制单元5、噪声信号采集麦克风6。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1、排气管2,所述排气管2上靠近管口处设置有麦克风6,排气管2上靠近发动机1处设置有扬声器1,所述麦克风6和扬声器3之间设置有电子控制单元5和反向处理电路4,所述反向处理电路4,靠近扬声器3设置,所述麦克风6部分设置在排气管2内。所述麦克风6、电子控制单元5、反向处理电路4、扬声器3在排气管1形成一个回路。具体实施方式为:噪声信号采集麦克风6插入到排气管2内部,用于实时采集该处的噪声信号,采集到的噪声信号被实时反馈到控制电子控制单元5,电子控制单元5控制反向处理电路4,对原始噪声信号进行处理,并经排气口处的扬声器3传出,扬声器3布置在噪声信号采集麦克风6附近,要求保证从扬声器3和麦克风6处传出的两路信号到达人耳处时频率和幅值相同,而相位相差180度。利用声波干涉原理,两信号叠加后相互抵消,从而有效消除进气系统的噪声。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1)、排气管(2),所述排气管(2)上靠近管口处设置有麦克风(6),排气管(2)靠近发动机(1)处设置有扬声器(3),所述麦克风(6)和扬声器(3)之间设置有电子控制单元(5)和反向处理电路(4),所述反向处理电路(4)靠近扬声器(3)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移动式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1)、排气管(2),所述排气管(2)上靠近管口处设置有麦克风(6),排气管(2)靠近发动机(1)处设置有扬声器(3),所述麦克风(6)和扬声器(3)之间设置有电子控制单元(5)和反向处理电路(4),所述反向处理电路(4)靠近扬声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秀荣王汉文杜丹丰肖遥郑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