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宇轩专利>正文

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0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该平台上设有二阶框孔,第一框孔可置入发光元件,第二阶框孔则覆盖透明片,可使透光的展示物置于其上,于第二阶框孔四周至少设有一圈框槽,可根据展示物的大小使用适当的透明罩入位固定,另于平台下设有数个防滑垫,该发光元件可自透明片自下向上发射光源,而使透明展示物在不受其他光源影响下表现出原创作晶莹剔透的意境。(*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此繁忙的工商社会中,各级文化单位不断推出供民众赏心悦目的场所舒畅心怀,不乏有音乐、戏剧、画展、艺品展、石艺展等等,其中,近几年颇为热门的琉璃艺术创作,已为民众所喜爱,因其千变万化、造型多端,且工艺细腻,又因琉璃为透光性很强的物品,故在灯光下可显示其独特新颖的内外彩艺,故而为收藏家及艺术创作者所喜爱;其所以受到世人肯定,归因于其具有透光性及反射性强,可展现其晶莹剔透的光芒,这就是如同水晶艺品及水晶石受到世人欢迎的原因。然而,目前一般展览场所的展示灯光设计,有的从天花板垂下投射灯照往展示物,有的将投射灯设于展示物的台面上照射它,也有的另将投射灯设于展示物前上方或四周,也就是根据场地即有设备或展示物的特征,来设置投射灯的位置,此种做法,使同一展览场地因为不同展览需求而改变投射灯的位置,还需要根据展览的桌面改装投射灯,不仅麻烦也费时费力,同时也因为刺眼的光源来自四面八方而直接影响展览物原有的特色。另外,虽然近来有一种由下往上投射光源的展示台,用来摆设透明物品,但其体积厚大又笨重,且无法放置过重的展览物,只能固定位设置,无法随意搬移,一般多用于较少移动之处,如美化居家艺术品或艺术博览会等不常移位的摆设之用,但对一般需经常更换艺术品展示的场合而言,使用该种展示台就颇为费工费时,收藏也颇占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前述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对透明艺术品的展示,具有轻便摆设移动,收藏又不占空间的展示台,可减少工时成本及作业时间,从其内部结构着手,如光源设计、摆设方式、抗压防潮效果、适用展示物的尺寸。本技术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的第二目的,该平台与桌面分离,可根据需要放置于任意桌面,且厚度仅约1cm,上设有二阶框孔,第一阶框孔可置放台湾第88113680号“发光元件”专利产品,而第二阶框孔则置入透明片,使发光元件自透明片直接向上照射透明品,以达到高亮度低温的隔热发光效果。本技术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的第三目的,为防尘之需要可于平台上加设透明罩,而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槽框,以供不同的透明罩固位使用。本技术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的第四目的,可于平台上设有插座与插头,使平台间可互相串连组合,以令发光元件串连发光,使其面积可不段延伸。本技术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的第五目的,该透明片可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本技术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的第六目的,在平台间可设置互相插合的插座与插头,以便当展示物聚集一处展示时,使各发光元件的供电呈串联传输,简化电源线的使用。本技术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的第七目的,在平台内置有可充电电池,停电状态下仍能维持电力且可作为紧急照明之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在平台上依次设有第一阶及第二阶框孔,在第一阶框孔上设有一发光元件,在第一阶框孔上位的第二阶框孔,则覆置有透明片,在第一阶框孔的底部设有孔位,将发光元件的引线与外部电源线连结,平台在第二阶框孔周围设有至少一个槽框,可供透明罩置合固定,在平台下设有防滑垫。由此,可由发光元件自第一阶框孔向上照射位于第二框孔透明片上的展示物,可以将展示物的创作艺术展现出来。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光源自下向上投射展示物的设计,尤其可以真切地将展示物的透明创作意念具体表达出来,且具有体积轻巧,不占空间,可根据需要摆设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展示状态实施例。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可灵活应用于不同展示场地,如已设有固定桌体A的展览处时,如图1所示,可将本技术的平台1置于预定展示的桌体A上,再摆上透明艺术品B,而依需要套上如玻璃透明罩4,光源自平台1由下往上照射透明艺术品B,借此即可展现出其创作之特色;当展览结束,只要取出艺术品B后,该平台1因厚度约仅1CM高,在收藏上不仅不占空间,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搬移省力方便。如图2所示,本技术之所以能获得上述效果,是在平台1上设有二阶框孔,于第一阶框孔12置放台湾第88113680号专利技术专利的发光元件2,其发光元件2的引线则穿过第一阶框孔12底部15的孔位16,而与电源线17连结,在第二阶框孔13上则覆置以一透明片3,以可供发光元件2的透光向上照射,而此透明片3可以玻璃制成或其它透光性佳的材质制成,而艺术品B乃置于透明片3的位置,以可供发光元件2的照射。其中,本技术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为使具有防尘及外物侵入艺术品B上,另设有一透明罩4可将艺术品B罩合,而为使该透明罩4稳定,于平台1的第二阶框孔13外围上设有至少一个槽框14,可根据不同尺寸艺术品B所使用的透明罩4入合固位。为使平台1置于桌体A上稳定,于平台1下设有防滑垫11。另考虑到对不同创作的艺术品所展现的色调需要,该透明片3可依需要更换不同色彩使用。而根据场地展示的安排所需,如展示物紧密排列或呈田字型展示设计时,则该平台1亦须作相同紧靠安排,此时若每一个平台1的发光元件2皆以电源线17外接电源,则不仅产生多数条电源线17,也会造成用电插座之麻烦,将破坏会场的美观性,所以,本技术于平台1彼此的相对间设有至少一可与平台互相插合插座及插头,以可互相呈串连组合及串连电源供各个发光元件2的用电,且其中至少有个平台1必需设有电源线17外接电源。除此之外,该平台1亦可供作艺术画或居家艺品照射之用,如将画品覆于平台1上后,借光源投射画品,可展现画品的另一种风格视觉,对于非透明的艺术品亦可使用,使下面的光源向上投射的结果,产生艺术品的外形轮廓,达到另一种艺术赏识的价值,另外亦可当照明之用。本技术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凭借此种简单、结构轻便的设计,可根据需要呈平面展示艺术品或吊挂展示画品,应用范围广,灵活性高,实为业界提供一最佳的展示空间方法,简单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台上依序设有第一阶及第二阶框孔,于第一阶框孔上设有一发光元件,在第一阶框孔上位的第二阶框孔,则覆置有透明片,在第一阶框孔的底部设有孔位,发光元件的引线与外部电源线连结,另于平台在第二阶框孔周围设有至少一个槽框,供透明罩置合固定,在平台下设有防滑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展示透光物的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台上依序设有第一阶及第二阶框孔,于第一阶框孔上设有一发光元件,在第一阶框孔上位的第二阶框孔,则覆置有透明片,在第一阶框孔的底部设有孔位,发光元件的引线与外部电源线连结,另于平台在第二阶框孔周围设有至少一个槽框,供透明罩置合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周宇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