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韧性钢柱
本技术涉及抗震结构体系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韧性钢柱。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可恢复功能结构成为研究热点,备受人们关注,它不仅能在地震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能在强震后快速恢复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减少受损结构的修复加固费用。韧性钢柱可以在中震或者大震时通过柱底的抬升从而减轻结构的破坏。研究表明,结构的摇摆可以降低地震作用并提高结构本身的延性设计需求,减少地震破坏,节约结构造价。放松结构与基础间约束或构件间约束,使结构与基础或构件接触面处仅有受压能力而无受拉能力,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摇摆,通过预压力使结构复位,形成自复位结构。因此,研究出一种具备较强稳定性和具有一定自复位功能的韧性钢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较强稳定性和具有一定自复位功能的韧性钢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韧性钢柱,在混凝土基础上进行构建,包括:高强支座、主柱、外伸式底板、高强锚杆;所述高强支座的底端插入所述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韧性钢柱,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基础(15)上进行构建,包括:高强支座(10)、主柱(1)、外伸式底板(3)、高强锚杆(4);/n所述高强支座(10)的底端插入所述混凝土基础(15)顶面形成的限位凹槽(13)内;/n所述主柱(1)竖直布置,且底面与所述外伸式底板(3)相连接;/n所述外伸式底板(3)的底部与所述高强支座(10)的顶端相连接;/n所述高强锚杆(4)顶端穿过所述外伸式底板(3)后套设复合组合碟形弹簧(6)固定,底端插入所述混凝土基础(15)内部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韧性钢柱,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基础(15)上进行构建,包括:高强支座(10)、主柱(1)、外伸式底板(3)、高强锚杆(4);
所述高强支座(10)的底端插入所述混凝土基础(15)顶面形成的限位凹槽(13)内;
所述主柱(1)竖直布置,且底面与所述外伸式底板(3)相连接;
所述外伸式底板(3)的底部与所述高强支座(10)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高强锚杆(4)顶端穿过所述外伸式底板(3)后套设复合组合碟形弹簧(6)固定,底端插入所述混凝土基础(15)内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性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13)的底部和四周设有缓冲橡胶垫(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韧性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柱(1)为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且所述主柱(1)内均匀设有多块横向加劲肋(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韧性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柱(1)最底端的所述横向加劲肋(2)与所述外伸式底板(3)之间竖直设有多块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