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宗法专利>正文

软导型粮食温度测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007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软导型粮食温度测量器,改以往的硬导型测温为软导型测温,用软长管代替了目前粮食测温器上面的金属硬长管,大大方便了使用、降低了成本,使粮食测温不受场地、长度、角度的限制,增加了准确度,为形成网络测试粮温和微机管理提供了方便,具有极大的开发意义和极强的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导型粮食温度测量器,属于储存、堆放粮食的测温设备,也适用于酿造、制糖、造纸等方面的原料堆测温,是由现有的硬导型金属管电阻测温器发展而来的。现测量粮堆温度的测温器,由于传导部分是硬金属管,套着热敏电阻组成,使用不方便,长度受限、易损坏,且准确度差、价格昂贵。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改现有的硬导型粮食测温器为软导型粮食测温器,方便使用,增加测温器的准确度,降低测温器成本。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采取把传导部分的硬金属长管改成软长管的办法。本技术具有传导部分1和温度显示器2两部分,此特殊之处是传导部分1是软型的。本技术传导部分1的结构是串连热敏电阻3套在软长管4内,软长管管口一端堵着堵头5,另一端盖着上盖6,串连热敏电阻的电线穿过上盖的中心孔和短护套软管7,套入插头8内,插头8上固定着紧固螺钉9。本技术在使用时,可先将传导部分埋入粮堆;也可先将埋入器埋入粮堆,抽出探芯,再将软管电阻插入套管内,再拨出套管,电阻测温器就留在粮堆内工作了。本技术测温准确,不受长度影响,在五百米内测温,误差仅在±0.5℃,角度随和,仓内的任意地区都能测温,埋入粮堆后,翻粮时不需拨出,可单独测粮堆温度,也可测多个粮堆的温度,可形成测温网络,与微机配套,操作方便,造价低廉。我国是产粮大国,每年在粮食的储运过程中,损失掉的粮食占总产量15-20%,本技术对防止粮堆发热、霉变、减少损失,具有重大的开发价值和实用价值。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一为软传导部分结构图。图二为温度显示器。图中符号标注1、传导部分;2、温度显示器;3、热敏电阻;4、软长管;5、堵头;6、上盖;7、短护套软管;8、插头;9、固定螺钉。实施例把购进的热敏电阻用电线串连后套入软长管内,软长管的一端堵有堵头,另一端盖着上盖,串连热敏电阻的电线穿过上盖的中心孔和短护套软管,套入插头,旋转固定紧固螺钉。工作时,把插头插入购进的温度显示器上,把软传导部分埋入粮堆内,即测出粮堆温度。权利要求1.软导型粮食温度测量器,具有传导部分1和温度显示器2两部分,其特征是传导部分1是软导型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测温器,其特征是传导部分1由串连的热敏电阻3套在软长管4内,软长管的一端管口堵着堵头5,另一端盖着上盖6,串连热敏电阻的电线穿过上盖的中心孔和短护套软管7,套入插头8内,插头8上固定紧固定螺钉9。专利摘要软导型粮食温度测量器,改以往的硬导型测温为软导型测温,用软长管代替了目前粮食测温器上面的金属硬长管,大大方便了使用、降低了成本,使粮食测温不受场地、长度、角度的限制,增加了准确度,为形成网络测试粮温和微机管理提供了方便,具有极大的开发意义和极强的使用价值。文档编号G01K13/00GK2120331SQ91233129公开日1992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尹宗法, 张世发, 潘云生, 袁宏增 申请人:尹宗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软导型粮食温度测量器,具有传导部分1和温度显示器2两部分,其特征是:传导部分1是软导型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宗法张世发潘云生袁宏增
申请(专利权)人:尹宗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