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记忆合金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926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状记忆合金温控器的结构是,在壳体内安有导杆,导杆的一端从壳体的开口处露出,导杆的另一端与托架相连接,在托板的下方安有碟形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套在导杆上,弹簧的一端连在托板上,另一端连在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液体、气体及电路的控制。(*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控器技术。温控器已有多种,大体分为电子类的温控器和机械类的温控器。机械类的温控器的控制元件又分为金属温控元件和液体温控元件两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可控制液体、气体及电路的形状记忆合金温控器。本技术的关键技术是采用碟型形状记忆合金为温控元件。而镍钛型形状记忆合金的记忆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形状记忆合金的特点是处于低温相(马氏相体)时,较软、材料降伏应力低;处于高温相(母相)时,较硬、材料降伏应力高。因此当形状记忆合金由低温相向高温相转变时,将恢复高温时的形状,产生形变,并向外输力做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中1、壳体;2、弹簧;3、导杆;4、碟型形状记忆合金;5、托板。本技术的结构是在壳体(1)内安有导杆(3),导杆(3)的一端从壳体(1)的开口处露出,导杆(3)的另一端与托板(5)相连接;在托板(5)的正下方,安有碟型形状记忆合金(4);弹簧(2)套在导杆(3)上,弹簧(2)的一端连在托板(5)上,另一端连在壳体(1)内部。本技术碟型形状记忆合金是圆形,中间呈下凹状。该碟型形状记忆合金的形变温度,可以根据所要控制的液体、气体或电路的温度来确定。使用时,将本技术放入所需控制的液体、气体或电路中,当液体、气体或电路的温度超过确定的控制温度时,本技术的碟型形状记忆合金(4)产生形变,形变后的碟型形状记忆合金(4)呈上凸形,将与之相连的导杆(3)顶起,导杆(3)的另一端与触点接上,打开或关断气路,液路或电路。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适用于液体、气体和电路的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由壳体、弹簧等组成的形状记忆合金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安有导杆,导杆的一端从壳体的开口处露出,导杆的另一端与托板相连接;在托板的正下方,安有碟型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套在导杆上,弹簧的一端连在托板上,另一端连在壳体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型形状记忆合金是中间下凹的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形状记忆合金温控器的结构是,在壳体内安有导杆,导杆的一端从壳体的开口处露出,导杆的另一端与托架相连接,在托板的下方安有碟形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套在导杆上,弹簧的一端连在托板上,另一端连在壳体内部。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液体、气体及电路的控制。文档编号G01K5/48GK2306496SQ9720727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姜治, 李广海, 张立德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壳体、弹簧等组成的形状记忆合金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安有导杆,导杆的一端从壳体的开口处露出,导杆的另一端与托板相连接;在托板的正下方,安有碟型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套在导杆上,弹簧的一端连在托板上,另一端连在壳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治李广海张立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