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87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带、第一辊轴、第二辊轴、接地线、绝缘网;收集带的一侧设置第一辊轴,收集带的另一侧设置第二辊轴,第二辊轴的另一端设置接地线,收集带的底部与绝缘网软连接采用第一柔性护板进行整个接触区域的密封,绝缘网与密集孔槽通过四边粘合形成无缝连接,解决了以往收集装置无法保障微纳米纤维有效收集的同时实现饱含溶剂的纺丝区域气体的有效排出,以及避免高压静电对设备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风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又称电纺,是指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的聚合物溶液形成一个锥体,电场强度继续增加,聚合物溶液会从“泰勒锥”中喷出,所形成的射流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发生震荡,产生频率极高的不规则螺旋运动,导致溶液射流被迅速拉细、溶剂挥发,最终形成直径在微纳米级别的纤维并以随机的方式散落在收集装置上,形成微纳米纤维膜。静电纺丝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早在1914年Zeleny(Phys.Rev.1914.3:69~91)发现了静电纺丝现象,Formhals(US1,975,504.1934)对其申请了专利。然而直到1993年,这一技术才被定义为静电纺丝技术。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研究的日渐升温及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静电纺丝依然成为当今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静电纺丝技术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关于静电纺丝的研究和开发大多集中在对静电纺丝材料的应用,对静电纺丝机头的开发以提高其工业生产的效率。对接受装置及如何使纳米纤维更好收集的手段则研究较少。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静电纺丝规模化生产时所产生问题解决方法的文章专利几乎没有,归根结底,是由于静电纺丝还未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些问题还不曾充分暴露。随着近年来无针静电纺丝的兴起,这项技术提高纳米纤维制备效率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小试中试未曾显露的问题:1)由于纤维处在微纳米级别,虽然有高压电场的影响,受纤维间同种电荷(液体从正电极被拉出)排斥作用,再加上其散落的无序性,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纤维到处散落,同时也导致了其在收集器上的均匀度变差。2)纤维在拉伸成型过程中,伴随着溶剂的挥发。这会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a)饱含溶剂的气体直接排出,这会造成气流扰动,导致纤维收集的更加不均。同时,还会引起纤维随气体带出,导致收集的损失;b)包含溶剂的气体留置。这样的话,随时纺丝的进行,空气中溶剂的浓度会越来越高。这对于本就对溶剂敏感的高分子纤维,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溶剂蒸汽,造成纤维的变形、坍塌、溶成质密的膜,而这与进行微纳米纤维材料制备的原意相悖。3)静电纺丝区域,存在着高压静电,不光会导致溶液电离,也会导致空气电离,任何直连排风电器的使用都会被干扰、损毁。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以保障微纳米纤维有效收集的同时,实现饱含溶剂的纺丝区域气体的有效排出,另外还要避免高压静电对设备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解决了以往收集装置无法保障微纳米纤维有效收集的同时实现饱含溶剂的纺丝区域气体的有效排出,以及避免高压静电对设备干扰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带、第一辊轴、第二辊轴、接地线、绝缘网、第一柔性护板、密集孔槽、密集排风管道、第二柔性护板、第三柔性护板、排风罩、卡箍、排风管道、排风风机、第一温湿度检测器、第二温湿度检测器、温湿度显示仪、排风口或溶剂回收装置和负压气旋;收集带的一侧设置第一辊轴,收集带的另一侧设置第二辊轴,第二辊轴的另一端设置接地线;收集带的底部与绝缘网软连接采用第一柔性护板进行整个接触区域的密封,绝缘网与密集孔槽通过四边粘合形成无缝连接,密集孔槽与密集排风管道通过卡位固定连接,密集排风管道的四边与收集带以第二柔性护板的形式软性连接,排风罩将密集排风管道覆盖以第三柔性护板的形式与收集带软性连接,并与密集排风管道在收集带的四边形成空间密封;排风管道的一端与排风罩相连,中部依次采用卡箍连接排风风机、安装第一温湿度检测器和第二温湿度检测器,第一温湿度检测器和第二温湿度检测器均连接温湿度显示仪用于实时显示,排风管道的另一端通向排风口或溶剂回收装置。优选地,负压气旋为全程排风风机开动,通过排风管道向排风口或溶剂回收装置强排气体,使排风罩内形成的负压气旋,而负压导致密集排风管道经绝缘网、收集带从纺丝空间抽取气体,纺丝箱体周边的气体会对抽取的气体予以补充。本技术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具有防高压静电、高效负压排残、条件可控、运行可靠、有益纤维铺展均匀、易于辅助无针静电方式装置实现工业化等优点。2.本技术的装置实现了无序散落的微纳米纤维的有效辅助收集。3.本技术的装置实现饱含溶剂的纺丝区域气体的有效排出,避免了饱含溶剂的空气对持续量产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同时,还回避了高压静电对排风设备的干扰,此装置的开发对于静电纺丝批量生产重要的现实意义。4.本技术装置产生负压气旋,这一过程的作用为,负压形成的方向,与纳米纤维沉积的方向一致,可减少纳米纤维的随机飘散,促进纳米纤维的均匀高效沉积。5.本技术装置产生负压气旋,这一过程的另一个作用为,地线的作用,可将纤维的电荷导出,避免纤维间同种电荷相斥导致的收集逸散;而绝缘网的隔离,避免了高压静电与空气电离的影响,保障了这种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的顺利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收集带、2-1-第一辊轴、2-2-第二辊轴、3-接地线、4-绝缘网、5-第一柔性护板、6-密集孔槽、7-密集排风管道、8-第二柔性护板、9-第三柔性护板、10-排风罩、11-卡箍、12-排风管道、13-排风风机、14-第一温湿度检测器、15-第二温湿度检测器、16-温湿度显示仪、17-排风口或溶剂回收装置、18-负压气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一种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带1、第一辊轴2-1、第二辊轴2-2、接地线3、绝缘网4、第一柔性护板5、密集孔槽6、密集排风管道7、第二柔性护板8、第三柔性护板9、排风罩10、卡箍11、排风管道12、排风风机13、第一温湿度检测器14、第二温湿度检测器15、温湿度显示仪16、排风口或溶剂回收装置17和负压气旋18;收集带1的一侧设置第一辊轴2-1,收集带1的另一侧设置第二辊轴2-2,第二辊轴2-2的另一端设置接地线3;收集带1的底部与绝缘网4软连接采用第一柔性护板5进行整个接触区域的密封,绝缘网4与密集孔槽6通过四边粘合形成无缝连接,密集孔槽6与密集排风管道7通过卡位固定连接,密集排风管道7的四边与收集带1以第二柔性护板8的形式软性连接;排风罩10将密集排风管道7覆盖以第三柔性护板9的形式与收集带软性连接,并与密集排风管道7在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带(1)、第一辊轴(2-1)、第二辊轴(2-2)、接地线(3)、绝缘网(4)、第一柔性护板(5)、密集孔槽(6)、密集排风管道(7)、第二柔性护板(8)、第三柔性护板(9)、排风罩(10)、卡箍(11)、排风管道(12)、排风风机(13)、第一温湿度检测器(14)、第二温湿度检测器(15)、温湿度显示仪(16)、排风口或溶剂回收装置(17)和负压气旋(18);/n所述收集带(1)的一侧设置第一辊轴(2-1),所述收集带(1)的另一侧设置设置第二辊轴(2-2),所述第二辊轴(2-2)的另一端设置接地线(3);/n所述收集带(1)的底部与绝缘网(4)软连接且采用第一柔性护板(5)进行整个接触区域的密封,所述绝缘网(4)与密集孔槽(6)通过四边粘合形成无缝连接,所述密集孔槽(6)与密集排风管道(7)通过卡位固定连接,所述密集排风管道(7)的四边与收集带(1)以第二柔性护板(8)的形式软性连接,所述排风罩(10)将密集排风管道(7)覆盖以第三柔性护板(9)的形式与收集带软性连接,并与密集排风管道(7)在收集带(1)的四边形成空间密封;/n所述排风管道(12)的一端与排风罩(10)相连,中部依次采用卡箍连接排风风机(13)、安装第一温湿度检测器(14)和第二温湿度检测器(15),所述第一温湿度检测器(14)和第二温湿度检测器(15)均连接温湿度显示仪(16)用于实时显示,所述排风管道(12)的另一端通向排风口或溶剂回收装置(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高压静电密集直排式静电纺丝辅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带(1)、第一辊轴(2-1)、第二辊轴(2-2)、接地线(3)、绝缘网(4)、第一柔性护板(5)、密集孔槽(6)、密集排风管道(7)、第二柔性护板(8)、第三柔性护板(9)、排风罩(10)、卡箍(11)、排风管道(12)、排风风机(13)、第一温湿度检测器(14)、第二温湿度检测器(15)、温湿度显示仪(16)、排风口或溶剂回收装置(17)和负压气旋(18);
所述收集带(1)的一侧设置第一辊轴(2-1),所述收集带(1)的另一侧设置设置第二辊轴(2-2),所述第二辊轴(2-2)的另一端设置接地线(3);
所述收集带(1)的底部与绝缘网(4)软连接且采用第一柔性护板(5)进行整个接触区域的密封,所述绝缘网(4)与密集孔槽(6)通过四边粘合形成无缝连接,所述密集孔槽(6)与密集排风管道(7)通过卡位固定连接,所述密集排风管道(7)的四边与收集带(1)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燕川卢伟鹏祝文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润德长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