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喷结合半融合高韧性纳米级颈膜及其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023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韧性的纳米纤维颈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电纺射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牵伸、细化,同时在温控装置的辅助下有序固化;S2:在接收之前侵入由电喷装置喷射的液雾区,使已被细化、固化的微纳米级纤维表面黏附细小的液雾颗粒;基于纺喷结合半融合高韧性纳米级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配置1‑50wt%浓度的可降解高分子溶液作为电纺液待用;S12:配置0.1‑30wt%浓度的可降解高分子溶液作为电喷液待用;解决了以往方法制备出来的颈膜对颈部护理不能起到提拉紧致的作用,而贴式面膜材料又已无纺布类为主,与肌肤的亲和力和服贴性不佳,精华渗透效果不理想,且易“反吸”精华液的问题。

Preparation of nano neck film and its materials with high tough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喷结合半融合高韧性纳米级颈膜及其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颈膜的制备领域,特别是纺喷结合半融合高韧性纳米级颈膜及其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人的颈部是体现人体整体美的一个重要部位,具有重要的美容价值。随着年龄的增大,表皮变薄,胶原含量减少,弹性纤维降解,含量减少,皮肤附属器减少,萎缩,从而导致皮肤弹性减退。此外,颈部的弹性也随季节而变化,夏秋季显著低于春季。相对于脸部,颈部的护理更易受到忽视,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更是增加了颈部皮肤的压力,而颈纹一旦出现很难祛除,甚至被公认为暴露年龄的重要部位,因此颈部的护理对有一定年龄的人来说已经刻不容缓。颈纹的预防和淡化不仅需要化妆水和霜乳类的保湿和美白效果,更需要对颈部肌肤进行紧致和提拉护理。基于纺喷结合半融合高韧性纳米级颈膜材料,其纳米尺寸的纤维,柔软亲肤;半融合的三维网络结构赋予了纳米纤维膜较高的韧性,能有效提拉紧致肌肤;多种美白和保湿成分在提拉的过程中,渗透滋润颈部的褶皱和皮丘深处,起到预防和淡化颈纹的效果。然目前颈部护理以霜乳类居多,不能起到提拉紧致的作用,而贴式面膜材料又已无纺布类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韧性的纳米纤维颈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电纺射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牵伸、细化,同时在温控装置的辅助下有序固化;/nS2:在接收之前侵入由电喷装置喷射的液雾区,使已被细化、固化的微纳米级纤维表面黏附细小的液雾颗粒;/nS3:在静电力和网下吸风的共同作用下,被快速沉积于接收装置,多余的液雾经由纤维间的空隙被下吸风去除,从而获得一种高韧性的纳米纤维颈膜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韧性的纳米纤维颈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电纺射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牵伸、细化,同时在温控装置的辅助下有序固化;
S2:在接收之前侵入由电喷装置喷射的液雾区,使已被细化、固化的微纳米级纤维表面黏附细小的液雾颗粒;
S3:在静电力和网下吸风的共同作用下,被快速沉积于接收装置,多余的液雾经由纤维间的空隙被下吸风去除,从而获得一种高韧性的纳米纤维颈膜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的纳米纤维颈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颈膜材料为纤维交叉点半融合,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层与纤维层之间形成一种三维立体的网络互锁结构。


3.基于纺喷结合半融合高韧性纳米级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配置1-50wt%浓度的可降解高分子溶液作为电纺液待用;
S12:配置0.1-30wt%浓度的可降解高分子溶液作为电喷液待用;
S13:在纺喷装置中分别注入电纺液和电喷液,调节喷射角度;
S14:纺喷时,有效可调控的纺丝液温度为10-80℃,环境温度为10-80℃,电压为10-80kv,纺丝距离为5-40cm,纺丝和电喷挤出量为0.1-5ml/h、热空气风速和风向合适,网帘转速为1-10r/min,网下吸风量为100-2000m3/h;
S15:在无菌的环境下,纺喷结合制备材料;
S16:利用纳米纤维颈膜材料制造纤维膜达到厚度0.05-10mm后取下,在真空干燥箱35-80℃中干燥2-48h,用灭菌袋包装灭菌后,阴凉干燥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纺喷结合半融合高韧性纳米级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半融合液雾后沉积粘连,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层与层之间呈三维立体互锁结构;
所述纤维膜的特殊微观结构是通过纺喷参数进行调控;所述可调控是通过溶液浓度、温度、纺喷电压、纺喷距离、纺喷环境指环境温湿度、纺喷角度和网下吸风量的调节,控制纤维的牵伸、固化和融合,从而使纤维之间达到有效的融合粘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纺喷结合半融合高韧性纳米级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纺丝角度和电喷角度控制纤维和液雾在网帘前端侵入半融合,静电力和网下吸风控制纤维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燕川卢伟鹏祝文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润德长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