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85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它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气缸、张力辊及换向辊,所述气缸驱动张力辊上下平移,所述换向辊位于张力辊下方且数量为两个,以张力辊中心点所在中心炉为基准,两个换向辊分别位于中心炉两侧且至中心炉距离相同,所述支架与张力辊、换向辊之间设有同步机构,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一用于监测张力辊高度的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精确的控制炉内带材张力,从而避免带材的断带或擦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带材生产
,具体地是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带材制造业的连续退火炉,薄带宽板在退火时,要求炉内带材呈平直状态且不能划伤、断带。现在多采用电动S辊对中间段进行张力控制,通过调速器控制电机转速,通过张力环模式控制S辊,实现对中间段的张力控制。对于0.5mm以上的带材,由于其带材较厚,在承受较大的张力下可以很好地通过炉子,以达到退火要求;而0.3mm以下的带材,由于带材较薄,大张力模式容易发生断带,但是如果张力过小,由于S辊和电机存在转动惯量,在电控模式下张力波动比较大,极容易产生带材的断带或擦伤,严重影响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可以精确的控制炉内带材张力,从而避免带材的断带或擦伤。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气缸、张力辊及换向辊,所述气缸驱动张力辊上下平移,所述换向辊位于张力辊下方且数量为两个,以张力辊中心点所在中心炉为基准,两个换向辊分别位于中心炉两侧且至中心炉距离相同,所述支架与张力辊、换向辊之间设有同步机构,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一用于监测张力辊高度的监测装置。优选地,所述张力辊可旋转地固定于一升降块上,所述升降块与气缸连接。优选地,两个换向辊可旋转地固定于一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支架上。优选地,所述同步机构包括齿轮与齿条,所述齿轮分别固定于升降块与固定块上,所述齿条竖直设置且与升降块、固定块上的齿轮啮合。优选地,所述齿轮数量为两个,所述齿轮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于升降块与固定块上,所述齿条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支架。优选地,所述固定块能沿着支架进行上下平移。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其优点如下:由于存在转动辊转动惯量,导致在小张力模式下会产生带材张力波动,张力波动会使带材与转动辊之间形成不必要的摩擦,而本技术当由于电控及设备本身发生转动惯量,发生带材长度变化从而引起张力波动时,监测装置监测到转动辊由于带材波动张力所造成高度位置偏移,从而反馈于控制中心,通过控制中心调整气缸,气缸驱动转动辊进行高度位置补偿,实现带材张力精确补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前视简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侧视简意图。其中,1、支架,2、气缸,3、张力辊,4、换向辊,5、中心线,6、同步机构,61、齿轮,62、齿条,7、监测装置,8、升降块,9、固定块,10、带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它包括一支架1,支架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气缸2、张力辊3及换向辊4,气缸2位于支架1顶部,气缸2的输出端与升降块8相连,本实施例中,气缸2与升降块8分别为两个,升降块8分别位于张力辊3两端,气缸2分别控制两端的升降块8,气缸2驱动升降块8上下平移,本实施例中,升降块8上下移动的动力来自气缸2,但是定位辅助机构形式多样化,既可以是滑块与轨道配合滑动、齿轮与齿轮滚动传动等传统机械方式,也可以是电气驱动升降、液压系统驱动等自动化方式,张力辊3固定于升降块8上随升降块8上下移动且自身可旋转,换向辊4固定于支架1上且位于张力辊3下方,换向辊4数量为两个,以张力辊3旋转中心点所在中心线5为基准,两个换向辊4分别位于中心线5两侧且换向辊4旋转中心至中心线5距离相同,其中带材10行进走向为,带材10紧贴一个换向辊4并从其底部绕至张力辊3上,从张力辊3上下来后经过另一个换向辊4并从其底部出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张力辊3旋转中心点所在中心线5为基准,其两侧的带材10相互平行,且为竖直状态,这样使得张力辊3上下移动时带材10受力均匀。支架1上还设有一用于监测张力辊3高度的监测装置7,监测装置7悬架于支架1上且主要部件为高度或位移传感器,用以检测张力辊3与换向辊4之间的距离,监测装置7还包括一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还与气缸2相连,当带材10长度变化从而引起张力波动时,监测装置7上的传感器监测到信号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命令气缸2驱动张力辊3进行高度方向精准补偿,即对带材长度方向进行补偿,同时监测装置7向控制中心反馈位置变化,从而进行闭环控制。本实施例中,气缸2通过专用气压调节装置来保证气缸2能恒定驱动张力辊3,从而保证张力辊3对带材10保持恒定张力。支架1与张力辊3、换向辊4之间设有同步机构6,同步机构6包括齿轮61与齿条62,齿轮61分别固定于升降块8与固定块9上,齿条62与升降块8、固定块9上的齿轮61啮合,本实施例中,齿轮61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升降块8与固定块9上,两个齿轮61均与齿条62啮合,由于齿条62竖直设置,因此升降块8与固定块9均能高度方向上移动,方便监测装置7监测高度差,升降块8通过气缸2直接上下移动,并带动张力辊3上下移动,而固定块9则通过齿轮61手动调节高度并保持固定,使得换向辊4也保持固定,方便监测张力辊3与换向辊4之间的高度差,从而方便调节张力辊3与换向辊4之间的距离,来补偿带材10张力波动。以上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支架(1),所述支架(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气缸(2)、张力辊(3)及换向辊(4),所述气缸(2)驱动张力辊(3)上下平移,所述换向辊(4)位于张力辊(3)下方且数量为两个,以张力辊(3)中心点所在中心线(5)为基准,两个换向辊(4)分别位于中心线(5)两侧且至中心线(5)距离相同,所述支架(1)与张力辊(3)、换向辊(4)之间设有同步机构(6),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一用于监测张力辊(3)高度的监测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支架(1),所述支架(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气缸(2)、张力辊(3)及换向辊(4),所述气缸(2)驱动张力辊(3)上下平移,所述换向辊(4)位于张力辊(3)下方且数量为两个,以张力辊(3)中心点所在中心线(5)为基准,两个换向辊(4)分别位于中心线(5)两侧且至中心线(5)距离相同,所述支架(1)与张力辊(3)、换向辊(4)之间设有同步机构(6),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一用于监测张力辊(3)高度的监测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辊(3)可旋转地固定于一升降块(8)上,所述升降块(8)与气缸(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带材退火炉的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彦邓仁祥李登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双进精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