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77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属于活性炭生产技术领域,该耐火砖由多个耐火板单元依次水平拼接而成;所述耐火板单元包括耐火板本体,相邻所述耐火板单元插接配合,所述耐火板本体上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设置在所述耐火板本体的相对两侧,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的所述通气槽围合形成微孔,所述微孔为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耐火板本体上下两侧;所述微孔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中段为直筒段,所述上段向上呈扩口状,所述下段向下呈扩口状,解决了现有陶瓷蓄热体热交换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生产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活性炭炭化过程中,要求温度比较稳定,变化不大,而蓄热室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蓄热室中一般都会填充有用于蓄热的陶瓷蓄热体,现有陶瓷蓄热体虽然比表面积大,导热性能好,但是陶瓷蓄热体上的微孔采用竖直等径设置,有机废气能很快的上下穿过,热交换效果不是很好,为了提高有机废气与陶瓷蓄热体的接触面积,现有陶瓷蓄热体填充厚度往往设置较厚,如此设置,虽然可以保持较好的热效率,但是会增加设备的整体高度,空间占地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其解决了现有陶瓷蓄热体热交换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耐火砖由多个耐火板单元依次水平拼接而成;所述耐火板单元包括耐火板本体,相邻所述耐火板单元插接配合,所述耐火板本体上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设置在所述耐火板本体的相对两侧,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的所述通气槽围合形成微孔,所述微孔为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耐火板本体上下两侧;所述微孔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中段为直筒段,所述上段向上呈扩口状,所述下段向下呈扩口状。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耐火板本体一侧固定有插块,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插块相适配的插槽,在所述插块和所述插槽的配合下,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依次水平拼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微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微孔均布在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之间;所述插块和所述插槽分别设置在相邻所述微孔之间。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微孔的上段、下段均为圆台状且均包括大口径一端和小口径一端,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的所述小口径一端均与所述中段连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微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微孔均布在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之间。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中段直径分别与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的小口径一端直径相同。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段小口径一端的直径为所述上段大口径一端直径的0.2-0.8倍;所述下段小口径一端的直径为所述下段大口径一端直径的0.2-0.8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气体从下往上穿过微孔时,由于微孔上段向下呈缩口状,下段向上呈缩口状,因此气体会在微孔下段逗留时间较长,接触面积较大,使得气体与耐火板本体发生热交换,便于气体快速受热,由于微孔下段向上呈缩口状,中段为直筒段,因此气体在进入到微孔下段时,气体流速将会变快,进入到微孔上段后,流速才会变慢下来,因此微孔下段和上段是发生热交换的主要场所,在微孔下段和上段中,气体与耐火板本体接触面积较大,逗留时间较长,因此热交换效果较好。同样的,气体从上往下穿过微孔时,由于微孔上段向下呈缩口状,下段向上呈缩口状,因此气体会在微孔上段逗留时间较长,使得气体与耐火板本体发生热交换,便于气体快速受热,在此过程中,微孔下段和上段同样是发生热交换的主要场所,在微孔下段和上段中,气体与耐火板本体接触面积较大,逗留时间较长,因此热交换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耐火砖的结构;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相邻耐火板的拼接结构;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微孔的结构;图4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相邻耐火板的拼接结构;图5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耐火板的结构。图中,1、耐火板单元;11、耐火板本体;12、插块;13、插槽;14、通气槽;15、微孔;151、上段;152、中段;153、下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如图1-5所示,耐火砖由多个耐火板单元1依次水平拼接而成。耐火板单元1包括耐火板本体11,相邻耐火板单元1插接配合。为了多个耐火板单元1拼接成一整体,具体的,耐火板本体11一侧固定有插块12,另一侧开设有与插块12相适配的插槽13,在插块12和插槽13的插接配合下,相邻耐火板本体11依次水平拼接。为了耐火板单元1插接稳定,具体的,插块12和插槽13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插块12和插槽13均布在耐火板本体11的相对两侧。相邻耐火板本体11的插块12和插槽13位置一一对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拼接时,只需将插块12插设在相邻耐火板本体11上的插槽13中,使其拼接成一体即可。在拼接过程中,可根据蓄热室的形状和面积大小进行拼接,为填满蓄热室,可对耐火板本体11进行切削,或在耐火板本体11四周边缘适当留出一段空隙。参照图1-5,耐火板本体11上开设有通气槽14,通气槽14设置在耐火板本体11的相对两侧,具体的,插块12和插槽13分别与通气槽14位于耐火板本体11的同一侧。相邻耐火板本体11的通气槽14围合形成微孔15,微孔15为竖直设置且贯穿耐火板本体11的上下两侧。微孔15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段151、中段152和下段153,中段152为直筒段,上段151向上呈扩口状,下段153向下呈扩口状。具体的,微孔15的上段151、下段153均为圆台状且均包括大口径一端和小口径一端,上段151和下段153的小口径一端均与中段152连接。微孔15设置有多个,多个微孔15均布在相邻耐火板本体11之间,插块12和插槽13分别设置在相邻微孔15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体从下往上穿过微孔15时,由于微孔15上段151向下呈缩口状,下段153向上呈缩口状,因此气体会在微孔15下段153逗留时间较长,接触面积较大,使得气体与耐火板本体11发生热交换,便于气体快速受热,由于微孔15下段153向上呈缩口状,中段152为直筒段,因此气体在进入到微孔15下段153时,气体流速将会变快,进入到微孔15上段151后,流速才会变慢下来,因此微孔15下段153和上段151是发生热交换的主要场所,在微孔15下段153和上段151中,气体与耐火板本体11接触面积较大,逗留时间较长,因此热交换效果较好。同样的,气体从上往下穿过微孔15时,由于微孔15上段151向下呈缩口状,下段153向上呈缩口状,因此气体会在微孔15上段151逗留时间较长,使得气体与耐火板本体11发生热交换,便于气体快速受热,在此过程中,微孔15下段153和上段151同样是发生热交换的主要场所,在微孔15下段153和上段151中,气体与耐火板本体11接触面积较大,逗留时间较长,因此热交换效果较好。参照图1-5,为保持气体顺利流通,防止空气阻力太大,具体的,中段152直径分别与上段151和下段153的小口径一端直径相同,上段151小口径一端的直径为上段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耐火砖由多个耐火板单元(1)依次水平拼接而成;/n所述耐火板单元(1)包括耐火板本体(11),相邻所述耐火板单元(1)插接配合,所述耐火板本体(11)上开设有通气槽(14),所述通气槽(14)设置在所述耐火板本体(11)的相对两侧,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11)的所述通气槽(14)围合形成微孔(15),所述微孔(15)为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耐火板本体(11)上下两侧;/n所述微孔(15)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段(151)、中段(152)和下段(153),所述中段(152)为直筒段,所述上段(151)向上呈扩口状,所述下段(153)向下呈扩口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耐火砖由多个耐火板单元(1)依次水平拼接而成;
所述耐火板单元(1)包括耐火板本体(11),相邻所述耐火板单元(1)插接配合,所述耐火板本体(11)上开设有通气槽(14),所述通气槽(14)设置在所述耐火板本体(11)的相对两侧,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11)的所述通气槽(14)围合形成微孔(15),所述微孔(15)为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耐火板本体(11)上下两侧;
所述微孔(15)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段(151)、中段(152)和下段(153),所述中段(152)为直筒段,所述上段(151)向上呈扩口状,所述下段(153)向下呈扩口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板本体(11)一侧固定有插块(12),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插块(12)相适配的插槽(13),在所述插块(12)和所述插槽(13)的配合下,相邻所述耐火板本体(11)依次水平拼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热室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1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微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雄晏才文
申请(专利权)人:靖州县华荣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