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分配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77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供热系统中的热分配表,其技术特征是该表安装在散热器入口立管上,热分配表与管道之间有导热体,传热以导热为主,热分配表具有导热体和感温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影响因素,测量精度高,成本低。(*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热系统中的热计量表,特别是住宅集中供热系统中的热分配表。在我国住宅集中供热系统中,经济的热计量方法是一项急待解决的技术。我国住宅热量消耗的计量正处于探索阶段。国外目前已形成了两种典型的热计量方式单户热量表和分摊式热分配表,其中热分配表的使用量占80%以上。第一种方式仅适用于单户采暖系统,每个住宅单元安装一套热表,例如丹麦Danfoss公司的EEM-cp热表。这种方式的系统造价较高,难于大范围推广,特别是难于在已有系统中使用。第二种方式是在每组散热器上安装一只热分配表,例如德国Raab Karcher公司的exemper热分配表,同时在系统入口处安装一支总热表,根据每只热分配表上的读数对总热表的计热量进行分摊。这种热计量方式适用于现有系统,系统改造工作量小,费用较低。但由于对热分配表测量数据的影响因素众多,如散热器型号、散热器片数、散热器安装方式等,分摊计算中上万个相关数据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才可能得到,因而外商对计算数据和计算方法实行技术封锁,同时收取高额服务费,使综合费用很高。另外,我国居民绝大多对散热器进行加罩装修,这一影响是上述分摊计算中无法解决的。本技术针对已有的住宅采暖系统,用较低成本解决单户热计量问题。改善热分配表的传热条件,减少热计量中的影响因素,从而简化分摊计算方法。本技术将热分配表从散热器上移至各层散热器入口立管上。将测量散热器的散热量改为测量通过立管的热量,可彻底消除散热器装修等因素对热计量的影响,可大大简化热量计算方法和减少测试数据量。本技术中热分配表的感温元件与管道之间有导热体传热以导热为主,传热条件好于国外散热器上以对流为主的热分配表,因此降低了环境温度对热计量精度的影响。由于立管管径规格有限,绝大多数为DN20,故仅需两三种规格的管道测量式热分配表即可解决系统的热计量问题。根据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与国外散热器上使用的热分配表相比具有传热条件好、影响因素少、测量精确度高、成本低的优点,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住宅采暖热计量方案。实现本技术的最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热分配表的横剖面图。图2为热分配表的安装位置图。从图1可以看出,热分配表有导热体(1)、蒸发管为感温元件(2)、刻度标尺作为显示元件(3),另有外壳(4)和后壳(5)。导热体(1)与后壳(5)将立管紧紧夹住,使其最大限度地降低接触热阻。蒸发管(2)嵌入导热体(1)内,蒸发管前部的导热体(1)开一条缝,与刻度标尺配合观察蒸发液高度。从图2可以看出,热分配表(6)安装在每层散热器(7)入口立管(8)上,最底层散热器在出口立管上增加一只热分配表。本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图2所示的单管采暖系统,也可用于双管采暖系统和其它形式的采暖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其它需要热计量的管路中。权利要求1,一种热计量用热分配表,它具有感温元件(2),计量显示元件(3),其特征是热分配表安装在散热器入口立管上。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热分配表,其特征是在感温元件(2)与管道立管(8)之间有导热体(1)。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供热系统中的热分配表,其技术特征是该表安装在散热器入口立管上,热分配表与管道之间有导热体,传热以导热为主,热分配表具有导热体和感温元件,本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影响因素,测量精度高,成本低。文档编号G01K17/02GK2408446SQ9925799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志刚 申请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计量用热分配表,它具有感温元件(2),计量显示元件(3),其特征是热分配表安装在散热器入口立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