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47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桩主体靠近充电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绕线柱,所述充电线套接于绕线柱的表面,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尘网,所述充电桩主体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充电桩主体内部靠近散热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扇,所述散热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绕线柱的设置,能够对充电线进行缠绕收卷,从而避免充电线随意散乱,延长充电线的使用寿命,通过散热口和散热扇的设置,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延长内部元件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以污染气体排放量少、高能效、低噪声、低运行成本的显著优点,正逐步取代普通的燃油汽车。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以“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兴宠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的广泛参与下,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相应的配套充电设施需求也在不断增大。电动汽车充电桩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现在为了便于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一体式充电桩上的汽车充电线都比较长,充电完毕后,充电线直接挂在一体式充电桩外侧壁上的挂钩上,充电线散乱暴露在外部容易被车辆碾压损坏,影响充电线的使用寿命,同时,充电桩的散热效果差,影响内部元件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所述充电桩主体靠近充电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绕线柱,所述充电线套接于绕线柱的表面,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尘网,所述充电桩主体外表面位于通风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挡雨板,所述充电桩主体内部靠近通风孔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膜,所述充电桩主体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充电桩主体内部靠近散热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扇,所述散热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网,所述充电桩主体外表面位于散热口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挡雨板。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优选的,所述绕线柱由固定柱、扭簧、转动套和限位块,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表面套接有转动套,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靠近绕线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搭架,所述充电头搭接于搭架的表面。优选的,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通风孔以充电桩主体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所述散热扇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绕线柱的设置,能够对充电线进行缠绕,通过固定柱、扭簧和转动套的配合,在充电完成后,绕线柱能够对充电线进行收卷,从而避免充电线随意散乱,延长充电线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对称设置的两组通风孔,能够使充电桩内产生对流空气,从而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通过散热口和散热扇的设置,能够将充电桩内的热量排出,提高散热效率,延长内部元件的寿命。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绕线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主体;2、充电线;3、充电头;4、绕线柱;401、固定柱;402、扭簧;403、转动套;404、限位块;5、通风孔;6、第一防尘网;7、第一挡雨板;8、防水透气膜;9、散热口;10、散热扇;11、第二防尘网;12、第二挡雨板;13、显示屏;14、搭架;15、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7,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桩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13,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线2,充电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3,充电桩主体1靠近绕线柱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搭架14,充电头3搭接于搭架14的表面,充电桩主体1靠近充电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绕线柱4,充电线2套接于绕线柱4的表面,绕线柱4由固定柱401、扭簧402、转动套403和限位块404,固定柱401的表面套接有扭簧402,扭簧402的表面套接有转动套403,固定柱4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404,通过绕线柱4的设置,能够对充电线2进行缠绕,通过固定柱401、扭簧402和转动套403的配合,在充电完成后,绕线柱4能够对充电线2进行收卷,从而避免充电线2随意散乱,延长充电线2的使用寿命,充电桩主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5,通风孔5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通风孔5以充电桩主体1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通过对称设置的两组通风孔5,能够使充电桩内产生对流空气,从而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通风孔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尘网6,通过第一防尘网6的设置,能够防止外界杂质从通风孔5进入到充电桩内部,充电桩主体1外表面位于通风孔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挡雨板7,通过第一挡雨板7的设置,能够防止雨水流入到通风孔5内,充电桩主体1内部靠近通风孔5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膜8,通过防水透气膜8的设置,能够防止外界水分从通风孔5进入到充电桩内部,充电桩主体1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口9,充电桩主体1内部靠近散热口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扇10,散热扇10的数量为两个,通过散热口9和散热扇10的设置,能够将充电桩内的热量排出,提高散热效率,散热口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网11,通过第二防尘网11的设置,能够防止外界杂质从散热口9进入到充电桩内部,充电桩主体1外表面位于散热口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挡雨板12,通过第二挡雨板12的设置,能够防止雨水流入到散热口9内,充电桩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5。本技术中,通过绕线柱4的设置,能够对充电线2进行缠绕,通过固定柱401、扭簧402和转动套403的配合,在充电完成后,绕线柱4能够对充电线2进行收卷,从而避免充电线2随意散乱,延长充电线2的使用寿命,通过对称设置的两组通风孔5,能够使充电桩内产生对流空气,从而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通过散热口9和散热扇10的设置,能够将充电桩内的热量排出,提高散热效率,延长内部元件的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线(2),所述充电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3),所述充电桩主体(1)靠近充电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绕线柱(4),所述充电线(2)套接于绕线柱(4)的表面,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5),所述通风孔(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尘网(6),所述充电桩主体(1)外表面位于通风孔(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挡雨板(7),所述充电桩主体(1)内部靠近通风孔(5)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膜(8),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口(9),所述充电桩主体(1)内部靠近散热口(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扇(10),所述散热口(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网(11),所述充电桩主体(1)外表面位于散热口(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挡雨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线(2),所述充电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3),所述充电桩主体(1)靠近充电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绕线柱(4),所述充电线(2)套接于绕线柱(4)的表面,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5),所述通风孔(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尘网(6),所述充电桩主体(1)外表面位于通风孔(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挡雨板(7),所述充电桩主体(1)内部靠近通风孔(5)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膜(8),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口(9),所述充电桩主体(1)内部靠近散热口(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扇(10),所述散热口(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网(11),所述充电桩主体(1)外表面位于散热口(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挡雨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张虎何中剑张欢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盛泓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