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混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34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混炼装置,其包括机架、料缸、压板及驱动装置,料缸设于机架上,驱动装置设于机架与压板之间,料缸的内部中空形成压腔,压腔的一端形成进料口,另一端形成出料口;压板对准进料口且其外缘与压腔的内壁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工人操作的安全性,减少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混炼装置
本技术属于橡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橡胶混炼装置。
技术介绍
橡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硅橡胶由于其具有耐高低温性能、透气性等优异的性能,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在其生产过程中,混炼塑料开炼机的应用比较广泛,现在采用的混炼塑料开炼机的结构是:采用左右两个辊筒对混炼料进行辊压,并通过剪切力的作用达到对混炼料混炼的目的,现有的混炼塑料开炼机存在如下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工人长时间站立在开炼机旁边用手工翻动辊筒上的混炼料,容易出现人员手臂被辊筒压伤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混炼装置,本技术可以提高工人操作的安全性,减少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其技术方案如下:橡胶混炼装置,包括机架、料缸、压板及驱动装置,料缸设于机架上,驱动装置设于机架与压板之间,料缸的内部中空形成压腔,压腔的一端形成进料口,另一端形成出料口;压板对准进料口且其外缘与压腔的内壁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缸呈圆筒状,与此相对应,所述压板为圆盘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缸体,其包括缸体及杆体,缸体及杆体相配合,该缸体与所述机架固定,压板设置于杆体的端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第一底部横杆、第二底部横杆、第一立杆、第二立杆、顶部横杆、中部横杆,第一底部横杆、第二底部横杆、顶部横杆、中部横杆均呈水平状,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呈竖立状,第一立杆的下端连接于第一底部横杆的中部,第二立杆的下端连接于第二底部横杆的中部,顶部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的上端,中部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的中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顶部横杆上,所述料缸设置于中部横杆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料缸、所述压板的内部均设有水冷却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料缸下部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间隙调节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调节装置包括导向板、滑动板及调节件,导向板垂直于所述料缸的轴向方向设置,滑动板与导向板滑动配合,调节件设置于滑动板与导向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滑动板上设有V字形导向凹槽,在所述导向板上设有V字形导向凸楞,导向凹槽与导向凸楞滑动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为调节手柄,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板上,在调节手柄上设有第一调节螺纹,在所述滑动板上设有第二调节螺纹,第一调节螺纹与第二调节螺纹配合。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在加工时,先将混炼料从进料口放入料缸的压腔内,再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压板下压,混炼料在强压作用下从出料口排出,并通过混炼料形变、内部流动产生的剪切作用达到混炼的目的;本技术通过料缸、压板实现对混炼料的混炼加工,结构非常简单,并且克服现有的混炼装置的安全性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橡胶混炼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侧向剖视图;图3是间隙调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机架,11、第一底部横杆,12、第二底部横杆,13、第一立杆,14、第二立杆,15、顶部横杆,16、中部横杆,20、料缸,21、进料口,30、压板,40、驱动装置,41、缸体,42、杆体,50、传输带,61、导向板,611、侧槽,62、滑动板,621、侧耳,63、调节件,64、导向凹槽,65、导向凸楞,66、调节刻度,70、水冷却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现实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该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毫无疑义,与本技术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如图1至图4所示,橡胶混炼装置,包括机架10、料缸20、压板30及驱动装置40,料缸20设于机架10上,驱动装置40设于机架10与压板30之间,料缸20的内部中空形成压腔,压腔的一端形成进料口21,另一端形成出料口;压板30对准进料口21且其外缘与压腔的内壁配合。本实施例为挤出型硅橡胶混炼装置,在加工时,先将混炼料从进料口21放入料缸20的压腔内,再通过驱动装置40带动压板30下压,混炼料在强压作用下从出料口排出,并通过混炼料形变、内部流动产生的剪切作用达到混炼的目的;本实施例通过料缸20、压板30实现对混炼料的混炼加工,结构非常简单,并且克服现有的混炼装置的安全性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0包括:第一底部横杆11、第二底部横杆12、第一立杆13、第二立杆14、顶部横杆15、中部横杆16,第一底部横杆11、第二底部横杆12、顶部横杆15、中部横杆16均呈水平状,第一立杆13、第二立杆14呈竖立状,第一立杆13的下端连接于第一底部横杆11的中部,第二立杆14的下端连接于第二底部横杆12的中部,顶部横杆1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杆13、第二立杆14的上端,中部横杆1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杆13、第二立杆14的中段;所述驱动装置40设置于顶部横杆15上,所述料缸20设置于中部横杆16上。该机架10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受力均匀对称。所述驱动装置40为缸体41(液压缸),其包括缸体41及杆体42,缸体41及杆体42相配合,该缸体41与所述机架10的中部横杆16固定,压板30设置于杆体42的端部。所述料缸20呈圆筒状,与此相对应,所述压板30为圆盘形。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传输带50,用于将加工后的混炼料输出。在所述料缸20下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橡胶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料缸、压板及驱动装置,料缸设于机架上,驱动装置设于机架与压板之间,料缸的内部中空形成压腔,压腔的一端形成进料口,另一端形成出料口;压板对准进料口且其外缘与压腔的内壁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橡胶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料缸、压板及驱动装置,料缸设于机架上,驱动装置设于机架与压板之间,料缸的内部中空形成压腔,压腔的一端形成进料口,另一端形成出料口;压板对准进料口且其外缘与压腔的内壁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橡胶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缸呈圆筒状,与此相对应,所述压板为圆盘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橡胶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缸体,其包括缸体及杆体,缸体及杆体相配合,该缸体与所述机架固定,压板设置于杆体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橡胶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第一底部横杆、第二底部横杆、第一立杆、第二立杆、顶部横杆、中部横杆,第一底部横杆、第二底部横杆、顶部横杆、中部横杆均呈水平状,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呈竖立状,第一立杆的下端连接于第一底部横杆的中部,第二立杆的下端连接于第二底部横杆的中部,顶部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的上端,中部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的中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昌施小华刘润威杨柳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