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27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两侧通过支杆螺纹连接有顶板,且底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端通过角度传感器连接有轴杆,且轴杆上端与顶板顶部中段连接的轴承座底端连接,所述轴承座上端中部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前端中部通过端头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端头正表面中部镶嵌连接有光电传感器,所述支管内中部由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管、第二螺管和第三螺管,且第一螺管前端通过第一螺杆连接有定位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光电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第一螺管、第二螺管和第三螺管结构,具有提高机械手取料精准度,便于取料结构的装拆卸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目前,机械手在进行取料的作业中,精准度较低,使用不便,且对于机械手中的夹料结构更换不便,适用性不足,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两侧通过支杆螺纹连接有顶板,且底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端通过角度传感器连接有轴杆,且轴杆上端与顶板顶部中段连接的轴承座底端连接,所述轴承座上端中部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前端中部通过端头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端头正表面中部镶嵌连接有光电传感器,所述支管内中部由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管、第二螺管和第三螺管,且第一螺管前端通过第一螺杆连接有定位夹,所述第一螺杆由支管前端中部开设的通口延伸出支管内中部,且第一螺杆与第一螺管内侧设置的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杆通过外表面端部等距离设置的第一螺纹槽与底板、顶板内侧两端中部螺纹连接,且底板、顶板外端两侧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一紧固螺栓内端与支杆端部中段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之间通过端部设置的转轴活动连接,且安装架一端固定连接于支块上端中部,支块转动连接于轴承座上端中央位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两侧中部分别连接第一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设置于第三伸缩杆右侧,第一伸缩杆、第三伸缩杆一端分别与连接杆、轴承座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夹通过内侧中部设置的铰接轴与第一螺杆前端中部活动连接,且定位夹一侧上下端与第二伸缩杆一端活动连接,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于端头一侧上下端中部。优选的,所述支管通过端部中央位置设置的第二螺杆与端头前端中部螺纹连接,且支管上下端中部等距离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内端分别与第一螺管、第二螺管和第三螺管端部中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角度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具有提高机械手夹料精准度的效果,解决了机械手在进行取料的作业中,精准度较低,使用不便的问题,在伺服电机上端中部轴杆外表面下部套接转动连接有角度传感器,由设置的角度传感器用于对伺服电机带动定位夹转动时的角度进行检测,在端头正表面中部镶嵌连接有光电传感器,用于对定位夹进行取料时的位置进行准确判断,进而实现定位夹取料时精准度的提高,方便了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螺管、第二螺管和第三螺管具有便于对损坏夹料结构进行更换,适用于不同夹料结构安装作业的效果,解决了对于机械手中的夹料结构更换不便,适用性不足的问题,在端头前端中部支管的内中部由上至下依次通过第二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管、第二螺管和第三螺管,由设置的第一螺杆通过通口延伸进第一螺管内部,由设置的第二螺纹槽对第一螺杆进行与第一螺管之间结构的螺纹连接,用于对定位夹进行结构的连接,并由对第一螺杆施加逆时针的力,用于对损坏定位夹的更换,由对第二紧固螺栓施加逆时针的力,用于进行第二螺管或第三螺管与相适应定位夹之间结构的连接,增强其适用性,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紧固螺栓;2、底板;3、支杆;4、第一螺纹槽;5、转轴;6、连接杆;7、第一伸缩杆;8、端头;9、第二伸缩杆;10、第一螺杆;11、定位夹;12、光电传感器;13、支管;14、铰接轴;15、第三伸缩杆;16、安装架;17、支块;18、轴承座;19、角度传感器;20、轴杆;21、伺服电机;22、第二紧固螺栓;23、通口;24、第一螺管;25、第二螺管;26、第三螺管;27、第二螺杆;28、第二螺纹槽;29、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底板2,底板2上端两侧通过支杆3螺纹连接有顶板29,且底板2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型号为Y2100L2,属于现有技术,由设置的支杆3用于对底板2、顶板29之间进行结构的连接固定,由设置的顶板29对该机械手进行结构连接,由设置的底板2对该机械手进行结构支撑稳定作业,伺服电机21上端通过角度传感器19连接有轴杆20,且轴杆20上端与顶板29顶部中段连接的轴承座18底端连接,角度传感器19型号为P6500,属于现有技术,由底板2上端中部对伺服电机21进行结构的连接固定,由设置的伺服电机21通过轴杆20带动轴承座18进行转动,用于对定位夹11进行角度调节,便于进行取料作业,并由设置的角度传感器19对转动角度进行检测,有助于提高取料的精准度,轴承座18上端中部通过安装架16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前端中部通过端头8固定连接有支管13,端头8正表面中部镶嵌连接有光电传感器12,光电传感器12型号为SX670,属于现有技术,由安装架16对连接杆6进行结构的连接固定,由连接杆6一端设置的端头8端部对支管13进行结构的连接固定,用于对定位夹11进行结构的连接固定,并由设置的光电传感器12,用于定位夹11在准确位置上进行取料作业,支管13内中部由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管24、第二螺管25和第三螺管26,且第一螺管24前端通过第一螺杆10连接有定位夹11,由支管13内中部对第一螺管24、第二螺管25以及第三螺管26进行向结构的连接固定,并通过设置的第一螺杆10与第一螺管24之间结构的螺纹连接,用于对定位夹11进行结构的连接,并通过采用多尺寸连接方式,增强其适用性,第一螺杆10由支管13前端中部开设的通口23延伸出支管13内中部,且第一螺杆10与第一螺管24内侧设置的第二螺纹槽28螺纹连接,由设置的通口23对第一螺杆10进行向支管13内部的延伸作业,便于进行其结构连接作业,并由设置的第二螺纹槽28与第一螺杆10之间结构的螺纹槽连接,对第一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端两侧通过支杆(3)螺纹连接有顶板(29),且底板(2)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1),所述伺服电机(21)上端通过角度传感器(19)连接有轴杆(20),且轴杆(20)上端与顶板(29)顶部中段连接的轴承座(18)底端连接,所述轴承座(18)上端中部通过安装架(16)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前端中部通过端头(8)固定连接有支管(13),所述端头(8)正表面中部镶嵌连接有光电传感器(12),所述支管(13)内中部由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管(24)、第二螺管(25)和第三螺管(26),且第一螺管(24)前端通过第一螺杆(10)连接有定位夹(11),所述第一螺杆(10)由支管(13)前端中部开设的通口(23)延伸出支管(13)内中部,且第一螺杆(10)与第一螺管(24)内侧设置的第二螺纹槽(28)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端两侧通过支杆(3)螺纹连接有顶板(29),且底板(2)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1),所述伺服电机(21)上端通过角度传感器(19)连接有轴杆(20),且轴杆(20)上端与顶板(29)顶部中段连接的轴承座(18)底端连接,所述轴承座(18)上端中部通过安装架(16)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前端中部通过端头(8)固定连接有支管(13),所述端头(8)正表面中部镶嵌连接有光电传感器(12),所述支管(13)内中部由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管(24)、第二螺管(25)和第三螺管(26),且第一螺管(24)前端通过第一螺杆(10)连接有定位夹(11),所述第一螺杆(10)由支管(13)前端中部开设的通口(23)延伸出支管(13)内中部,且第一螺杆(10)与第一螺管(24)内侧设置的第二螺纹槽(28)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3)通过外表面端部等距离设置的第一螺纹槽(4)与底板(2)、顶板(29)内侧两端中部螺纹连接,且底板(2)、顶板(29)外端两侧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1),第一紧固螺栓(1)内端与支杆(3)端部中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峰马磊谷雨宋佳贤王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