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氮吸附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83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氮吸附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上端设置压料组件和进气管组件,压料组件位于进气管组件的上端,筒体的下端设置出气管组件,压料组件包括与筒体内部上下滑动配合的活塞板和设置于活塞板与筒体顶部之间的弹性元件,进气管组件包括进气管,进气管位于筒体内的一端管壁上开设一组第一通槽且端口设置第一封板,进气管外套设用于包覆住第一通槽的第一网筛,出气管组件包括出气管,出气管位于筒体内的一端管壁上开设一组第二通槽且端口设置第二封板,出气管外套设用于包覆住第二通槽的第二网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开设了通槽,具有进气更易扩散,出气速度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氮吸附筒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氮吸附筒。
技术介绍
吸附筒是一种用于制氮装置的重要器具,现有的吸附筒有两个缺点,一是进气管和出气管是通过端口与吸附筒内部连通,这样在进气时容易出现气体扩散不均匀的问题,在出气时容易出现出气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制氮吸附筒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上端设置压料组件和进气管组件,压料组件位于进气管组件的上端,筒体的下端设置出气管组件,压料组件包括与筒体内部上下滑动配合的活塞板和设置于活塞板与筒体顶部之间的弹性元件,进气管组件包括进气管,进气管位于筒体内的一端管壁上开设一组第一通槽且端口设置第一封板,进气管外套设用于包覆住第一通槽的第一网筛,出气管组件包括出气管,出气管位于筒体内的一端管壁上开设一组第二通槽且端口设置第二封板,出气管外套设用于包覆住第二通槽的第二网筛。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活塞板的下端设置棕垫层。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为多个弹簧。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伸出筒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法兰。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出气管伸出筒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法兰。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出气管为U形管件。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底部设置支撑架。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法兰,第三法兰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法兰盖。<br>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筛和第二网筛均为不锈钢丝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开设了通槽,具有进气更易扩散,出气速度快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进气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进气管组件去除第一网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出气管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出气管组件去除第二网筛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筒体1、进气管组件2、进气管20、第一通槽200、第一封板21、第一网筛22、第一法兰23、出气管组件3、出气管30、第二通槽300、第二封板31、第二网筛32、第二法兰33、活塞板4、棕垫层5、弹簧6、支撑架7、第三法兰8、法兰盖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制氮吸附筒,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上端设置压料组件和进气管组件2,压料组件位于进气管组件2的上端,筒体1的下端设置出气管组件3。筒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法兰8,第三法兰8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法兰盖9。筒体1的底部设置用于支撑的支撑架7。压料组件包括与筒体1内部上下滑动配合的活塞板4、设置于活塞板4与法兰盖9之间的弹性元件及粘接于活塞板4底部的棕垫层5,弹性元件具体为多个弹簧6。压料组件起到压紧分子筛的作用。进气管组件2包括进气管20,进气管20位于筒体1内的一端管壁上环设开设多个第一通槽200且进气管20该端的端口固定连接第一封板21,进气管20外套设用于包覆住第一通槽200的第一网筛22。进气管20伸出筒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法兰23。第一通槽200的作用是使气体通入筒体1时扩散的更加均匀。出气管组件3包括出气管30,出气管30为U形管件,出气管30位于筒体1内的一端管壁上环设开设多个第二通槽300且出气管30该端的端口设置第二封板31,出气管30外套设用于包覆住第二通槽300的第二网筛32。出气管3伸出筒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法兰33。第二通槽300的作用是使筒体1内的气体更加容易汇集到出气管30中,便于排气。在本技术中,上述的第一网筛22和第二网筛32均为不锈钢丝网,不锈钢丝网的孔径比分子筛小。第一网筛22和第二网筛32的作用是防止分子筛跑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氮吸附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上端设置压料组件和进气管组件(2),压料组件位于进气管组件(2)的上端,筒体(1)的下端设置出气管组件(3),压料组件包括与筒体(1)内部上下滑动配合的活塞板(4)和设置于活塞板(4)与筒体(1)顶部之间的弹性元件,进气管组件(2)包括进气管(20),进气管(20)位于筒体(1)内的一端管壁上开设一组第一通槽(200)且端口设置第一封板(21),进气管(20)外套设用于包覆住第一通槽(200)的第一网筛(22),出气管组件(3)包括出气管(30),出气管(30)位于筒体(1)内的一端管壁上开设一组第二通槽(300)且端口设置第二封板(31),出气管(30)外套设用于包覆住第二通槽(300)的第二网筛(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氮吸附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上端设置压料组件和进气管组件(2),压料组件位于进气管组件(2)的上端,筒体(1)的下端设置出气管组件(3),压料组件包括与筒体(1)内部上下滑动配合的活塞板(4)和设置于活塞板(4)与筒体(1)顶部之间的弹性元件,进气管组件(2)包括进气管(20),进气管(20)位于筒体(1)内的一端管壁上开设一组第一通槽(200)且端口设置第一封板(21),进气管(20)外套设用于包覆住第一通槽(200)的第一网筛(22),出气管组件(3)包括出气管(30),出气管(30)位于筒体(1)内的一端管壁上开设一组第二通槽(300)且端口设置第二封板(31),出气管(30)外套设用于包覆住第二通槽(300)的第二网筛(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活塞板(4)的下端设置棕垫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祥黄媛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跃气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