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822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包括过滤材料本体,所述过滤材料本体包括通过水刺连接为一体的迎尘层和基布层,所述迎尘层由玻璃纤维和预氧化碳纤维混配复合制成,所述基布层中的经纱采用涤纶长丝纤维、纬纱采用聚苯硫醚纤维,所述基布层远离所述迎尘层的侧面设有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提高过滤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
本技术涉及过滤材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加快,工业发展越来越迅速,由此衍生了不少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其中空气污染是其中之一,严重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减小空气污染,人们开始使用过滤器来过滤废气中的颗粒,而过滤器一般都会使用滤袋,关于滤袋目前已经应用上多种过滤材料,其中长丝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引起人们的关注。现有的长丝超细纤维过滤材料一般包括迎尘层和基布层,迎尘层由超细纤维交叉铺网组成,基布层由涤纶长丝织成,实现对烟尘气体的有效过滤,起到较好的过滤效果。然而现有的长丝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在过滤燃烧产生的烟尘气体时,由于工作环境温度高,长丝超细纤维过滤材料长期使用后容易损坏,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提高过滤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过滤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包括过滤材料本体,所述过滤材料本体包括通过水刺连接为一体的迎尘层和基布层,所述迎尘层由玻璃纤维和预氧化碳纤维混配复合制成,所述基布层中的经纱采用涤纶长丝纤维、纬纱采用聚苯硫醚纤维,所述基布层远离所述迎尘层的侧面设有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氧化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混配复合可以提高玻璃纤维的耐高温能力,从而提高迎尘层的耐高温能力;聚苯硫醚纤维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可以提高涤纶长丝纤维的耐热性;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具在保持过滤材料本体的过滤能力的同时,可以便于清除过滤材料本体表面的灰尘,提高过滤材料本体在高温环境的过滤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基布层和所述迎尘层之间设有P84超细纤维面层,所述迎尘层、所述P84超细纤维面层和所述基布层之间均通过水刺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P84超细纤维面层在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较大的过滤表面积,可以进一步改善迎尘层的过滤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基布层和所述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之间设有石墨烯海绵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石墨烯海绵层对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从而改善过滤空气的质量。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海绵层设有沸石颗粒,所述石墨烯海绵层与所述基布层之间设有第一胶粘合层,所述石墨烯海绵层与所述纺粘无纺布之间设有第二胶粘合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沸石颗粒具有较好的除味功能,可以提高石墨烯海绵层的除臭能力。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海绵层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第一胶粘合层和所述第二胶粘合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起可以提高石墨烯海绵层与胶粘合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石墨烯海绵层与胶粘合层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迎尘层和所述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边缘连接有包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边可以将迎尘层与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连接,从而提高过滤材料本体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材料本体沿厚度方向穿设有抗拉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抗拉条可以减小过滤材料本体的过度形变,减缓外界环境对过滤材料本体的撕扯,进一步地,所述抗拉条穿出所述迎尘层以及所述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可以固定抗拉条在过滤材料本体的位置,从而提高抗拉条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预氧化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混配复合可以提高玻璃纤维的耐高温能力,从而提高迎尘层的耐高温能力,聚苯硫醚纤维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可以提高涤纶长丝纤维的耐热性,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具在保持过滤材料本体的过滤能力的同时,可以便于清除过滤材料本体表面的灰尘,提高过滤材料本体在高温环境的过滤效果;2.过滤材料本体内设有石墨烯海绵层和沸石颗粒,使过滤材料本体具有一定的除臭能力,另外迎尘层和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边缘连接有包边,包边可以提高过滤材料本体的结构稳定性,过滤材料本体穿设有抗拉条,提高过滤材料本体的抗撕扯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1、过滤材料本体;2、迎尘层;3、P84超细纤维面层;4、基布层;5、石墨烯海绵层;51、第一胶粘合层;52、第二胶粘合层;53、凸起;54、沸石颗粒;6、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7、抗拉条;71、固定块;8、包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包括过滤材料本体1,过滤材料本体1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迎尘层2、P84超细纤维面层3、基布层4、石墨烯海绵层5和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6。如图1所示,迎尘层2由玻璃纤维和预氧化碳纤维混配复合制成,玻璃纤维和预氧化碳纤维均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在高温环境下的接触烟尘气体时能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从而保护过滤材料本体1内的其他面层。迎尘层2的底面设有P84超细纤维面层3,在本实施例中,P84超细纤维的直径在5微米以下,从而提高过滤材料本体1的过滤精度;P84超细纤维面层3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且单纤维表面积较大,使P84超细纤维面层3具有较大的过滤表面积,可以有效的阻挡、附着杂质颗粒,且P84纤维的耐磨性较高,从而可以提高过滤材料本体1的耐磨损能力;迎尘层2与P84超细纤维面层3通过水刺连接加固,水刺对纤维的损伤小,使过滤材料本体1的强度得到保障。P84超细纤维面层3远离迎尘层2的一侧连接有基布层4,P84超细纤维面层3和基布层4同样为水刺连接;基布层4由经纱和纬纱织成,其中经纱采用涤纶长丝纤维,纬纱采用聚苯硫醚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阻燃性,可以提高基布层4的耐热能力,使基布层4适用于高温环境,以满足过滤材料本体1在高温环境的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基布层4远离P84超细纤维面层3的一侧设有石墨烯海绵层5,石墨烯海绵层5相对的两侧面分别粘合有第一胶粘合层51和第二胶粘合层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胶粘合层51和第二胶粘合层52均由耐温环氧胶固化而成;第一胶粘合层51连接于基布层4和石墨烯海绵层5之间,从而将基布层4和石墨烯海绵层5粘合连接;第一胶粘合层51和第二胶粘合层52均开设有多个微孔(图中未示出),微孔可供空气穿过第一胶粘合层51和第二胶粘合层52,保持空气在过滤材料本体1上的流通效果;石墨烯海绵呈三维网状结构,其孔径和表面积都较大,使得石墨烯海绵层5具有良好的可循环吸附性能,可以吸附烟尘气体中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甲醛等有害气体,使得过滤材料本体1在过滤颗粒杂质的同时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石墨烯海绵层5设置有多个沸石颗粒54,在第一胶粘合层51和第二胶粘合层52固化前,将沸石颗粒54放置在石墨烯海绵层5的表面,然后再将第一胶粘合层51和第二胶粘合层52与石墨烯海绵层5粘合,从而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包括过滤材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本体(1)包括通过水刺连接为一体的迎尘层(2)和基布层(4),所述迎尘层(2)由玻璃纤维和预氧化碳纤维混配复合制成,所述基布层(4)中的经纱采用涤纶长丝纤维、纬纱采用聚苯硫醚纤维,所述基布层(4)远离所述迎尘层(2)的侧面设有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包括过滤材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本体(1)包括通过水刺连接为一体的迎尘层(2)和基布层(4),所述迎尘层(2)由玻璃纤维和预氧化碳纤维混配复合制成,所述基布层(4)中的经纱采用涤纶长丝纤维、纬纱采用聚苯硫醚纤维,所述基布层(4)远离所述迎尘层(2)的侧面设有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4)和所述迎尘层(2)之间设有P84超细纤维面层(3),所述迎尘层(2)、所述P84超细纤维面层(3)和所述基布层(4)之间均通过水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4)和所述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6)之间设有石墨烯海绵层(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刺纺粘长丝分列超细纤维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海绵层(5)设有沸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国文张蕊王研尹雪芬陈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格思过滤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