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油雾收集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581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油雾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倾斜安装的过滤网,所述处理箱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抽屉,所述抽屉与外壳之间安装连通有出油装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高压气泵,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高压气体加热装置,所述高压气体加热装置的下方安装有高压喷头,且高压喷头插入外壳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压气体加热装置将高压气体进行加热,并且以高温高压气体的形式喷射在过滤网上,过滤网上被加热的固体油污流动性增强,并且被高压气体吹走,避免了过滤网被油污堵塞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油雾收集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数控加工中心
,具体是一种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油雾收集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油雾,这些油雾需要进行处理,现有的处理方式一般为通过过滤网进行多级过滤,但是在长期使用过滤网时,其上粘结的油雾会转变成固体油污,进而影响过滤网的工作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油雾收集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期使用过滤网时,其上粘结的油雾会转变成固体油污,进而影响过滤网的工作情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油雾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倾斜安装的过滤网,所述处理箱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抽屉,所述抽屉与外壳之间安装连通有出油装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高压气泵,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高压气体加热装置,所述高压气体加热装置的下方安装有高压喷头,且高压喷头插入外壳的内部,所述高压气体加热装置与高压气泵之间设置有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下方安装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高压气体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外壳和加热丝,加热丝安装在隔热外壳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高压气泵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出气口与连接管的下端相固定。优选的,所述出油装置包括出油管,出油管的上端设置有漏斗,且漏斗插入外壳的内部,出油管上安装有密封阀。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为出风口,且外壳的另一端设置为进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高压气泵、高压喷头以及高压气体加热装置,高压气体加热装置将高压气体进行加热,并且以高温高压气体的形式喷射在过滤网上,过滤网上被加热的固体油污流动性增强,并且被高压气体吹走,避免了过滤网被油污堵塞而影响其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压气泵与高压气体加热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底座;2、抽屉;3、支撑腿;4、处理箱;41、外壳;42、出风口;43、进风口;5、高压气泵;6、连接管;7、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1、隔热外壳;72、加热丝;8、高压喷头;9、出油装置;91、漏斗;92、密封阀;93、出油管;10、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油雾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4,处理箱4包括外壳41,外壳41的一端设置为出风口42,且外壳41的另一端设置为进风口43,进风口43用于携带油雾的空气进料,出风口42用于洁净空气出料;参照图1所示,外壳41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倾斜安装的过滤网10,三个过滤网10的网孔直径从左向右为逐渐减小的,以便于捕集不同大小的油雾,第一个过滤网10用于捕集10um以上油雾,第二个过滤网10捕集2um以上油雾,第三个过滤网10捕集0.3um以上油雾量,处理箱4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参照图1所示,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抽屉2,抽屉2用于容纳成为油滴的油雾,抽屉2与外壳41之间安装连通有出油装置9,出油装置9包括出油管93,出油管93的上端设置有漏斗91,且漏斗91插入外壳41的内部,出油管93上安装有密封阀92,通过打开密封阀92可以使得漏斗91内部的油滴通过出油管93进入抽屉2的内部;参照图1所示,外壳41的下方安装有支撑腿3,且支撑腿3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支撑腿3可以将外壳41支撑在底座1上;参照图1和图2所示,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高压气泵5,高压气泵5用于产生高压气体,高压气泵5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出气口与连接管6的下端相固定,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与高压气泵5之间设置有连接管6,连接管6用于输送高压气体;参照图2所示,外壳41的上表面设置有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包括隔热外壳71和加热丝72,加热丝72安装在隔热外壳71的内部,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的下方安装有高压喷头8,且高压喷头8插入外壳41的内部,加热丝72可通电发热,高压气体通过隔热外壳71时被加热丝72加热,并且携带热量的高压气体通过高压喷头8喷在过滤网10上,将过滤网10上的油污加热,加热后油污流动性增强,并且被高压气体吹到出油装置9的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装置时候,通过抽风机,将携带油雾的空气吸入外壳41的内部,通过三层过滤网10进行过滤,过滤后从出风口42进行出风;当长时间使用,过滤网10上的油污转变成固体油污,需要清理过滤网10上的粘结的油污,高压气泵5产生高压气体,并且通过连接管6输送至隔热外壳71的内部,高压气体通过隔热外壳71时被加热丝72加热,并且携带热量的高压气体通过高压喷头8喷在过滤网10上,将过滤网10上的油污加热,加热后油污流动性增强,并且被高压气体吹到出油装置9的位置,然后关闭高压气泵5,打开密封阀92,油污从漏斗91和出油管93进入抽屉2的内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油雾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4)包括外壳(41),所述外壳(41)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倾斜安装的过滤网(10),所述处理箱(4)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抽屉(2),所述抽屉(2)与外壳(41)之间安装连通有出油装置(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高压气泵(5),所述外壳(41)的上表面设置有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所述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的下方安装有高压喷头(8),且高压喷头(8)插入外壳(41)的内部,所述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与高压气泵(5)之间设置有连接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油雾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4)包括外壳(41),所述外壳(41)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倾斜安装的过滤网(10),所述处理箱(4)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抽屉(2),所述抽屉(2)与外壳(41)之间安装连通有出油装置(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高压气泵(5),所述外壳(41)的上表面设置有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所述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的下方安装有高压喷头(8),且高压喷头(8)插入外壳(41)的内部,所述高压气体加热装置(7)与高压气泵(5)之间设置有连接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油雾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1)的下方安装有支撑腿(3),且支撑腿(3)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彧徐蛟李巨华周华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