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67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均设置在装置本体上的按压操作锤、施压板和支撑脚,施压板和支撑脚均为可折叠式,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主控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电源,主控单元分别与人机交互单元和电源电性连接,电源还与按压操作锤电性连接。在遇到心搏骤停的情况时,展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施压板和支撑脚,将按压操作锤放置在人体胸腔位置,通过支撑脚和施压板进行固定即可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操作,按压操作锤按照预设的频率对人体胸腔进行按压,动作规范,持续性强,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施压板和支撑脚均为可折叠式,便于携带。

A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肺复苏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心肺复苏装置。
技术介绍
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然而,大部分群众没有经过专业的心肺复苏训练,因此当遇到心搏骤停的情况时,往往不能及时施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心肺复苏装置,用于解决遇到心搏骤停的情况而不能及时施救的问题。本技术的内容如下: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上的按压操作锤、施压板和支撑脚,所述施压板和所述支撑脚均为可折叠式,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主控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电源,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和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还与所述按压操作锤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按压操作锤的底部设置有真空吸盘。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氧气发生器,所述氧气发生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以及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心肺复苏装置还包括氧气面罩,所述氧气面罩通软管与所述氧气发生器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为矩形盒体,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源和所述氧气发生器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部,所述人机交互单元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上端面。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包括触摸式显示屏,所述触摸式显示屏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源包括可充电式蓄电池。优选的,所述电源还包括与所述可充电式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充电电路和交流电接口。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遇到心搏骤停的情况时,展开本技术的施压板和支撑脚,将按压操作锤放置在人体胸腔位置,通过支撑脚和施压板进行固定即可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操作,按压操作锤按照预设的频率对人体胸腔进行按压,动作规范,持续性强,且本技术的施压板和支撑脚均为可折叠式,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1;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2。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以及均设置在装置本体1上的按压操作锤2、施压板3和支撑脚4,施压板3和支撑脚4均为可折叠式,装置本体1上还设置有主控单元5、人机交互单元6和电源7,主控单元5分别与人机交互单元6和电源7电性连接,电源7还与按压操作锤2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主控单元5采用DSP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主控单元5用于输出频率控制信号给所述按压操作锤2。在遇到心搏骤停的情况时,展开施压板3和支撑脚4,将按压操作锤2放置在人体胸腔位置,并将支撑脚4顶置在人体的腋窝处从而实现按压操作锤2的定位,施救者通过给施压板3施加压力以实现装置的固定,即可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操作,按压操作锤2按照预设的频率对人体胸腔进行按压,动作规范,持续性强,且本实施例的施压板3和支撑脚4均为可折叠式,便于携带。为了达到更好的按压效果,按压操作锤2的底部设置有真空吸盘,当按压操作锤2下压时,真空吸盘被压缩从而排出真空吸盘内的空气以形成负压,当按压操作锤2离开人体时,真空吸盘由于负压而辅助人体胸腔复位,可以达到更好的心肺复苏效果。请参照图3,心肺复苏急救操作中,除了按压人体胸腔外,还需要进行人工辅助呼吸。装置本体1上还设置有氧气发生器8,氧气发生器8分别与主控单元5以及电源7电性连接,电源7为氧气发生器8提供供电,主控单元5用于控制氧气发生器8输送氧气的频率和氧气量,可以给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本实施例的心肺复苏装置还包括氧气面罩9,氧气面罩9通软管10与氧气发生器8连接,氧气面罩9上设置有松紧带11,通过松紧带11可以将氧气面罩9固定在人体头部,以实现辅助供氧。装置本体1为矩形盒体,主控单元5、电源7和氧气发生器8均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部,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氧气发生器8连通的氧气出口12,人机交互单元6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上端面。本实施例的装置主体结构紧凑,便于携带,非常适合普通家庭以及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配置,对于老人或有心脑方面疾病的患者,外出远行时可以随身携带。人机交互单元6可用于同步显示各个急救操作的运行情况,其中包括动作次数、力度和持续时间等,还可以用于进行音频和视频的操作提示,用以指导操作人员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正确。人机交互单元6包括触摸式显示屏,触摸式显示屏分别与主控单元5和电源7电性连接,触摸式显示屏操作简单方便,且可以减少操作按键,减少占用装置主体的平面面积。应当想到的是,本实施例的人机交互单元6还可以采用显示屏和操作按键的组合方式实现人机交互。为了便于户外使用,电源7包括可充电式蓄电池。电源7还包括与可充电式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充电电路和交流电接口,既可以满足户外使用,还可以通过交流电对可充电式蓄电池进行充电,满足供电需求。请参照图4,对于不同体型的人,其胸腔的厚度不同,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适用性,支撑脚4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在使用时,根据人体胸腔厚度的不同,可以选择展开或折叠支撑脚4的第二部分42,以实现支撑脚4的高度调节。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以及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上的按压操作锤(2)、施压板(3)和支撑脚(4),所述施压板(3)和所述支撑脚(4)均为可折叠式,所述装置本体(1)上还设置有主控单元(5)、人机交互单元(6)和电源(7),所述主控单元(5)分别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6)和所述电源(7)电性连接,所述电源(7)还与所述按压操作锤(2)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以及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上的按压操作锤(2)、施压板(3)和支撑脚(4),所述施压板(3)和所述支撑脚(4)均为可折叠式,所述装置本体(1)上还设置有主控单元(5)、人机交互单元(6)和电源(7),所述主控单元(5)分别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6)和所述电源(7)电性连接,所述电源(7)还与所述按压操作锤(2)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操作锤(2)的底部设置有真空吸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还设置有氧气发生器(8),所述氧气发生器(8)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5)以及所述电源(7)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气面罩(9),所述氧气面罩(9)通软管(10)与所述氧气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盛世云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