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64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具体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数量为多个的支撑框、连接件以及躺板,多个支撑框之间通过连接件可自由转动连接,连接件设有弹性缓冲装置;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与支撑框的侧端箍紧的卡箍以及连接部,两个卡箍通过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弹性缓冲装置包括中空的固定柱、弹性件以及滑动柱,固定柱的端部与连接部的上端相固定,连接部的内侧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中部设有适配滑动柱插入滑动的通孔,滑动柱背向固定环的一端与躺板的底部相固定,弹性件套设于滑动柱的外壁,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环抵紧固定,另一端与躺板的底部抵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易于医护人员翻身以及减少患者久卧过程中出现压疮几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卧病在床的患者或者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经常躺在床上,为了避免引起压疮或者感染其他疾病,患者或者老人需要经常进行清洁(比如日常的擦身或换洗衣物)和使身体进行局部活动(比如适当变换姿势),由于患者或者老人的身体不能自己控制,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家人给予帮助使其翻身。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于久卧在床的患者,易遇到以下两个问题:(1)由于病床床板较硬,长期卧床易出现压疮的症状。(2)医护人员在为患者翻身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多人协同操作,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该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具有易于医护人员翻身以及减少患者久卧过程中出现压疮几率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包括数量为多个的支撑框、连接件以及躺板,多个支撑框之间通过连接件可自由转动连接,连接件设有弹性缓冲装置;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与支撑框的侧端箍紧的卡箍以及连接部,两个卡箍通过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弹性缓冲装置包括中空的固定柱、弹性件以及滑动柱,固定柱的端部与连接部的上端相固定,连接部的内侧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中部设有适配滑动柱插入滑动的通孔,滑动柱背向固定环的一端与躺板的底部相固定,弹性件套设于滑动柱的外壁,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环抵紧固定,另一端与躺板的底部抵紧。作为优选,躺板的数量为多个,躺板的下端均与滑动柱固定。作为优选,支撑框靠近患者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固定设有弧形连接杆,弧形连接杆背向第一固定座的一端设有用于垫高患者头部的垫板。作为优选,支撑框靠近患者脚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固定设有第二弧形连接杆,第二弧形连接杆的自由端可转动地设有用于抬高患者脚部的搁板。作为优选,搁板和第二弧形连接杆之间通过铰接座连接,第二弧形连接杆的自由端设有转动槽,相应地,铰接座设有与转动槽适配的第一转动凸部,搁板的端部设有第二转动凸部,相应地,铰接座设有与第二转动凸部适配的凹槽,铰接座和第二弧形连接杆之间以及搁板和铰接座之间均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技术中,通过多个支撑框连接在一起构成用于支撑患者的躺卧板,由于每个支撑框之间是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的,可更加方便医护人员通过翻转躺板达到辅助为患者翻身的目的。同时,患者躺在躺板上时,弹性件会收到挤压而发生形变,可适应患者背部不同部位对躺板的作用力,进而可减少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图中:1、支撑框,2、卡箍,21、固定柱,210、固定环,22、弹性件,23、滑动柱,31、第一固定座,32、弧形连接杆,33、垫板,4、躺板,51、第二弧形连接杆,52、铰接座,53、搁板。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包括数量为多个的支撑框1、连接件以及躺板4,多个支撑框1之间通过连接件可自由转动连接,连接件设有弹性缓冲装置;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与支撑框1的侧端箍紧的卡箍2以及连接部,两个卡箍2通过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弹性缓冲装置包括中空的固定柱21、弹性件22以及滑动柱23,固定柱21的端部与连接部的上端相固定,连接部的内侧设有固定环210,固定环210的中部设有适配滑动柱23插入滑动的通孔,滑动柱23背向固定环210的一端与躺板4的底部相固定,弹性件22套设于滑动柱23的外壁,弹性件22的一端与固定环210抵紧固定,另一端与躺板4的底部抵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支撑框连接在一起构成用于支撑患者的躺卧板,由于每个支撑框之间是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的,可更加方便医护人员通过翻转躺板达到辅助为患者翻身的目的。具体操作为:参照图1,由于医护人员可通过向上翻起躺板的一侧,用于辅助帮助患者翻身,可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患者躺在躺板上时,弹性件会收到挤压而发生形变,可适应患者背部不同部位对躺板的作用力,进而可减少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如图1所示,躺板4的数量为多个,躺板4的下端均与滑动柱23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框1靠近患者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座31,第一固定座31固定设有弧形连接杆32,弧形连接杆32背向第一固定座31的一端设有用于垫高患者头部的垫板33。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框1靠近患者脚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5固定设有第二弧形连接杆51,第二弧形连接杆51的自由端可转动地设有用于抬高患者脚部的搁板53。如图3所示,搁板53和第二弧形连接杆51之间通过铰接座52连接,第二弧形连接杆51的自由端设有转动槽,相应地,铰接座52设有与转动槽适配的第一转动凸部,搁板53的端部设有第二转动凸部,相应地,铰接座52设有与第二转动凸部适配的凹槽,铰接座52和第二弧形连接杆51之间以及搁板53和铰接座52之间均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量为多个的支撑框(1)、连接件以及躺板(4),多个所述支撑框(1)之间通过连接件可自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设有弹性缓冲装置;/n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与支撑框(1)的侧端箍紧的卡箍(2)以及连接部,两个所述卡箍(2)通过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n所述弹性缓冲装置包括中空的固定柱(21)、弹性件(22)以及滑动柱(23),所述固定柱(21)的端部与连接部的上端相固定,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有固定环(210),所述固定环(210)的中部设有适配滑动柱(23)插入滑动的通孔,所述滑动柱(23)背向固定环(210)的一端与躺板(4)的底部相固定,所述弹性件(22)套设于滑动柱(23)的外壁,弹性件(22)的一端与固定环(210)抵紧固定,另一端与躺板(4)的底部抵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量为多个的支撑框(1)、连接件以及躺板(4),多个所述支撑框(1)之间通过连接件可自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设有弹性缓冲装置;
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与支撑框(1)的侧端箍紧的卡箍(2)以及连接部,两个所述卡箍(2)通过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
所述弹性缓冲装置包括中空的固定柱(21)、弹性件(22)以及滑动柱(23),所述固定柱(21)的端部与连接部的上端相固定,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有固定环(210),所述固定环(210)的中部设有适配滑动柱(23)插入滑动的通孔,所述滑动柱(23)背向固定环(210)的一端与躺板(4)的底部相固定,所述弹性件(22)套设于滑动柱(23)的外壁,弹性件(22)的一端与固定环(210)抵紧固定,另一端与躺板(4)的底部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4)的数量为多个,躺板(4)的下端均与滑动柱(2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人床用护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爱清孙盼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