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多功能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44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用多功能柜,包括柜体和抽屉,柜体底端设置有收容槽;折叠床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收容槽内壁上的固定床板,且在位于固定床板下方的收容槽内壁上设置有等高滑动组件,等高滑动组件内通过滑块套设有铰接床板组合,在铰接床板组合的另一端通过竖向滑移组件安装有支撑板;等高滑动组件包括收纳滑轨,在收纳滑轨末端通过弧形过渡槽连接有上升斜槽,在上升斜槽的另一端安装有与固定床板等高的等高滑槽,在且在等高滑槽末端设有用于固定滑块的凹陷卡位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铰接床板组合将折叠床板折叠后并将其放平收纳至收容槽内的固定床板的下方,解决了折叠床板收纳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多功能柜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柜。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中每个病床旁边都会配备床头柜,床头柜用于放置病人的药物及其他生活用品,在医院中所用的柜子相比较于家庭式的床头柜,其不仅仅是要具备柜子常规的收纳,还应该赋予其他的功能,如具备折叠床的功能便于陪护人员的休息。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柜子的功能性,一般均是通过在柜体内设置折叠床以达到目的。如申请号为CN201620101118.8的一种隐藏式折叠床,主要是通过两个互相铰接床板与柜体连接,通过人为拉动使两块床板折叠或展开。但是,由于床板一般为支撑性较好的木质和金属材料组成,质量较大,在折叠或伸展时需要花费较多的力气。而且在现有的折叠床中由于是直接进行折叠和展开的,在展开时折叠床的表面不平整,特别的是在长期使用后容易由于床体结构发生变形进一步影响其平整度。而且现有的折叠床一般是通过铰接的方式将床板横向收缩连接在一起,由于铰接自身的扭力以及锈蚀等,长期使用的折叠床不易于展开。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折叠床的大小以及匹配柜体的大小,而且由于折叠床是直接收纳在柜体中的,因此现有技术中柜体本身是没有收纳空间的,仅仅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难以有序存放,显得病房内杂乱。而且在现有技术的折叠床中是利用多个相互铰接的板体形成床框后,一种是利用布料固定安装在床框上以形成床板,这种方式折叠效果较好,但是布料的支撑性差,使得表面不平整,另一种是通过铰接形成可以折叠的床板,由于床框是进行推拉收缩,使得连接各床板部分的铰接部分向上移动,使得床板向上进行折叠,从而使得折叠床折叠后体积较大,无法收纳进柜体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多功能柜,通过设置固定床板、铰接床板组合和等高滑动组件,通过滑移和翻转作用实现床板的展开和收纳,另外在每块折叠床板均通过独立的支撑门型架进行支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床头柜中折叠床的折叠或伸展不便,同时不能保证折叠床平整度以及提高柜体收纳能力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多功能柜,包括柜体和成列设置在所述柜体上的至少两个抽屉,所述柜体底端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设置有折叠床装置;所述折叠床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收容槽内壁上的固定床板,且在位于所述固定床板下方的收容槽内壁上设置有等高滑动组件,所述等高滑动组件内通过滑块套设有铰接床板组合,在所述铰接床板组合的另一端通过竖向滑移组件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等高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收容槽侧壁上的收纳滑轨,在所述收纳滑轨末端通过弧形过渡槽连接有上升斜槽,在所述上升斜槽的另一端安装有与所述固定床板等高的等高滑槽,在且在所述等高滑槽末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滑块的凹陷卡位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铰接床板组合包括若干个块相同的折叠床板,且相邻所述折叠床板之间通过铰接座连接,在所述折叠床板的底板或者顶部通过铰接安装有支撑门型架,所述支撑板设在位于最末端折叠床板的端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安装在位于第一块的折叠床板的侧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向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竖向滑槽,在位于最末端的折叠床板上通过铰接安装有沿着竖向滑槽上下滑动的调节滑块,且在所述竖向滑槽上安装有限位卡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个所述抽屉底端设置有圆形侧滑槽,所述圆形侧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活动照明杆,所述活动照明杆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圆形侧滑槽的杆体,所述杆体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嵌合安装有环形LED灯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杆体的外端设置有球面端,且所述球面端设置有勾动通孔。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将柜体设置为两个部分,即用于设置抽屉的部分和用于收纳的部分,使得柜体同时具备柜体和收纳的两个功能,在收容槽内设置固定床板,利用铰接床板组合将折叠床板折叠后并将其放平,最后通过等高滑动组件可将铰接床板组合收纳至固定床板的下方,可在兼顾折叠床板支撑性的同时,解决了折叠床板引起的收纳不便的问题;并利用收纳滑轨、等高滑槽和凹陷卡位段等结构,使得铰接床板组合的固定、滑动、收纳过程的操作更加简单,使得折叠床板与固定床板拼接后的床板更加平整、舒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铰接床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活动照明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柜体;2-支撑板;3-抽屉;4-收容槽;5-圆形侧滑槽;6-活动照明杆;7-固定床板;8-铰接床板组合;9-等高滑动组件;10-滑块;11-竖向滑移组件;601-杆体;602-环形凹槽;603-环形LED灯带;604-球面端;605-勾动通孔;801-折叠床板;802-铰接座;803-支撑门型架;901-收纳滑轨;902-弧形过渡槽;903-上升斜槽;904-等高滑槽;905-凹陷卡位段;111-竖向滑槽;112-调节滑块;113-限位卡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多功能柜,包括柜体1和成列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的至少两个抽屉3,所述柜体1底端设置有收容槽4,所述收容槽4内设置有折叠床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将柜体1放置在病房内,如病房床头一侧的位置,使柜体具备床头柜的作用;柜体1相对于一般的床头柜而言体积较大,在图中,柜体1正面设置有两个生活中常见的抽屉3,该抽屉3具有常见的收容功能;优选在最顶端的抽屉3的底板内设置有圆形侧滑槽5,活动照明杆6可嵌合在圆形侧滑槽5内进行前后侧的滑动,使用活动照明杆6进行照明时将活动照明杆6从圆形侧滑槽5内拉出,不使用时,将活动照明杆6完全收容进圆形侧滑槽5中,节约空间,且将活动照明杆6安装在最高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多功能柜,包括柜体(1)和成列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的至少两个抽屉(3),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底端设置有收容槽(4),所述收容槽(4)内设置有折叠床装置;/n所述折叠床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收容槽(4)内壁上的固定床板(7),且在位于所述固定床板(7)下方的收容槽(4)内壁上设置有等高滑动组件(9),所述等高滑动组件(9)内通过滑块(10)套设有铰接床板组合(8),在所述铰接床板组合(8)的另一端通过竖向滑移组件(11)安装有支撑板(2);/n所述等高滑动组件(9)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收容槽(4)侧壁上的收纳滑轨(901),在所述收纳滑轨(901)末端通过弧形过渡槽(902)连接有上升斜槽(903),在所述上升斜槽(903)的另一端安装有与所述固定床板(7)等高的等高滑槽(904),在且在所述等高滑槽(904)末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滑块(10)的凹陷卡位段(9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多功能柜,包括柜体(1)和成列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的至少两个抽屉(3),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底端设置有收容槽(4),所述收容槽(4)内设置有折叠床装置;
所述折叠床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收容槽(4)内壁上的固定床板(7),且在位于所述固定床板(7)下方的收容槽(4)内壁上设置有等高滑动组件(9),所述等高滑动组件(9)内通过滑块(10)套设有铰接床板组合(8),在所述铰接床板组合(8)的另一端通过竖向滑移组件(11)安装有支撑板(2);
所述等高滑动组件(9)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收容槽(4)侧壁上的收纳滑轨(901),在所述收纳滑轨(901)末端通过弧形过渡槽(902)连接有上升斜槽(903),在所述上升斜槽(903)的另一端安装有与所述固定床板(7)等高的等高滑槽(904),在且在所述等高滑槽(904)末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滑块(10)的凹陷卡位段(9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床板组合(8)包括若干个块相同的折叠床板(801),且相邻所述折叠床板之间通过铰接座(802)连接,在所述折叠床板(801)的底板或者顶部通过铰接安装有支撑门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蓓蕾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