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5303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及其实现方法,包括装载小车和变电站,所述装载小车上设有相连的安装槽和推拉槽,所述安装槽两侧设有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对应安装槽方向的底部设有侧卡槽,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穿至安装槽内部的固定孔,所述安装槽一端设有后挡板,所述安装槽另一端在所述推拉槽上插设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对应所述安装槽方向上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通过弹簧与所述前挡板连接,所述推拉槽上铰连有推拉板;所述变电站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穿孔,所述固定板卡接在所述侧卡槽内,所述穿孔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移动、且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车载移动变电站相较于普通变电站,拥有普通变电站的所有功能,还具有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组合灵活,便于运输、安装快捷等优点,只需连接输出和输入电缆即可投入运行,使移动变电站在特殊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现有的车载变电站中变电站多数采用底部直接安装移动轮使其便于移动,但此类变电站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影响其内部器件的正常使用,在安全性上有欠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及其实现方法,便于移动、且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包括装载小车和变电站,所述装载小车上设有相连的安装槽和推拉槽,所述安装槽两侧设有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对应安装槽方向的底部设有侧卡槽,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穿至安装槽内部的固定孔,所述安装槽一端设有后挡板,对应所述后挡板的所述装载小车上设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与所述后挡板之间设有圆台缓冲块,所述安装槽另一端在所述推拉槽上插设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对应所述安装槽方向上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通过弹簧与所述前挡板连接,所述推拉槽上铰连有推拉板;所述变电站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穿孔,所述固定板卡接在所述侧卡槽内,所述穿孔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内插设有固定插销,所述固定插销通过插接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穿孔固定所述变电站。优选的,所述变电站设有柜门,所述柜门下为柜门下颌板,对应所述柜门下颌板一侧的所述侧固定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柜门下颌板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圆台缓冲块与所述后挡板之间设有一定间隙。优选的,所述推拉槽内底部和两侧均设有插孔,所述相对的插孔之间插接有档柱。优选的,所述推拉板可旋转至所述推拉槽内底部并在拉起使卡接在所述推拉槽两侧。优选的,所述推拉板上设有拉手。优选的,所述变电站两侧分别设有拉孔。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变电站从推拉槽方向通过两侧的固定板插接在侧固定板下的侧卡槽内,抵至后挡板位后,使用固定插销穿过固定孔和穿孔,将变电站固定在安装槽内;固定后,再将前挡板插接在推拉槽内,其上的缓冲板面对变电站一侧;根据前挡板插接的位置,在其后的推拉槽内插接相应的档柱,防止前挡板形变被大力推出;在变电站需要移动时,从推拉槽内拉起推拉板,进行推拉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分体式推拉小车和变电站,且小车具有一定缓震防冲撞结构,在使变电站便于移动的同时,保证其运送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载小车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变电站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装载小车;11.安装槽;12.侧固定板;121.侧卡槽;122.固定孔;123.固定插销;13.后挡板;14.缓冲座;141.圆台缓冲块;15.推拉槽;16.前挡板;161.缓冲板;17.档柱;18.插孔;19.推拉板;191.拉手;2.变电站;21.固定板;211.穿孔;22.柜门下颌板;23.柜门;24.拉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包括装载小车1和变电站2,装载小车1上设有相连的安装槽11和推拉槽15,安装槽11两侧设有侧固定板12,侧固定板12对应安装槽11方向的底部设有侧卡槽121,侧固定板12上设有穿至安装槽11内部的固定孔122,安装槽11一端设有后挡板13,对应后挡板13的装载小车1上设有缓冲座14,缓冲座14与后挡板13之间设有圆台缓冲块141,圆台缓冲块141与后挡板13之间设有一定间隙,增加缓冲距离。安装槽11另一端在推拉槽15上插设有前挡板16,前挡板16对应安装槽11方向上设有缓冲板161,缓冲板161通过弹簧与前挡板16连接,推拉槽15内底部和两侧均设有插孔18,相对的插孔18之间插接有档柱17。推拉槽15上铰连有推拉板19,推拉板19可旋转至推拉槽15内底部并在拉起使卡接在推拉槽15两侧,推拉板19上设有拉手191。变电站2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设有穿孔211,固定板21卡接在侧卡槽121内,穿孔211与固定孔122一一对应,固定孔122内插设有固定插销123,固定插销123通过插接固定孔122和穿孔211固定变电站2,变电站2两侧分别设有拉孔24。进一步的,变电站2设有柜门23,柜门23下为柜门下颌板22,对应柜门下颌板22一侧的侧固定板12的高度低于柜门下颌板22的高度,便于打开柜门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变电站从推拉槽方向通过两侧的固定板插接在侧固定板下的侧卡槽内,抵至后挡板位后,使用固定插销穿过固定孔和穿孔,将变电站固定在安装槽内;固定后,再将前挡板插接在推拉槽内,其上的缓冲板面对变电站一侧;根据前挡板插接的位置,在其后的推拉槽内插接相应的档柱,防止前挡板形变被大力推出;在变电站需要移动时,从推拉槽内拉起推拉板,进行推拉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小车和变电站,所述装载小车上设有相连的安装槽和推拉槽,所述安装槽两侧设有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对应安装槽方向的底部设有侧卡槽,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穿至安装槽内部的固定孔,所述安装槽一端设有后挡板,对应所述后挡板的所述装载小车上设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与所述后挡板之间设有圆台缓冲块,所述安装槽另一端在所述推拉槽上插设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对应所述安装槽方向上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通过弹簧与所述前挡板连接,所述推拉槽上铰连有推拉板;所述变电站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穿孔,所述固定板卡接在所述侧卡槽内,所述穿孔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小车和变电站,所述装载小车上设有相连的安装槽和推拉槽,所述安装槽两侧设有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对应安装槽方向的底部设有侧卡槽,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穿至安装槽内部的固定孔,所述安装槽一端设有后挡板,对应所述后挡板的所述装载小车上设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与所述后挡板之间设有圆台缓冲块,所述安装槽另一端在所述推拉槽上插设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对应所述安装槽方向上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通过弹簧与所述前挡板连接,所述推拉槽上铰连有推拉板;所述变电站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穿孔,所述固定板卡接在所述侧卡槽内,所述穿孔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内插设有固定插销,所述固定插销通过插接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穿孔固定所述变电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设有柜门,所述柜门下为柜门下颌板,对应所述柜门下颌板一侧的所述侧固定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柜门下颌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堃梅文龙崔元建陈海峰贲海强孙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星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