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小龙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515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首先将待发送货物放入货源地的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然后接单承运人从所述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装载所述待发送货物,并将所述待发送货物运输至收件目的地;接单承运人将运输至收件目的地的待发送货物放入需求地自动货柜;最后收货人从所述需求地自动货柜中收货。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物联网技术以及社会上运行的货车、私家车和快递电动车等载运工具的剩余运力,提高运输利用率,降低碳排放,同时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交通工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着智能技术的成熟而深度改变,公众也更加注重选择智能、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对用户体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石油类不可再生资源存量趋紧,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世界环境保护政策越来越严,传统物流配送方式和模式会随着上述新技术的应用而发生巨大变化。从宏观角度考量,如何充分发掘现有的运行载运工具(私家车、货车、火车和飞机等)的剩余运力,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引导整合货源地周围的空闲运力,在满足各类发货主体时效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最低化,提升发货主体和收货主体的用户体验,最大限度的降低碳排放,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微观角度上,通过创新优化物流现有模式和流程,拓宽自动快递柜的实体形式,建立基于成本和时效目标的物流优化模型,最终建立物流成本、时效和便捷的最优化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可利用现有在途载运工具剩余运力,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公众便捷体验,减少碳排放。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发送货物放入货源地的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其中,所述广义自动收发货柜包含固定自动收发货柜和移动收发货柜;步骤2,接单承运人从所述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装载所述待发送货物,并将所述待发送货物运输至收件目的地;步骤3,接单承运人将运输至收件目的地的待发送货物放入需求地自动货柜;步骤4,收货人从所述需求地自动货柜中收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在于:(1)作为优选的,步骤1还包括:判断货源地是否有足够多的固定自动收发货柜。(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判断货源地附近是否有足够多的固定自动收发货柜具体为:发货方下单后,判断固定自动收发货柜是否足够,成本是否最低;若固定自动收发货柜足够,且成本最低,将待发送货物放入固定自动收发货柜中;否则,则将待发送货物放入移动收发货柜中。(3)作为优选的,步骤2还包括判断接单承运人是否足够;若足够,继续判断是否接单;若是,接单承运人限时从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取出待发送货物;若否,待发送货物继续在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按时限等待;若不足,则待发送货物继续在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按时限等待;当待发送货物继续在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按时限等待时,若接单承运人接单,则接单承运人限时从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取出待发送货物;若接单承运人超时不接单,则发货方取消订单,选择其他发货方式。(4)作为优选的,步骤1中,还包括判断货源地的接单承运人和待发送货物的需求是否匹配,包含货源地的接单承运人的接单条件与待发送货物的目的地、物品体积以及时限要求是否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可以对接现有的物流大数据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物联网技术,充分利用社会上运行的货车、私家车和快递电动车等载运工具的剩余运力,提高运输利用率,降低碳排放。运营方可以有效降低载运工具固定成本和运营成本,不用或减少购置(租赁)货车数量,减少固定投资和运营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行的物流配送模式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的模式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现行的物流配送模式流程图,本专利技术对现行的物流配送模式进行改进,以更充分的利用现行的载运工具的剩余运力,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降低成本。参考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发送货物放入货源地的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其中,所述广义自动收发货柜包含固定自动收发货柜和移动收发货柜;步骤2,接单承运人从所述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装载所述待发送货物,并将所述待发送货物运输至收件目的地;步骤3,接单承运人将运输至收件目的地的待发送货物放入需求地自动货柜;步骤4,收货人从所述需求地自动货柜中收货。进一步的,步骤1还包括:判断货源地是否有足够多的固定自动收发货柜。以上实施例中,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将货源地的待发送货物总量与货源地空置的固定自动收发货柜数量进行实时比对,判断固定自动收发货柜是否足够。其中,货源地空置的固定自动收发货柜数量可以在现有的物流大数据平台查询得到。更进一步的,参考图3,步骤1中,所述判断货源地是否有足够多的固定自动收发货柜具体为:发货方下单后,判断固定自动收发货柜是否足够,成本是否最低;若固定自动收发货柜足够,且成本最低,将待发送货物放入固定自动收发货柜中;否则,则将待发送货物放入移动收发货柜中。以上实施例中,移动收发货柜为货源地周围可停留一定时间的收货货车,包括私家车以及大、小型货车等。以上实施例中,运营企业通过以下目标函数(1)进行成本分析,包括可以选择的技术成本和载运工具运用成本,通过成本最优化原则来确定是否选择某一技术,或者确定载运工具成本最低的选择方式:其中,cl为技术应用成本,l∈{1,2,3,4},l=1代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l=2代表固定自动收发货柜使用成本,l=3代表移动收发货柜使用成本,l=4代表快递盒制作成本。yl表示是否应用技术l,L∈{0,1}变量,l∈L,1表示应用技术l,0表示没有应用技术l。ctm表示载具运行成本,包括时间成本amtm和经济成本(增加货物后的油耗成本)ombm,其中am为时间成本转化系数,tm为多消耗时间,om为单位物品油耗,bm为燃油单位价格,m=1时为快递人员雇佣成本,m=2时为私家车,m=3时为货车,m=4时为大型货车主(城市市区内不允许行驶);m∈{1,2,3,4}。ym表示能否通过m承运方式运输,m∈M,M∈{0,1}变量,1表示可以通过m承运方式运输,0表示不能通过m承运方式运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待发送货物放入货源地的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其中,所述广义自动收发货柜包含固定自动收发货柜和移动收发货柜;/n步骤2,接单承运人从所述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装载所述待发送货物,并将所述待发送货物运输至收件目的地;/n步骤3,接单承运人将运输至收件目的地的待发送货物放入需求地自动货柜;/n步骤4,收货人从所述需求地自动货柜中收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发送货物放入货源地的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其中,所述广义自动收发货柜包含固定自动收发货柜和移动收发货柜;
步骤2,接单承运人从所述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装载所述待发送货物,并将所述待发送货物运输至收件目的地;
步骤3,接单承运人将运输至收件目的地的待发送货物放入需求地自动货柜;
步骤4,收货人从所述需求地自动货柜中收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还包括:判断货源地是否有足够多的固定自动收发货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货源地是否有足够多的固定自动收发货柜具体为:
发货方下单后,判断固定自动收发货柜是否足够,成本是否最低;
若固定自动收发货柜足够,且成本最低,将待发送货物放入固定自动收发货柜中;
否则,则将待发送货物放入移动收发货柜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还包括判断接单承运人是否足够;
若足够,继续判断是否接单;若是,接单承运人限时从广义自动收发货柜中取出待发送货物;若否,待发送货物继续在广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贾小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