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陆河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研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洲转化
,具体为内陆河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景观,是干旱区最为精华的部分,主要依靠外来水资源发展起来,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综合体,根据其发生的机制,可划分为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其中,天然绿洲分布在干旱区平原由荒漠河岸林和灌丛构成,依靠地下水或洪水漫溢维持生命;人工绿洲是在荒漠或天然绿洲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人类活动发展起来,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区,包含人工水域、农田、人工园林、村镇和绿洲城市。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流域上中游开荒引水造田的现象日益严重,“两扩大”和“四缩小”成为流域环境演变的基本模式,即绿洲和沙漠面积扩大,特别是人工绿洲扩张,天然草地、草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自然水域减少。在内陆河流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人工绿洲急剧扩大,天然绿洲日益萎缩,水资源的消耗过多,天然植被消失过多,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的发展不协调,绿洲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得不 ...
【技术保护点】
1.内陆河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绿洲分布及人工和天然绿洲面积提取:绿洲提取的过程中将耕地、人工林地、建设用地、水库、人工渠系提取为人工绿洲,将人工绿洲周边的草地、天然林、湖泊、沼泽、滩涂湿地提取为天然绿洲;/n步骤2:典型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转化:第一内陆河流域中的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变化,人工绿洲逐年增加,天然绿洲逐年较少;第二内陆河流域中的天然绿的变化,人工绿洲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天然绿洲所占比例越来越小;/n步骤3:内陆河流域生态输水:通过干流及支流河径流协调,共计向下游生态输水十四次,十二年间累计输送 ...
【技术特征摘要】
1.内陆河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绿洲分布及人工和天然绿洲面积提取:绿洲提取的过程中将耕地、人工林地、建设用地、水库、人工渠系提取为人工绿洲,将人工绿洲周边的草地、天然林、湖泊、沼泽、滩涂湿地提取为天然绿洲;
步骤2:典型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转化:第一内陆河流域中的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变化,人工绿洲逐年增加,天然绿洲逐年较少;第二内陆河流域中的天然绿的变化,人工绿洲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天然绿洲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步骤3:内陆河流域生态输水:通过干流及支流河径流协调,共计向下游生态输水十四次,十二年间累计输送生态水,随着生态水的不断下泄,沿河一定范围的地下水位随之发生了明显抬升;
步骤4:生态环境质量的量化评价:生态环境现状及动态趋势的年度综合评价,其计算公式如下:EI=0.25×生物丰富度指数+0.2×植被覆盖度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生物丰富度指数=Abio×(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式中Abio为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植被覆盖度指数=Aveg×(0.38×林地+0.34×草地+0.19×耕地+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式中Aveg为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式中Ariv为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Alak为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Ares为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
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式中Aero为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环境质量指数=0.4×(100-Aso2×SO2排放量/区域面积)+0.4×(100-A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红波,邓晓雅,桂东伟,闫俊杰,张广鹏,许佳,徐海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