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501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液晶面板包含:相对设置的一背光模块及一阵列基板;及一第一金属线栅层,设在所述背光模块及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层通过一纳米压印步骤形成,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层包含多个第一金属线,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零且小于120纳米,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线各具有一宽度大于零且小于60纳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可减少所制得的液晶面板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显示器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器(LCD)中,背光模块的功能之一在于把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因此在背光模块中会形成各种光学膜片,以促进上述的功能。然而,按照现有方式制作的光学膜片数量过多,进而使得液晶面板的厚度增加,因此仍有改善空间。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液晶面板的厚度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通过纳米压印步骤在所述背光模块上或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一第一金属线栅层,以减少液晶面板的厚度。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其中所述液晶面板包含:相对设置的一背光模块及一阵列基板;及一第一金属线栅层,设在所述背光模块及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层通过一纳米压印步骤形成以具有大于零且小于等于0.1毫米的厚度,所述第一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包含:/n相对设置的一背光模块及一阵列基板;及/n一第一金属线栅层,设在所述背光模块及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层通过一纳米压印步骤形成以具有大于零且小于等于0.1毫米的厚度,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层包含多个第一金属线,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零且小于120纳米,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线各具有一宽度大于零且小于60纳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包含:
相对设置的一背光模块及一阵列基板;及
一第一金属线栅层,设在所述背光模块及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层通过一纳米压印步骤形成以具有大于零且小于等于0.1毫米的厚度,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层包含多个第一金属线,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零且小于120纳米,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线各具有一宽度大于零且小于60纳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含依序设置的一外层玻璃、一第二金属线栅层、一彩色滤光片、一液晶层及一基板,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线栅层是通过一纳米压印法形成,以及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层设在所述背光模块及所述基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含依序设置的一外层玻璃、一量子点彩色滤光片、一第二金属线栅层、一液晶层及一基板,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线栅层是通过一纳米压印法形成,以及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层设在所述背光模块及所述基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含一光源及一偏光片,其中所述光源邻近所述偏光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包含:
一反射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志远黄长治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