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99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和揉捻筒,揉捻筒设置在揉捻盘上,所述揉捻盘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揉捻盘的周部均布有三根竖向转轴,所述竖向转轴上端垂直连接并可在揉捻盘上转动的摇臂,所述竖向转轴的其中之一为主动转轴,所述揉捻筒的周部设有分别与摇臂对应的三根径向杆,所述径向杆端部分别与摇臂相铰接,使主动转轴转动带动揉捻筒绕揉捻盘的轴心转动;所述揉捻盘的中部设有卸料孔,所述揉捻盘的周部设有向上的凸缘,所述凸缘上均布有多个朝向卸料孔设置的用于安装喷气管的通孔。通过在揉捻盘上的周部均布多个朝向卸料孔的喷气管,使茶叶揉捻完毕时,可通过喷气将茶叶吹向中部的卸料孔,节约人工成本和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揉捻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茶叶生产过程汇总,揉捻机是常用的机械设备,其包括揉捻盘、揉捻筒、曲柄摇杆机构、压盖、动力机构等。投料时,将压盖抬起,使压盖与揉捻筒上口有一定的空隙区域,此空隙区域用于投放茶叶进入揉捻筒内,通过电机驱动曲柄摇杆,从而带动揉捻筒在揉捻盘上晃动,茶叶在揉捻筒内在压盖作用下向下挤压,并与揉捻盘上的凸筋接触,使茶叶卷曲,达到揉捻效果,然后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收集,传统的茶叶揉捻机需要人工清理揉捻盘上的茶叶,对揉捻完成的茶叶进行收集,耗费工时和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解决传统茶叶揉捻机需要人工收集揉捻后的茶叶而耗费工时和人工成本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和揉捻筒,揉捻筒设置在揉捻盘上,所述揉捻盘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揉捻盘的周部均布有三根竖向转轴,所述竖向转轴上端垂直连接并可在揉捻盘上转动的摇臂,所述竖向转轴的其中之一为主动转轴,所述揉捻筒的周部设有分别与摇臂对应的三根径向杆,所述径向杆端部分别与摇臂相铰接,使主动转轴转动带动揉捻筒绕揉捻盘的轴心转动;所述揉捻盘的中部设有卸料孔,所述揉捻盘的周部设有向上的凸缘,所述凸缘上均布有多个朝向卸料孔设置的用于安装喷气管的通孔。其中,所述卸料孔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部连接有竖直方向的气缸。其中,所述揉捻盘上均布有多个凸棱,所述凸棱的一端朝向揉捻盘的中部,另一端朝向揉捻盘的周部。其中,所述凸棱的数量与喷气管的数量相同。其中,所述卸料孔的上沿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盖板的下沿设有与第一倒角匹配的第二倒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茶叶揉捻机结构中,通过在揉捻盘上的周部均布多个朝向卸料孔的喷气管,使茶叶揉捻完毕时,可通过喷气将茶叶吹向中部的卸料孔,节约人工成本和工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茶叶揉捻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茶叶揉捻机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茶叶揉捻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揉捻盘;2、揉捻筒;3、竖向转轴;4、摇臂;5、径向杆;6、卸料孔;61、第一倒角;7、凸缘;8、通孔;9、盖板;91、第二倒角;10、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揉捻盘上的周部均布多个朝向卸料孔的喷气管,使茶叶揉捻完毕时,可通过喷气将茶叶吹向中部的卸料孔,节约人工成本和工时。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1和揉捻筒2,揉捻筒2设置在揉捻盘1上,所述揉捻盘1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揉捻盘1的周部均布有三根竖向转轴3,所述竖向转轴3上端垂直连接并可在揉捻盘1上转动的摇臂4,所述竖向转轴3的其中之一为主动转轴,所述揉捻筒2的周部设有分别与摇臂4对应的三根径向杆5,所述径向杆5端部分别与摇臂4相铰接,使主动转轴转动带动揉捻筒2绕揉捻盘1的轴心转动;所述揉捻盘1的中部设有卸料孔6,所述揉捻盘1的周部设有向上的凸缘7,所述凸缘7上均布有多个朝向卸料孔6设置的用于安装喷气管的通孔8。上述茶叶揉捻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转轴转动,通过摇臂4带动揉捻筒2绕揉捻盘1的轴心转动,使茶叶在揉捻筒2和揉捻盘1之间进行揉捻,揉捻完成后,通过抬升机构抬升揉捻筒2,抬升机构可以是设置在径向杆5与揉捻筒2之间的竖直方向的液压缸或气缸10,通过在揉捻筒2的侧部设置竖直方向的导轨,径向杆5的一端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滑块,通过液压缸或气缸10使滑块沿导轨移动,从而控制揉捻筒2抬升;抬升揉捻筒2后,通过风机向喷气管通气,使喷漆管向揉捻盘1的中心喷气,将揉捻后的茶叶吹入揉捻盘1中部的卸料孔6,从而掉落至下方的收集桶中收集。上述茶叶揉捻机结构中,通过在揉捻盘1上的周部均布多个朝向卸料孔6的喷气管,使茶叶揉捻完毕时,可通过喷气将茶叶吹向中部的卸料孔6,节约人工成本和工时。进一步的,上述茶叶揉捻机结构中,所述卸料孔6上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下部连接有竖直方向的气缸10。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卸料孔6上设置盖板9,盖板9下部连接有竖直方向的气缸10,当茶叶在揉捻时,气缸10向下收缩,使盖板9封闭卸料孔6,当揉捻完毕后,通过气缸10向上伸长,顶起盖板9,使盖板9与卸料孔6分离,此时通过喷气孔向卸料孔6喷气,使茶叶向卸料孔6移动,达到卸料的目的。进一步的,上述茶叶揉捻机结构中,所述揉捻盘1上均布有多个凸棱,所述凸棱的一端朝向揉捻盘1的中部,另一端朝向揉捻盘1的周部。进一步的,上述茶叶揉捻机结构中,所述凸棱的数量与喷气管的数量相同。进一步的,上述茶叶揉捻机结构中,所述卸料孔6的上沿设有第一倒角61,所述盖板9的下沿设有与第一倒角61匹配的第二倒角91。由上述描述可知,卸料孔6和盖板9设置相匹配的倒角,使得盖板9封闭卸料孔6时,盖板9可与揉捻盘1上部平行,或低于揉捻盘1,避免在揉捻时揉捻筒2与盖板9产生干涉。实施例1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1和揉捻筒2,揉捻筒2设置在揉捻盘1上,所述揉捻盘1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揉捻盘1的周部均布有三根竖向转轴3,所述竖向转轴3上端垂直连接并可在揉捻盘1上转动的摇臂4,所述竖向转轴3的其中之一为主动转轴,所述揉捻筒2的周部设有分别与摇臂4对应的三根径向杆5,所述径向杆5端部分别与摇臂4相铰接,使主动转轴转动带动揉捻筒2绕揉捻盘1的轴心转动;所述揉捻盘1的中部设有卸料孔6,所述揉捻盘1的周部设有向上的凸缘7,所述凸缘7上均布有多个朝向卸料孔6设置的用于安装喷气管的通孔8。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转轴转动,通过摇臂4带动揉捻筒2绕揉捻盘1的轴心转动,使茶叶在揉捻筒2和揉捻盘1之间进行揉捻,揉捻完成后,通过抬升机构抬升揉捻筒2,抬升机构可以是设置在径向杆5与揉捻筒2之间的竖直方向的液压缸或气缸10,通过在揉捻筒2的侧部设置竖直方向的导轨,径向杆5的一端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滑块,通过液压缸或气缸10使滑块沿导轨移动,从而控制揉捻筒2抬升;抬升揉捻筒2后,通过风机向喷气管通气,使喷漆管向揉捻盘1的中心喷气,将揉捻后的茶叶吹入揉捻盘1中部的卸料孔6,从而掉落至下方的收集桶中收集。通过在揉捻盘1上的周部均布多个朝向卸料孔6的喷气管,使茶叶揉捻完毕时,可通过喷气将茶叶吹向中部的卸料孔6,节约人工成本和工时。所述卸料孔6上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下部连接有竖直方向的气缸10。通过在卸料孔6上设置盖板9,盖板9下部连接有竖直方向的气缸10,当茶叶在揉捻时,气缸10向下收缩,使盖板9封闭卸料孔6,当揉捻完毕后,通过气缸10向上伸长,顶起盖板9,使盖板9与卸料孔6分离,此时通过喷气孔向卸料孔6喷气,使茶叶向卸料孔6移动,达到卸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揉捻盘和揉捻筒,揉捻筒设置在揉捻盘上,所述揉捻盘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揉捻盘的周部均布有三根竖向转轴,所述竖向转轴上端垂直连接并可在揉捻盘上转动的摇臂,所述竖向转轴的其中之一为主动转轴,所述揉捻筒的周部设有分别与摇臂对应的三根径向杆,所述径向杆端部分别与摇臂相铰接,使主动转轴转动带动揉捻筒绕揉捻盘的轴心转动;/n所述揉捻盘的中部设有卸料孔,所述揉捻盘的周部设有向上的凸缘,所述凸缘上均布有多个朝向卸料孔设置的用于安装喷气管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揉捻盘和揉捻筒,揉捻筒设置在揉捻盘上,所述揉捻盘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揉捻盘的周部均布有三根竖向转轴,所述竖向转轴上端垂直连接并可在揉捻盘上转动的摇臂,所述竖向转轴的其中之一为主动转轴,所述揉捻筒的周部设有分别与摇臂对应的三根径向杆,所述径向杆端部分别与摇臂相铰接,使主动转轴转动带动揉捻筒绕揉捻盘的轴心转动;
所述揉捻盘的中部设有卸料孔,所述揉捻盘的周部设有向上的凸缘,所述凸缘上均布有多个朝向卸料孔设置的用于安装喷气管的通孔。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传邵克平王用生郑成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