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95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张力稳定装置和应力调节装置,张力稳定装置包括稳定基座、多个上排导轮以及多个下排导轮,上排导轮与下排导轮周壁均开设有导轮槽;应力调节装置包括交错设置的A调节组以及B调节组,A调节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多个第一辊轮以及多个第二辊轮,固定板上设置有偏心轮,第一辊轮以及第二辊轮周壁均开设有辊轮槽,A调节组与所述B调节组结构一致。将单丝按前进方向“上~下~上”的方式依次交错的经过所述上排导轮以及所述下排导轮,然后按前进方向依次经过A调节组、限位导轮后与B调节组。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单丝表面应力状态得到比较稳定均匀的改变,进而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金属丝材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以钢丝绳为增强材料的金属丝材,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材料在实际工作环境往往受到反复变化方向和大小的负载,从而出现失效情况。根据资料介绍,材料的破损70%以上为疲劳破坏,其余的30%也往往由于磨损或冲击所致。因此,研究并找出提高材料疲劳值的方法就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单丝作为组成钢丝绳最基本最小的单元,其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钢丝绳疲劳的好坏,现阶段测量单丝旋转弯曲疲劳一般使用单丝亨特疲劳试验机,主要过程原理是将单丝弯成某一弧度,一端连接带马达的夹头,一端置于孔中,检测时由马达驱动夹头带动单丝旋转,另一端在孔中呈自由状态旋转。在这一过程中,被弯成一定曲率的钢丝顶部也在旋转,从而使受拉的单丝外侧转入受压的内侧,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单丝断裂。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到各行各业,小到每个结构每个材料,都需要满足市场生产的需求,所以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也是这个领域需要去考虑的。如公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稳定装置和应力调节装置,所述张力稳定装置包括稳定基座、并排固设于所述稳定基座上的多个上排导轮以及并排固设于所述稳定基座上的多个下排导轮,所述上排导轮与所述下排导轮交错设置,所述上排导轮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所述下排导轮的数量比所述上排导轮的数量少1个,所述上排导轮与所述下排导轮周壁均开设有导轮槽,所述导轮槽为V型槽或者U型槽;/n所述应力调节装置包括交错设置的A调节组以及B调节组,所述A调节组包括固定板、镶套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活动板、并排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第一辊轮以及并排固设于所述活动板上的多个第二辊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稳定装置和应力调节装置,所述张力稳定装置包括稳定基座、并排固设于所述稳定基座上的多个上排导轮以及并排固设于所述稳定基座上的多个下排导轮,所述上排导轮与所述下排导轮交错设置,所述上排导轮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所述下排导轮的数量比所述上排导轮的数量少1个,所述上排导轮与所述下排导轮周壁均开设有导轮槽,所述导轮槽为V型槽或者U型槽;
所述应力调节装置包括交错设置的A调节组以及B调节组,所述A调节组包括固定板、镶套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活动板、并排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第一辊轮以及并排固设于所述活动板上的多个第二辊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活动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辊轮的偏心轮,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第二辊轮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辊轮数量大于等于2个,所述第二辊轮的数量比所述第一辊轮数量少1个,所述第一辊轮以及所述第二辊轮周壁均开设有辊轮槽,所述辊轮槽为T型槽或者U型槽或者V型槽,所述A调节组与所述B调节组结构一致,所述A调节组与所述B调节组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导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槽为V型槽时满足其中,L为导轮V型槽的槽宽,H为导轮V型槽的槽深,d为单丝半径,所述导轮槽为U型槽时满足且其中,L1为导轮U型槽的槽宽,H1为导轮U型槽的槽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槽为T型槽或者U型槽时满足且H2≥d,其中,L2为辊轮T型槽或者U型槽的槽宽,H2为辊轮T型槽或者U型槽的槽深,所述辊轮槽为V型槽时满足其中,L3为辊轮V型槽的槽宽,H3为辊轮V型槽的槽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导轮以及所述下排导轮的直径D满足所述第一辊轮以及所述第二辊轮的直径D1满足其中,E表示单丝的弹性模量,σ表示单丝的抗拉强度,d表示单丝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单丝交错经过所述上排导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美刘锦兰姚利丽刘湘慧王威石荣珠肖明封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