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视觉和惯性导航组合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导航定位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视觉和惯性导航组合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移动机器人的技术在我国迅速地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在于其定位以及路径规划和自主导航,同时,其自主导航技术与精确定位技术对服务人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对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技术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一般会从以下三方面问题入手进行研究:我的附近是什么;我在哪儿;我要去哪儿,这刚好和移动机器人地图重建、自主定位、规划自身路径相切合。长期以来,机器人的导航问题深受社会各届重视。然而,单传感器导航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容易出现定位误差,故而融合多传感器的导航系统就被格外推崇。服务性机器人在人工智能应用板块占据了半数以上的板块。2017年双十一期间,某品牌机器人的营业额达到了5.28亿,打破了行业记录。此品牌机器人销量的不断增多,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家居这一市场的重要性。然而在室内作业时,机器人就会出现定位不够精准等问题,也就会给客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视觉和惯性导航组合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S1:利用视觉传感器获取移动机器人所在的位置:建立外参数模型,外参数将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对应;/nS2:建立惯性导航系统,利用视觉传感器进行速度、方向和重力测量及报告;/nS2.1:利用互补滤波法在惯性导航系统中进行姿态角解算:对惯性导航坐标体系与世界坐标系构建方向余弦矩阵,然后求导并对微分方程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姿态角的值;/nS2.2:惯性导航航位推算:将惯性导航坐标系下的加速度转换到世界坐标系,将转换后的加速度扣除重力加速度后单次积分得到速度,二次积分得到位移;/nS2.3:对测量的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和惯性导航组合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利用视觉传感器获取移动机器人所在的位置:建立外参数模型,外参数将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对应;
S2:建立惯性导航系统,利用视觉传感器进行速度、方向和重力测量及报告;
S2.1:利用互补滤波法在惯性导航系统中进行姿态角解算:对惯性导航坐标体系与世界坐标系构建方向余弦矩阵,然后求导并对微分方程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姿态角的值;
S2.2:惯性导航航位推算:将惯性导航坐标系下的加速度转换到世界坐标系,将转换后的加速度扣除重力加速度后单次积分得到速度,二次积分得到位移;
S2.3:对测量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分别进行惯性导航误差分析处理;
S3:利用视觉传感器采集的信息与SLAM系统构建的云地图转换为栅格地图后进行路径规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参数模型为:
式中,(xc,yc,zc)代表相机坐标,(xw,yw,zw)代表世界坐标,R代表旋转矩阵,t代表平移矩阵,m代表外参数的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导航系统采用MPU6050传感器来测量坐标系三轴上的角速度与加速度,所述MPU6050传感器包含三轴陀螺仪与三轴加速度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导航航位推算中惯性导航的加速度ab(t)=(abx(t),aby(t),abz(t))T,世界坐标系下的加速度an(t)=cbnab(t),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惠钧,龚星宇,刘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