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及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校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858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包括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和第二调节阀,还包括与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连通的第一调节阀,该第一调节阀用于将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引入所述第一调节阀内,并控制引气速率;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所述第一调节阀连通,该第二调节阀用于排放所述第一调节阀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并控制排气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SF6密度继电器内气体压力的灵活、精确调节,提高校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及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校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校验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及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校验方法。
技术介绍
六氟化硫断路器是利用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灭弧介质和绝缘介质的一种断路器,简称SF6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安装有SF6密度继电器,对断路器内的SF6压力进行监测,SF6密度继电器通常设有报警、闭锁两对节点。SF6密度继电器包括四通阀体,四通阀体的其中3个端面分别设置有补气接口、进气接口和与密度表接口,补气接口连接带有自封功能的快速接头,该快速接头类似气门嘴结构。年度检修时,通常采用快速接头排气法对SF6密度继电器进行简单功能性校验,即关闭SF6密度继电器进气接口端,使SF6密度继电器阀体内封存少量的六氟化硫气体,在快速接头连接一排气接头,通过排气接头降低SF6密度继电器阀体内的压力值,使腔体内的压力值等于报警压力值,通过与监盘人员核对断路器报警信号,实现报警压力值的校验;进一步降低阀体内的压力值,使腔体内的压力值等于报警闭锁值,通过与监盘人员核对断路器闭锁信号,实现闭锁压力值的校验。现有技术中的排气阀难以实现对排气速度的精确控制,在完成告警节点的压力校验后,排气速度快,常使SF6密度继电器阀体内压力直接降低到远小于闭锁压力值的数值,无法实现对闭锁压力值较精准的校验,需多次打开关闭进气接口端和拆装快速接头,大幅增加了试验人员工作量,也增加了对大气的SF6排放量。现有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可在线更换阀座的针阀”、公开号为CN208364820U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通过手轮驱动阀杆在阀体内移动,通过阀杆实现对针阀进气口、排气口开度控制,以实现排气的控制。上述专利虽然能实现对放气速度的控制,但是,SF6密度继电器上的告警、闭锁节点压力值的差值较小,该差值通常在0.1-0.2Mpa之间,且SF6密度继电器内SF6含气量小,其控制精度不足以实现对闭锁压力值较精准的校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其针对SF6密度继电器的功能性校验而设计,并且能够实现对SF6密度继电器内气体压力的灵活、精确调节,提高校验质量,减少SF6对大气的污染。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包括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和第二调节阀,还包括与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连通的第一调节阀,该第一调节阀用于将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引入所述第一调节阀内,并控制引气速率;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所述第一调节阀连通,该第二调节阀用于排放所述第一调节阀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并控制排气速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阀包括用于将六氟化硫气体从阀口引入阀体内的顶针通气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配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调节阀连接的补气接口;所述第一调节阀包括用于与所述补气接口抵接的顶针,用于施压于所述补气接口并使所述补气接口开放,以将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引入所述第一调节阀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阀配置有与所述顶针连接的顶针旋轮,用于驱动所述顶针伸出或缩进,以施压使所述补气接口开放或泄压使所述补气接口关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阀包括用于与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抵接的顶针,所述顶针通气结构包括配置于所述顶针的顶针通气孔,用于将六氟化硫气体从阀口引入阀体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针通气孔包括配置于所述顶针内的长孔道和设于所述长孔道两端的一对短孔道,所述长孔道沿所述顶针轴向设置,一对所述短孔道沿所述顶针径向设置并与所述长孔道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阀包括容置所述顶针的取气腔体,所述取气腔体内壁设有套设于所述顶针的支撑环,该支撑环位于所述取气腔体连接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的一端;一对所述短孔道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环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所述取气腔体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阀配置有用于与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连接的对接螺母。一种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校验方法,以下步骤,S1关闭将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进气端,使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内封存少量六氟化硫气体;S2将第一调节阀与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补气接口连通,通过第一调节阀使补气接口开放,使六氟化硫气体从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内进入第一调节阀,并转动顶针旋轮控制六氟化硫气体进入第一调节阀的速率;S3打开第二调节阀,第一调节阀内的六氟化硫气体经第二调节阀排放,并转动针阀调节旋钮控制第二调节阀的排气速率;S4当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内的压力值降低至报警压力值时,通过与监盘人员核对断路器报警信号,实现报警压力值的校验;S5调节第二调节阀的排气速率,当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内的压力值降低至报警闭锁值值时,通过与监盘人员核对断路器闭锁信号,实现闭锁压力值的校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调节阀的顶针旋轮调节顶针伸出量,从而实现对引气环节的控制;通过在第一调节阀增加,第二调节阀,通过针阀调节旋钮调节进出气通道的开度,从而实现对排气环节的控制,通过第一调节阀与第二调节阀的两次调节,实现对SF6密度继电器内气体压力的灵活、精确调节,提高校验质量,降低试验人员工作量,降低因多次校验排放至大气中的六氟化硫气体,减少六氟化硫气体对大气的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进气腔与第二进气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标:1-第一调节阀,11-连接螺母,12-取气腔体,13-顶针导向密封机构,14-顶针,141-长孔道,142-短孔道,15-顶针旋轮,16-第一进气腔,17-第二进气腔,21-针阀腔体,22-针阀调节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包括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和第二调节阀(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连通的第一调节阀(1),该第一调节阀(1)用于将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引入所述第一调节阀(1)内,并控制引气速率;/n所述第二调节阀(2)与所述第一调节阀(1)连通,该第二调节阀(2)用于排放所述第一调节阀(1)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并控制排气速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包括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和第二调节阀(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连通的第一调节阀(1),该第一调节阀(1)用于将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引入所述第一调节阀(1)内,并控制引气速率;
所述第二调节阀(2)与所述第一调节阀(1)连通,该第二调节阀(2)用于排放所述第一调节阀(1)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并控制排气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其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1)包括用于将六氟化硫气体从阀口引入阀体内的顶针通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配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调节阀(1)连接的补气接口(3);
所述第一调节阀(1)包括用于与所述补气接口(3)抵接的顶针(14),用于施压于所述补气接口(3)并使所述补气接口(3)开放,以将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引入所述第一调节阀(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1)配置有与所述顶针(14)连接的顶针旋轮(15),用于驱动所述顶针(14)伸出或缩进,以施压使所述补气接口(3)开放或泄压使所述补气接口(3)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1)包括用于与所述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抵接的顶针(14),所述顶针通气结构包括配置于所述顶针(14)的顶针通气孔,用于将六氟化硫气体从阀口引入阀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针型排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通气孔包括配置于所述顶针(14)内的长孔道(141)和设于所述长孔道(141)两端的一对短孔道(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集瀚文文李光辉马鸿波付强陈垲黄道杰梁晨马红东沈应靠刘建华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