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健专利>正文

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732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及其制作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经纱为可水溶的维纶纱,纬纱为氨纶包芯弹力纱,绒经纱是经过染色后的色纱,割绒刀在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中间将连结上下层基布的绒经割断剖开,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最后将上层丝绒坯布的绒背面,以及下层丝绒坯布的绒背面和四面弹面料的反面进行复合,然后将复合好的面料进行水洗退维,烘干后整理,最后检验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面料貝备经纬四面弹,而且轻薄,深受市场欢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及其制作工艺,涉及一种复合面料所需的经纬弹力丝绒面料及其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面料及其制作工艺,属纺织

技术介绍
由于复合面料的方便、快捷,能适合一年四季多个品种,深受人们喜爱,而丝绒的绒毛柔软,丝绒的光泽华丽,更是复合面料复合里层的首选,特别是将绒毛贴身的复合面料,像保暖内衣、保暖商务衬衫、牛仔裤等等,更是喜欢将丝绒面料来做复合里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贴身衣裤开始在追求保暖的同时,开始要求舒适,要求贴身衣裤要有弹性,使人不感到束缚,因此,在现有的复合面料外层经纬四面弹的例如经编、纬编等针织面料以及平布、纱卡、线卡、牛仔布等等梭织面料外,另一层里层复合面料特别是丝绒面料最好也要能经纬四面弹。尽管针织丝绒可达到这个要求,但人们还是偏爱梭织的丝绒。希望有梭织的经纬四面弹丝绒面料来做复合面料里层,但还要另一要求,不能偏重了,否则复合有了二层就有臃肿之嫌,特别是保暖内衣还要讲究轻薄。因此市场上到处都在寻觅一种经纬四面弹的、重量轻的丝绒面料来做复合面料里层。但凡是生产工厂都知道,纬向弹力的丝绒一般工厂还可以生产,但经向弹力的丝绒就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要求轻薄,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人们都在攻克这一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及其制作工艺,使复合好的面料,一面是经纬四面弹的梭织或针织面料,一面是丝绒面料,该丝绒面料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因此该复合面料不但四面弹,而且轻薄,深受巿场欢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是选用水溶性维纶纱线做丝绒地经,选用染色好的纱线做丝绒绒经,选用氨纶包芯弹力纱做丝绒纬纱,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织结构和工艺流程进行织造、割绒,然后和经纬四面弹的面料进行复合,然后再按照水溶性维纶纱线的退维工艺进行退维和水洗,再后整理后检验入库。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包括经纱、纬纱、和绒经纱。所述的经纱是为可水溶的维纶纱,是由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上层第五经纱和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组成。所述的纬纱是为氨纶包芯弹力纱,是由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二纬纱,上层第三纬纱、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五纬纱,上层第六纬纱、上层第七纬纱,上层第八纬纱、上层第九纬纱、上层第十纬纱和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三纬纱、下层第四纬纱、下层第五纬纱,下层第六纬纱、下层第七纬纱,下层第八纬纱、下层第九纬纱、下层第十纬纱组成。所述的绒经纱是经过染色后的色纱,是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组成。所述的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经纬交织成上层基布。所述的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经纬交织成下层基布。所述的绒经纱和上层基布的纬纱固结织造后返到下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纬纱固结织造,然后又返到上层与上层基布纬纱固结织造,再返到下层如此不断往返织造,最后由割绒刀在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中间将连结上下层基布的绒经割断剖开,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最后将上层丝绒坯布的绒背面,以及下层丝绒坯布的绒背面和四面弹面料的反面进行复合,然后将复合好的面料按照水溶性维纶纱线的退维工艺进行退维和水洗,再后整理后检验入库。具体制作工艺如下:第一步,整经将上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上层第五经纱、下层第五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第二步,穿综插筘将上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上层第五经纱、下层第五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按顺序穿综插筘,依次循环。第三步,提综打纬织造第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向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一纬纱,打纬织造,第二梭:将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下沉,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织造,第三梭:将上层第五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三纬纱、下层第三纬纱,打纬织造,第四梭:将上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向上提,投入上层第四纬纱、下层第四纬纱,打纬织造,第五梭:将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五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上提、第二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五纬纱、下层第五纬纱,打纬织造,第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向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第六纬纱、下层第六纬纱,打纬织造,第七梭:将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下沉,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七纬纱、下层第七纬纱,打纬织造,第八梭:将上层第五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第八纬纱、下层第八纬纱,打纬织造,第九梭:将上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向上提,投入上层第九纬纱、下层第九纬纱,打纬织造,第十梭:将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五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往上提,第一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第十纬纱、下层第十纬纱,打纬织造,至此,一个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轮循环织造。第四步,割绒用割绒刀在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中间将连接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绒经割断剖开,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第五步,面料的复合用有弹性的耐高温的环保粘合剂把经纬四面弹面料的反面和丝绒坯布的绒背一面复合起来。第六步,水洗退维按水溶性维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其特征在于:/n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包括经纱、纬纱、和绒经纱;/n所述的经纱为可水溶的维纶纱,是由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上层第五经纱和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组成;/n所述的纬纱为氨纶包芯弹力纱,是由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二纬纱,上层第三纬纱、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五纬纱、上层第六纬纱、上层第七纬纱、上层第八纬纱、上层第九纬纱、上层第十纬纱和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三纬纱、下层第四纬纱、下层第五纬纱、下层第六纬纱、下层第七纬纱,下层第八纬纱、下层第九纬纱、下层第十纬纱组成;/n所述的绒经纱是经过染色后的色纱,是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组成;/n所述的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经纬交织成上层基布;/n所述的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经纬交织成下层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其特征在于:
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包括经纱、纬纱、和绒经纱;
所述的经纱为可水溶的维纶纱,是由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上层第五经纱和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组成;
所述的纬纱为氨纶包芯弹力纱,是由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二纬纱,上层第三纬纱、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五纬纱、上层第六纬纱、上层第七纬纱、上层第八纬纱、上层第九纬纱、上层第十纬纱和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三纬纱、下层第四纬纱、下层第五纬纱、下层第六纬纱、下层第七纬纱,下层第八纬纱、下层第九纬纱、下层第十纬纱组成;
所述的绒经纱是经过染色后的色纱,是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组成;
所述的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经纬交织成上层基布;
所述的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经纬交织成下层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因复合而可以无地经的经纬弹力丝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绒经纱和上层基布的纬纱固结织造后返到下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纬纱固结织造,然后又返到上层与上层基布纬纱固结织造,再返到下层如此不断往返织造,最后由割绒刀在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中间将连结上下层基布的绒经割断剖开,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最后将上层丝绒坯布的绒背面,以及下层丝绒坯布的绒背面和四面弹面料的反面进行复合,然后将复合好的面料进行水洗退维,烘干后整理,最后检验入库;
具体制作工艺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上层第五经纱、下层第五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
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上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上层第五经纱、下层第五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按顺序穿综插筘,依次循环;
第三步,提综打纬织造
第一梭:
将上层第一经纱往上提,
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绒经纱向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下沉,
投入上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
将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
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五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绒经纱往下沉,第二绒经纱往上提,
投入上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贺华秀
申请(专利权)人:张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