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良荣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61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属于市政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在干燥过程中,对淤泥进行消毒过滤处理,导致排出的物质危害外界环境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壳体和干燥腔,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淤泥干燥的干燥腔,干燥腔内设有淤泥放置组件,淤泥放置组件连接有调节组件,干燥腔的下方设有消毒腔,消毒腔的侧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灭菌灯,相邻紫外灭菌灯之间填充有用于保温隔热的导热介质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设置了调节组件,能够对淤泥放置组件的高度进行灵活的调节,进而提高了干燥效率,且还能对淤泥和污水进行消毒处理,保证了淤泥的洁净度,避免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外界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市政是指城市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也指市场贸易事务;城市管理工作。包括工商业、交通、公安、文教、环境、卫生、基本建设等,市政工程中,都会出现大量淤泥,而需对淤泥进行处理,而不影响周围环境,而人工对淤泥进行处理时,费时费力、大量的淤泥不方便人们进行处理。中国专利CN207418567U公开了一种低压淤泥干燥设备,主要包括顺次连接的离心干燥装置和电加热干燥装置,所述离心干燥装置包括进料口、离心机、滤水收集腔,所述进料口连接离心机,所述离心机处于滤水收集腔的中心内部,所述滤水收集腔下部还设有排水口,所述电加热干燥装置包括圆筒形箱体、加热线圈、温湿度传感器、真空泵、控制面板、出料口、淤泥排出装置,但是该装置不能在干燥过程中,对淤泥进行消毒过滤处理,导致排出的物质危害外界环境,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包括壳体和干燥腔,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淤泥干燥的干燥腔,干燥腔内设有淤泥放置组件,淤泥放置组件连接有调节组件,干燥腔的下方设有消毒腔,消毒腔的侧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灭菌灯,紫外灭菌灯分别电性连接有蓄电池和单片机,相邻紫外灭菌灯之间填充有用于保温隔热的导热介质区,以解决现有装置不能在干燥过程中,对淤泥进行消毒过滤处理,导致排出的物质危害外界环境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包括壳体和干燥腔,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淤泥干燥的干燥腔,干燥腔内设有淤泥放置组件,淤泥放置组件连接有调节组件,干燥腔的下方设有消毒腔,消毒腔的侧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灭菌灯,紫外灭菌灯分别电性连接有蓄电池和单片机,相邻紫外灭菌灯之间填充有用于保温隔热的导热介质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淤泥放置组件包括移动座和固定座,移动座设有多个,且固定座设置在移动座的下方,且固定座通过螺栓与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移动座的后侧对称设有两个滑块,移动座和滑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竖直限位槽,滑块活动安装在竖直限位槽内,竖直限位槽和滑块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腔、丝杆和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座,内螺纹套筒的下方设有丝杆,丝杆和内螺纹套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丝杆的下端延伸至调节腔内,调节腔内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和丝杆之间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移动座和固定座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移动座和固定座上分别均布有多个污水处理剂放置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干燥腔的顶部水平均布有多个过滤槽,过滤槽内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过滤槽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干燥腔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排风腔,干燥腔和排风腔之间通过导热管连通,排风腔的中部设有加热筒,加热筒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进风管,加热筒的内腔和进风管连通,进风管上固定安装有抽风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加热筒的内部周向均布有多个电加热棒,电加热棒和加热筒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加热筒内还设有空气过滤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置了调节组件,能够对淤泥放置组件的高度进行灵活的调节,进而提高了干燥效率,且还能对淤泥和污水进行消毒处理,保证了淤泥的洁净度,避免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外界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中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中排风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专利技术中加热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干燥腔、3-调节腔、4-消毒腔、5-导热介质区、6-紫外灭菌灯、7-调节螺母、8-丝杆、9-内螺纹套筒、10-移动座、11-固定座、12-排风腔、13-过滤槽、14-竖直限位槽、15-滑块、16-污水处理剂放置槽、17-导热管、18-进风管、19-加热筒、20-电加热棒、21-空气过滤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包括壳体1和干燥腔2,壳体1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淤泥干燥的干燥腔2,干燥腔2内设有淤泥放置组件,淤泥放置组件连接有调节组件,干燥腔2的下方设有消毒腔4;消毒腔4的侧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灭菌灯6,紫外灭菌灯6分别电性连接有蓄电池和单片机,蓄电池和单片机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不做限定;相邻紫外灭菌灯6之间填充有用于保温隔热的导热介质区5,导热介质区5的设置避免了干燥腔2和消毒腔4内热量损失过多,提高了热量利用率,避免了热能的损耗;淤泥放置组件包括移动座10和固定座11,移动座10设有多个,且固定座11设置在移动座10的下方,且固定座11通过螺栓与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移动座10的后侧对称设有两个滑块15,移动座10和滑块1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竖直限位槽14,滑块15活动安装在竖直限位槽14内,竖直限位槽14和滑块15滑动连接,竖直限位槽14的设置实现了对移动座10和滑块15的限位,避免了滑块15的脱落,从而保证了淤泥干燥工作顺利的进行。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腔3、丝杆8和内螺纹套筒9,内螺纹套筒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座10,内螺纹套筒9的下方设有丝杆8,丝杆8和内螺纹套筒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丝杆8的下端延伸至调节腔3内,调节腔3内设有调节螺母7,调节螺母7和丝杆8之间固定连接;需要调节移动座10的位置时,转动调节螺母7,调节螺母7带动丝杆8转动,丝杆8带动内螺纹套筒9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内螺纹套筒9带动移动座10上下移动,实现了对移动座10高度的调节;如图3所示,移动座10和固定座11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移动座10和固定座11上分别均布有多个污水处理剂放置槽16。实施例2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包括壳体1和干燥腔2,壳体1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淤泥干燥的干燥腔2,干燥腔2内设有淤泥放置组件,淤泥放置组件连接有调节组件,干燥腔2的下方设有消毒腔4;消毒腔4的侧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灭菌灯6,紫外灭菌灯6分别电性连接有蓄电池和单片机,蓄电池和单片机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不做限定;相邻紫外灭菌灯6之间填充有用于保温隔热的导热介质区5,导热介质区5的设置避免了干燥腔2和消毒腔4内热量损失过多,提高了热量利用率,避免了热能的损耗;淤泥放置组件包括移动座10和固定座11,移动座10设有多个,且固定座11设置在移动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包括壳体(1)和干燥腔(2),壳体(1)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淤泥干燥的干燥腔(2),其特征在于,干燥腔(2)内设有淤泥放置组件,淤泥放置组件连接有调节组件,干燥腔(2)的下方设有消毒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包括壳体(1)和干燥腔(2),壳体(1)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淤泥干燥的干燥腔(2),其特征在于,干燥腔(2)内设有淤泥放置组件,淤泥放置组件连接有调节组件,干燥腔(2)的下方设有消毒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消毒腔(4)的侧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灭菌灯(6),紫外灭菌灯(6)分别电性连接有蓄电池和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紫外灭菌灯(6)之间填充有用于保温隔热的导热介质区(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淤泥放置组件包括移动座(10)和固定座(11),移动座(10)设有多个,且固定座(11)设置在移动座(10)的下方,且固定座(11)通过螺栓与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座(10)的后侧对称设有两个滑块(15),移动座(10)和滑块(1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竖直限位槽(14),滑块(15)活动安装在竖直限位槽(14)内,竖直限位槽(14)和滑块(15)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施工用淤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腔(3)、丝杆(8)和内螺纹套筒(9),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良荣
申请(专利权)人:马良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