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水培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60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水培盒,它包括下层水培盒单体、上层水培盒单体和出水柱,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为方形,适用于株形较大的植物,上表面有1个下层进水孔,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共有1个下层棱形凸起和3个下层卡槽,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为“凹”字形,适用于株形较小的植物,上表面有7个上层进水孔,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共有2个上层棱形凸起,所述下层卡槽与所述上层棱形凸起和所述下层棱形凸起紧密契合,所述出水柱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和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的侧面。与传统水培器皿相比,上述方案采用了多种单体组合的方式投入使用,适用于不同株形的植物培养,同时节约了植物水培占据的空间,此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可广泛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践中。

A detachable hydroponic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水培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培器皿,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水培盒。
技术介绍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和无性繁殖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培器皿已是实验者在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水培器皿的具体用途也不尽相同。现有的水培器皿存在诸多弊端,传统水培器皿通常占用大量实验空间,而且在进行培养材料的对比时需要耗费很多精力,这增加了研究工作的负担,本技术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对现有的水培器皿进行完善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的水培器皿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可拆卸水培盒,采用了多种单体组合的方式投入使用,适用于不同株形的植物培养,同时大大节约了植物水培占据的空间,在对比培育材料时节省了时间,对比效果更加直观显著,因此,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水培盒,它包括下层水培盒单体、上层水培盒单体和出水柱,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为方形,透明塑料材质,中空,上表面有1个下层进水孔,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共有1个下层棱形凸起和3个下层卡槽,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为“凹”字形,透明塑料材质,中空,上表面有7个上层进水孔,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共有2个上层棱形凸起,所述出水柱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和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下层进水孔为圆形,共有1个,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的上表面,株形较大的植物可以穿过所述下层进水孔,使根部接触培养溶液;进一步的,所述下层棱形凸起共有1个,横截面为梯形,紧贴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外壁一侧稍窄,远离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外壁一侧稍宽,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的右侧底部;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卡槽共有3个,其中2个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的上表面,1个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的左侧底部,与所述下层棱形凸起紧密契合,多个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可以通过两侧底部的所述下层棱形凸起和下层卡槽相结合;进一步的,所述上层进水孔为圆形,共有7个,均匀分布于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的上表面,株形较小的植物可以穿过所述上层进水孔,使根部接触培养溶液;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棱形凸起共有2个,横截面为梯形,紧贴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外壁一侧稍窄,远离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外壁一侧稍宽,位于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的底部,与所述下层卡槽紧密契合;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组装,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水培盒,采用了多种单体组合的方式投入使用,适用于不同株形的植物培养,同时大大节约了植物水培占据的空间,在对比培育材料时节省了时间,对比效果更加直观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培盒单体的组装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100为下层水培盒单体;101为下层进水孔;102为下层棱形凸起;103为下层卡槽;200为上层水培盒单体;201为上层进水孔;202为上层棱形凸起;300为出水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可拆卸水培盒,它包括下层水培盒单体(100)、上层水培盒单体(200)和出水柱(300),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为方形,透明塑料材质,中空,上表面有1个下层进水孔(101),所述下层进水孔(101)为圆形,共有1个,株形较大的植物可以穿过所述下层进水孔(101),使根部接触培养溶液,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共有1个下层棱形凸起(102)和3个下层卡槽(103),所述下层棱形凸起(102)横截面为梯形,紧贴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外壁一侧稍窄,远离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外壁一侧稍宽,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的右侧底部,所述下层卡槽(103)的其中2个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的上表面,1个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的左侧底部,与所述下层棱形凸起(102)紧密契合,多个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可以通过两侧底部的所述下层棱形凸起(102)和下层卡槽(103)相结合,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为“凹”字形,透明塑料材质,中空,上表面有7个上层进水孔(201),所述上层进水孔(201)为圆形,均匀分布于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的上表面,株形较小的植物可以穿过所述上层进水孔(201),使根部接触培养溶液,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共有2个上层棱形凸起(202),所述上层棱形凸起(202)横截面为梯形,紧贴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外壁一侧稍窄,远离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外壁一侧稍宽,位于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的底部,与所述下层卡槽(103)紧密契合,所述出水柱(300)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和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的侧面。在进行植物材料培育时,将多个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通过所述下层棱形凸起(102)与所述下层卡槽(103)组装在一起,从所述下层进水孔(101)加入培养溶液,放入株形较大的待培育材料,然后通过所述上层棱形凸起(202)与所述下层卡槽(103)将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固定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之上,从所述上层进水孔(201)加入培养溶液,放入株形较小的待培育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仔细观察并对比培育材料的生长情况。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水培盒,它包括下层水培盒单体(100)、上层水培盒单体(200)和出水柱(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为方形,透明塑料材质,中空,上表面有1个下层进水孔(101),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共有1个下层棱形凸起(102)和3个下层卡槽(103),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为“凹”字形,透明塑料材质,中空,上表面有7个上层进水孔(201),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共有2个上层棱形凸起(202),所述出水柱(300)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和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的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水培盒,它包括下层水培盒单体(100)、上层水培盒单体(200)和出水柱(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为方形,透明塑料材质,中空,上表面有1个下层进水孔(101),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共有1个下层棱形凸起(102)和3个下层卡槽(103),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为“凹”字形,透明塑料材质,中空,上表面有7个上层进水孔(201),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共有2个上层棱形凸起(202),所述出水柱(300)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和所述上层水培盒单体(200)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水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进水孔(101)为圆形,共有1个,位于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的上表面,株形较大的植物可以穿过所述下层进水孔(101),使根部接触培养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水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棱形凸起(102)共有1个,横截面为梯形,紧贴所述下层水培盒单体(100)外壁一侧稍窄,远离所述下层水培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淼刘筱玮李洪瑶夏斌薛晴李子葳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