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600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部螺纹连接有转盘以及两个螺母,所述转盘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螺母拧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圆杆、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转动从而使第一活动育苗床与第二活动育苗床向上移动至第三螺纹杆顶部,此时固定育苗床、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得幼苗受光较好,对幼苗观察时,调节电机反转从而使得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向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幼苗观察。

A new soilless seedbed for virus free sweet pota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本技术涉及无土育苗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
技术介绍
无土育苗是近代培养植物所用的新技术,即不用土壤,而用非土壤的固体材料作基质,浇营养液,或不用任何基质,而利用水培或雾培的方式进行育苗,幼苗生长迅速,苗龄短,根系发育好,幼苗健壮、整齐,定植后缓苗时间短,易成活,无土栽培使农业,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可以按照人的意志进行生产,所以是一种受控农业的生产方式;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为了高效利用生产空间,现有的育苗床大多将多个育苗床直接叠加在一起,但是多个育苗床叠加在一起后,若相邻两个育苗床之间的距离较大,则育苗床叠加高度过高,不便于对顶部的育苗床观察,若相邻两个育苗床之间的距离较小,则幼苗受光效果变差,导致育苗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通过将两个螺母拧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圆杆、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三螺纹杆转动从而使第一活动育苗床与第二活动育苗床向上移动至第三螺纹杆顶部,此时固定育苗床、第一活动育苗床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之间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3),所述第一螺纹杆(13)外部螺纹连接有转盘(6)以及两个螺母(14),所述转盘(6)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8)、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两个所述圆杆(8)之间连接有固定育苗床(9),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19)之间以及两个第三螺纹杆(18)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所述固定育苗床(9)、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第一活动育苗床(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3),所述第一螺纹杆(13)外部螺纹连接有转盘(6)以及两个螺母(14),所述转盘(6)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8)、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两个所述圆杆(8)之间连接有固定育苗床(9),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19)之间以及两个第三螺纹杆(18)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所述固定育苗床(9)、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第一活动育苗床(10)以及第二活动育苗床(15)两端的固定块(17)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育苗床(9)两端的固定块(17)与圆杆(8)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圆杆(8)、第二螺纹杆(19)以及第三螺纹杆(18)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螺纹杆(19)的螺纹密度为第三螺纹杆(18)螺纹密度的二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毒红薯无土育苗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杆(8)底部与转盘(6)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7),两个所述圆杆(8)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波王彤伟潘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宇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