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水下新型展向沟槽微结构减阻表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590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水下新型展向沟槽微结构减阻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具有特殊阵列微结构的光固树脂膜表面由纳米级别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自组装覆盖,步骤二,基体表面的环氧类底漆的喷涂干燥以及氟碳树脂(FC)面漆的喷涂,步骤三,将步骤一制备得到光固树脂膜上的特殊阵列微结构压印到FC面漆上,加压干燥15‑36小时后,去除光固树脂膜,得到水下新型展向沟槽微结构减阻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水下减阻表面在不同流速条件下的减阻效率在1‑30%,于此同时,该制备方法的工艺简便,能够实现船体的大面积制备,易于工业化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水下新型展向沟槽微结构减阻表面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尤其涉及,具体为一种制备水下新型展向沟槽微结构减阻表面的方法,可有效降低航行体在水中航行时表面的摩擦阻力,属于机械工程表面处理技术与流体动力学

技术介绍
海上航运依然是现代重型货物的主要长途运载方式,尤其是航运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的运输。货轮等航行体在海上运行时,水对船体的阻力是影响其能耗的重大因素,该阻力主要由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兴波阻力等构成,其中摩擦阻力占比较大。因此减小货轮运行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有助于节约资源,提高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海上航运业的发展,水上航行体的发展迅速,减阻节能,提高航行速率的要求变得尤为迫切。通过该专利技术制备的水下展向减阻微结构,在航行体运行时,能够在水与船体表面产生气层,避免了船体与水的直接接触,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小航行体在水中的摩擦阻力,大大提高其航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制备水下新型展向沟槽微结构减阻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具有特殊阵列微结构的光固树脂膜表面由纳米级别聚四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水下新型展向沟槽微结构减阻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具有特殊阵列微结构的光固树脂膜表面由纳米级别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的自组装覆盖,步骤二,基体表面的环氧类底漆的喷涂干燥以及氟碳树脂(FC)面漆的喷涂,步骤三,将步骤一制备得到光固树脂膜上的特殊阵列微结构压印到FC面漆上,加压干燥15-36小时后,去除光固树脂膜,得到水下新型展向沟槽微结构减阻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水下新型展向沟槽微结构减阻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具有特殊阵列微结构的光固树脂膜表面由纳米级别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的自组装覆盖,步骤二,基体表面的环氧类底漆的喷涂干燥以及氟碳树脂(FC)面漆的喷涂,步骤三,将步骤一制备得到光固树脂膜上的特殊阵列微结构压印到FC面漆上,加压干燥15-36小时后,去除光固树脂膜,得到水下新型展向沟槽微结构减阻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特殊阵列微结构的光固树脂膜,由UV转印成型,其表面的特殊阵列微结构为周期性的梯形沟槽,沟槽的周期为5-30微米,沟槽的深度为5-15微米,沟槽上表面的开口宽度为1-15微米,沟槽侧边的角度为5-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树脂膜表面由纳米级别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的自组装覆盖,所用的PTFE颗粒的粒度为50-500纳米,自组装覆盖的实现形式为静电吸引自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鼎庞作波陈磊汪家道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