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风通络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28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熄风通络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天麻200‑240份、钩藤280‑290份、胆南星220‑260份、白芍350‑400份、党参210‑250份、牡蛎460‑500份、天冬230‑250份、鸡血藤350‑380份、丹参230‑270份、全蝎140‑160份、僵蚕230‑250份和牛膝230‑280份。经过试验,对于中风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6.29%,且符合安全性测试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熄风通络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熄风通络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口舌歪斜。本病祖国医学在《内经》中有专门记载。中风之病因病机复杂,又以风痰阻络,痰瘀互阻多见。风痰阻络,痰瘀互阻,脑络不通,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中风在临床虽有各种中西药制剂,但多从临床实际治疗结果来看,其治疗疗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熄风通络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剂对中风疗效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熄风通络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天麻200-240份、钩藤280-290份、胆南星220-260份、白芍350-400份、党参210-250份、牡蛎460-500份、天冬230-250份、鸡血藤350-380份、丹参230-270份、全蝎140-160份、僵蚕230-250份和牛膝230-280份。进一步的,所述熄风通络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天麻200份、钩藤280份、胆南星220份、白芍350份、党参210份、牡蛎460份、天冬230份、鸡血藤350份、丹参230份、全蝎140份、僵蚕230份和牛膝230份。进一步的,所述熄风通络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天麻240份、钩藤288份、胆南星240份、白芍360份、党参240份、牡蛎480份、天冬240份、鸡血藤360份、丹参240份、全蝎144份、僵蚕240份和牛膝240份。进一步的,所述熄风通络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天麻240份、钩藤290份、胆南星260份、白芍400份、党参250份、牡蛎500份、天冬250份、鸡血藤380份、丹参270份、全蝎160份、僵蚕250份和牛膝280份。进一步的,所述熄风通络制剂为片剂、胶囊、颗粒冲剂或丸剂中的一种。一种熄风通络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天麻、钩藤、胆南星、白芍、党参、牡蛎、天冬、鸡血藤、丹参、全蝎、僵蚕和牛膝混合后,于60℃鼓风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2)每100份粉末加炼蜜80-100份,制成蜜丸,包装得到成品。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天麻、钩藤、全蝎共取其平肝熄风、舒经通络之效,三者合为君药,生白芍、鸡血藤、天冬平肝养血养阴,胆南星、僵蚕化痰息风通络;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党参补益中气,气行则血行;以上七味共为臣药,协君药发挥祛痰熄风,化瘀通络之作用;牡蛎潜阴补阳,软坚散结,牛膝化瘀通经,引血下行,二药共为佐使药,共奏祛痰熄风,化瘀通络之效,对中风之辨证属风痰瘀阻型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过试验,对于中风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6.29%,且符合安全性测试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参数集合和第二参数集合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参数集合,而不是用于描述参数集合的特定顺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元件是指两个元件或两个以上元件。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显示面板和/或背光,可以表示:单独存在显示面板,同时存在显示面板和背光,单独存在背光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输入/输出表示输入或者输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中风之疾多因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致,临床常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瘀血内阻。故对其治疗当采取平肝熄风,清热涤痰,化痰通腑,活血通络等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熄风通络制剂正是根据这一中医药理论,在本院长期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参照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熄风通络丸处方由天麻、钩藤、胆南星、白芍、党参、牡蛎、天冬、鸡血藤、丹参、全蝎、僵蚕、牛膝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半身不遂风痰瘀阻证,症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肢体麻木不仁,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方中天麻,甘、辛、平。归肝、脾、肾、胆、心、膀胱经。功能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本草新编》中有: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药性论》中说天麻可以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钩藤,味甘、苦,性微寒。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纲目》中有: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本草述》中记载钩藤:治中风瘫痪,口眼喎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在该方中天麻、钩藤二者相须为用,共奏平肝熄风潜阳之功,针对病机关键而设,是为君药。白芍,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临床常用于主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之疾,在方中增强君药平肝之功。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肝、肺、肾肺经。有安神,养心,润肺,补益,滋肾以及润肠通便之功效。《药性论》谓其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心、脾经。主要治疗: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本草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功效为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以上七味,在方中或助君药以增强其平肝熄风之力,或助其活血通络之功,或助其共起化瘀通络之功,共为臣药。牡蛎,味咸,性微寒。功能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胆南星,味苦,性凉。功能清热化痰,息风定惊。此二味在方中增强君臣药息风化痰之力。全蝎,味辛,性平。归肝经。功效为祛风止痉;通络止痛;《开宝本草》说其能疗“中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熄风通络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天麻200-240份、钩藤280-290份、胆南星220-260份、白芍350-400份、党参210-250份、牡蛎460-500份、天冬230-250份、鸡血藤350-380份、丹参230-270份、全蝎140-160份、僵蚕230-250份和牛膝230-28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熄风通络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天麻200-240份、钩藤280-290份、胆南星220-260份、白芍350-400份、党参210-250份、牡蛎460-500份、天冬230-250份、鸡血藤350-380份、丹参230-270份、全蝎140-160份、僵蚕230-250份和牛膝230-2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熄风通络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天麻200份、钩藤280份、胆南星220份、白芍350份、党参210份、牡蛎460份、天冬230份、鸡血藤350份、丹参230份、全蝎140份、僵蚕230份和牛膝2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熄风通络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天麻240份、钩藤288份、胆南星240份、白芍360份、党参240份、牡蛎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向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岐奥丰医疗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