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胜专利>正文

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244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39
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包括由髁部、连接部和臂部组成的本体,所述本体为金属板冲压成型,所述髁部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髁部的上部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部连接有臂部,所述臂部包括有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臂孔,所述第二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臂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针对儿童肱骨远端骨折进行固定或畸形矫形,适配各个年龄和各种形态,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还能排除潜在的医疗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肱骨远端骨折或畸形治疗技术,具体涉及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针对儿童肱骨远端骨折或畸形进行治疗的设备主要是克氏针和空心螺钉,没有针对儿童肱骨远端骨折进行固定或畸形矫形的解剖钢板,临床实践中常常使用目前已有的成人通用型钢板进行重新手工塑形和裁剪后使用,使用中不仅带来不便和潜在的风险,还大大延长了手术时间,对病人造成潜在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还能排除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包括由髁部、连接部和臂部组成的本体,所述本体为金属板冲压成型,所述髁部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髁部的上部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部连接有臂部,所述臂部包括有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臂孔,所述第二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臂孔。通常肱骨的骨折或畸形截骨都发生在外髁,在使用安装时,本体可两侧弯曲塑形,环抱在肱骨的外髁上,连接部与裂缝相对应,髁部使用螺钉穿过髁孔固定在外髁的近端正面,第一臂和第二臂分别贴合在外髁的远端两侧称行处的髁上,使用螺钉分别穿过第一臂孔和第二臂孔固定在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臂短于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孔的位置低于第二臂孔的位置,相互错开的位置,避免螺钉分别从第一臂孔和第二臂孔固定时,相互碰撞或相距过近则对患者产生二次伤害。进一步的,所述髁部上均匀设置三个安装孔,更加牢固稳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为髁部宽度的一半,便于本体的塑形和减小本体的面积,加快裂缝处的愈合。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各个转角处均设计为圆角状。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夹角为45°-7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臂的底端与第二臂的底端之间相距5-8mm。进一步的,所述本体整体的宽度为15-20mm,高度为20-30mm,厚度为1.5-2.5mm,所述髁部的宽度为10-15mm,高度为5-8mm,所述第一臂的宽度为5-8mm,高度为10-15mm,所述第二臂的宽度为5-8mm,高度为15-2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应用于针对儿童肱骨远端骨折进行固定或畸形矫形,适配各个年龄和各种形态,使用本专利技术不仅能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还能排除潜在的医疗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附图中:1、本体,11、髁部,12、连接部,131、第一臂,132、第二臂,21、髁孔,22、第一臂孔,23、第二臂孔,3、肱骨,31、外髁,32、髁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包括由髁部11、连接部12和臂部组成的本体1,本体1为钛合金板冲压成型髁部11上设置有三安装孔2,髁部11的端部连接有连接部12,连接部12的端部连接有臂部;本体1的各个转角处均设计为圆角状。连接部12的宽度为髁部宽度的一半,便于本体1的塑形和减小本体1的面积,加快裂缝处的愈合。臂部包括有第一臂131和第二臂132,第一臂131短于第二臂132,第一臂13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臂孔22,第二臂13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臂孔23;第一臂孔22的位置低于第二臂孔23的位置,相互错开的位置,避免螺钉分别从第一臂孔22和第二臂孔23固定时,相互碰撞或相距过近则对患者产生二次伤害。如图2所示,通常肱骨3的骨折或畸形截骨都发生在外髁31,在使用安装时,本体1可两侧弯曲塑形,环抱在肱骨3的外髁31上,连接部与裂缝相对应,髁部11使用螺钉穿过髁孔21固定在外髁31的近端正面,第一臂131和第二臂132分别贴合在外髁31的远端两侧称行处的髁上32,使用螺钉分别穿过第一臂孔22和第二臂孔23固定在髁上32。实施例1:张XX,9岁男孩,诊断为:右肱骨外髁骨折,限期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中使用肱骨外髁解剖钢板固定骨折处;使用的肱骨外髁解剖钢板本体1的宽度为18mm,高度为28mm,厚度为2mm;髁部的宽度为13mm,高度为7mm,第一臂的宽度为7mm,高度为13mm,第二臂的宽度为7mm,高度为18mm,第一臂与第二臂的夹角为60°,第一臂的底端与第二臂的底端之间相距5mm;术中及术后分别拍片显示骨折块固定良好,术后随访3月骨折处愈合,限期拆除钢板,关节功能恢复理想,随访1年无畸形出现。实施例2:王XX,6岁男孩,诊断为:右肘内翻畸形,肘内翻角20°;完善术前检查后择期行肱骨外髁骨骺固定阻滞术,术中使用肱骨外髁解剖钢板固定于肱骨外髁处;使用的肱骨外髁解剖钢板本体1的宽度为15mm,高度为20mm,厚度为2mm;髁部的宽度为10mm,高度为5mm,第一臂的宽度为5mm,高度为10mm,第二臂的宽度为5mm,高度为15mm,第一臂与第二臂的夹角为50°,第一臂的底端与第二臂的底端之间相距4mm;术中及术后分别拍片显示钢板远近端螺钉分别位于骨骺远端及近端,跨骨骺固定理想;术后每半年拍片复查,2年后显示肘关节内翻角消失,3年后显示肘提携角10°,与正常左侧上肢对比相当,予以拆除钢板,术后随访2年无畸形出现。实施例3:叶XX,10岁女孩,诊断为:左肘内翻畸形,肘内翻角15°。完善术前检查后择期行肱骨外髁骨骺固定阻滞术;使用的肱骨外髁解剖钢板本体1的宽度为20mm,高度为30mm,厚度为2mm;髁部的宽度为15mm,高度为8mm,第一臂的宽度为8mm,高度为15mm,第二臂的宽度为8mm,高度为20mm,第一臂与第二臂的夹角为70°,第一臂的底端与第二臂的底端之间相距6mm;术中使用肱骨外髁解剖钢板固定于肱骨外髁处,术中及术后分别拍片显示钢板远近端螺钉分别位于骨骺远端及近端,跨骨骺固定理想。术后每半年拍片复查,2年后显示肘关节内翻角消失,3年后显示肘提携角7°,与正常右侧上肢对比相当,予以拆除钢板,术后随访2年至肱骨外髁骨骺闭合,无畸形出现。说明书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髁部、连接部和臂部组成的本体,所述本体为金属板冲压成型,所述髁部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髁部的上部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部连接有臂部,所述臂部包括有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臂孔,所述第二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臂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髁部、连接部和臂部组成的本体,所述本体为金属板冲压成型,所述髁部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髁部的上部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部连接有臂部,所述臂部包括有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臂孔,所述第二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短于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孔的位置低于第二臂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髁部上均匀设置三个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肱骨外髁解剖矫形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为髁部宽度的一半。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胜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