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冬专利>正文

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24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包括支撑单元、连接杆和操作单元,连接杆包括位于其延伸方向上的连接杆第一端和连接杆第二端,支撑单元为设置于连接杆第一端的硬质结构,操作单元设置于连接杆第二端;其中,支撑单元与连接杆为活动连接,支撑单元相对连接杆活动使得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可切换的锁定状态,操作单元与支撑单元连接控制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与锁定;在第一锁定状态下所述支撑单元朝向连接杆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两个支撑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连接杆轴向;在第二锁定状态下支撑单元整体沿连接杆轴向分布且整体尺寸小于等于连接杆的周向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提拉装置,操作简单,提拉稳定性和准确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上,在胃与食管空肠做完肿瘤切除手术后要吻合在一起时,下端的食管空肠必须要拉起来,防止落入脏器下方,同时也为引流和与胃部吻合提供条件。在现有的手术过程中,通常是以钛合金钉封闭食管下端,然后采用两根缝合线连接食管下端并向尾侧牵引。因此,这一操作一般来说需要两个人来完成,其中一个人握持带有缝合线的工具提拉食管下端,另一个人来完成相应的器械吻合、手工逢合等工作。采用悬线提拉食管下端至少存下以下问题:1、人员配合方面,由于采用悬线进行提拉时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整个操作,而由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容易导致动作不到位。2、稳定性问题,由于采用两根线进行提拉操,线的晃动和偏移都会影响整个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高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临床上在吻合术中使用缝合线进行提拉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包括支撑单元、连接杆和操作单元,所述连接杆包括位于其延伸方向上的连接杆第一端和连接杆第二端,所述支撑单元为设置于连接杆第一端的硬质结构,所述操作单元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第二端;其中,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连接杆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连接杆活动使得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可切换的锁定状态,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控制所述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与锁定;其中,在第一锁定状态下所述支撑单元朝向所述连接杆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所述两个支撑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连接杆轴向;在第二锁定状态下所述支撑单元整体沿所述连接杆轴向分布且整体尺寸小于等于所述连接杆的周向尺寸。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40cm-60cm,所述连接杆的周向上位于外周的两点之间的连线的最大长度为4mm-5mm;所述两个支撑端的距离为24mm-30mm。在此种设置中,对其中的具体尺寸进行了具体的设计,使得该结构可以更好的应用于胃与食管空肠的吻合术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最外侧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的直径为4mm-5mm。此种设置中,其中的连接杆的最外侧设置有中空圆柱结构,圆柱结构进入到食管中更加方便,并且由于圆柱结构没有棱角可以避免划伤食管内壁。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其中所述固定杆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中空内部,活动杆第二端与所述操作单元连接;其中,活动杆第一端和固定杆第一端分别在不同的位置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在此种设置中,其中的支撑单元具体设置为支撑杆,并且将连接杆设置为活动杆和固定杆,通过活动杆相对固定杆的运动实现支撑杆在两种锁定状态下的切换,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并且稳定性高。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圆柱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为圆弧面。此种设置中,将支撑杆设置为圆柱结构并且两端为圆弧面,当支撑杆的两端对食管进行支撑时,圆弧面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食管内壁,避免挫伤和划伤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其中所述固定杆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中空内,活动杆第二端与所述操作单元连接;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四个互连杆,四个互连杆通过各自的端部接龙式铰接;在四个互连杆中包括两个第一互连杆和两个第二互连杆,第一互连杆的长度小于第二互连杆的长度,两个第一互连杆相邻设置;其中,两个第一互连杆的连接处与活动杆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互连杆的连接处与固定杆第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固定杆的轴向方向上,所述活动杆第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之间。此种设置中,采用四个互连杆的结构形成支撑单元,其中两个第一互连杆处于一条直线上并与活动杆的轴向垂直时,两个第一互连杆所在的直线的两个端部为支撑单元的支撑端,两个第二互连杆与该直线组成三角形,因此可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单元包括手持部和操作部;其中,所述手持部为与所述固定杆第二端贯通连接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手持部的外周直径大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周直径,所述操作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持部中空内的顶杆,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手持部的中空内并与顶杆第一端相接;通过控制所述顶杆在所述手持部中空内的往复运动带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固定杆中空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在此中设置中,其中设置了直径相对较大的手持部,方便抓握;顶杆的设置在顶杆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下的切换,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部还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中空的圆柱杆部和连接于圆柱杆部第一端的旋转头,所述圆柱杆部的中空贯通所述旋转头;所述圆柱杆部伸入所述手持部的中空内,顶杆第二端伸入所述旋转件的中空内,所述旋转件仅可沿所述手持部周向相对所述手持部做转动运动,所述顶杆仅能沿所述手持部轴向运动;所述旋转件的中空位置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顶杆第二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在此种设置中,对操作部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其中旋转件与顶杆采用螺纹进行连接,旋转件的转动带动所述顶杆沿所述手持部轴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固定杆中空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螺纹还具有定位和锁定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还包括在圆柱杆部第二端的外周壁上沿圆柱杆部周向设置的限位块,所述手持部与所述限位块对应的位置的内周上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限位块可以在所述环状凹槽中绕所述圆柱杆部的轴心转动,所述环状凹槽限制所述限位块在所述手持部轴线方向的位置。在此中设置中,采用限位块和环状凹槽的设置,实现了旋转件相对于手持部可以转动不可轴向移动的功能,结构简单而巧妙。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部还包括固定头、弹簧和拉动件,其中,所述固定头用于封堵所述手持部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手持部的中空内,弹簧第一端与顶杆第二端相抵,弹簧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头相抵;顶杆第二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凸杆,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沿周向贯穿的限位槽,所述凸杆由所述限位槽伸出,所述拉动件与所述凸杆连接并可带动所述顶杆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往复运动。在此种设置中,为操作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采用固定头、弹簧和拉动件的结合,在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时切换支撑单元所处的不同的锁定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在处于第二锁定状态时由食管残端伸入到食管内,然后通过操作部使得提拉装置切换到第一锁定状态,支撑单元朝向连接杆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对食管壁进行支撑。提拉装置处于第一锁定状态的情况下无需操作者持续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得操作者一人实现吻合术的整个过程,避免了两人操作所导致的人员配合不好导致的动作不到位的问题;同时由于其中的支撑单元为硬质结构,两个支撑端可以很好的撑住食管,从而可以实现对食管进行稳定的提拉动作,保证了整个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连接杆和操作单元,所述连接杆包括位于其延伸方向上的连接杆第一端和连接杆第二端,所述支撑单元为设置于连接杆第一端的硬质结构,所述操作单元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第二端;其中,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连接杆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连接杆活动使得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可切换的锁定状态,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控制所述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与锁定;其中,在第一锁定状态下所述支撑单元朝向所述连接杆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所述两个支撑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连接杆轴向;在第二锁定状态下所述支撑单元整体沿所述连接杆轴向分布且整体尺寸小于等于所述连接杆的周向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连接杆和操作单元,所述连接杆包括位于其延伸方向上的连接杆第一端和连接杆第二端,所述支撑单元为设置于连接杆第一端的硬质结构,所述操作单元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第二端;其中,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连接杆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连接杆活动使得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可切换的锁定状态,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控制所述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与锁定;其中,在第一锁定状态下所述支撑单元朝向所述连接杆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所述两个支撑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连接杆轴向;在第二锁定状态下所述支撑单元整体沿所述连接杆轴向分布且整体尺寸小于等于所述连接杆的周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40cm-60cm,所述连接杆的周向上位于外周的两点之间的连线的最大长度为4mm-5mm;所述两个支撑端的距离为24mm-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最外侧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的直径为4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其中所述固定杆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中空内部,活动杆第二端与所述操作单元连接;其中,活动杆第一端和固定杆第一端分别在不同的位置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圆柱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为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其中所述固定杆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中空内,活动杆第二端与所述操作单元连接;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四个互连杆,四个互连杆通过各自的端部接龙式铰接;在四个互连杆中包括两个第一互连杆和两个第二互连杆,第一互连杆的长度小于第二互连杆的长度,两个第一互连杆相邻设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李勇赵群檀碧波赵雪峰吕景霞冯丽郝英杰李兆星安昭杰谭明张泽冀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