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旋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15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旋耕机,包括壳体、旋耕机构、第一转轴、第一耕齿、连接块、犁刀、进料机构、进料斗、通管、排管、通槽、抵杆、导杆机构和辅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松土的同时,使用者可将一些肥料倒入进料斗内部,肥料将会经过通管,波浪状的通管对肥料进行缓冲的作用,随即肥料会进入排管,继而从排管排出落入土地中,从而方便的完成肥料的播散,进一步的,当肥料到达排管的底端时,第一转轴转动也会带动抵杆转动,抵杆不断的转动,就会对排管底端的肥料进行挤压捣碎,从而进一步的方便了对肥料的播散,保证了肥料播散的均匀度,使得减少了人力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时间,避免了耽误种子的播散。

A rotary cultivator with fertiliz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旋耕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机设备,具体为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旋耕机,属于农机

技术介绍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按其旋耕刀轴的配置方式分为横轴式,立轴式和斜置式三类。旋耕机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等作用。然而,传统的旋耕机作业往往是为了后续进行播种作业,但播种作业大都需要事先播散一些肥料,以提高土地的肥力,然而传统肥料的播散往往都是靠人工播散,这不仅将耗费更多的人力,工作效率也较为低下,同时由于耗费的时间较长还可能耽误种子的播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旋耕机,操作灵活,便于在对庄稼地进行翻土、松土的同时,也能够便于将肥料播散进土地,减少了人力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耽误种子的播散。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旋耕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旋耕机构,所述旋耕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耕齿、连接块和犁刀,所述壳体底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有多个所述第一耕齿,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固定有一个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有所述犁刀,且所述连接块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通管、排管、通槽和抵杆,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所述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连接有呈波浪状的所述通管,所述通管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通管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排管,所述排管底端的一侧开设有所述通槽,所述第一转轴靠近所述排管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所述抵杆,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导杆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底端设有辅助机构。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对肥料中颗粒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滤网,所述进料斗的径向截面呈等腰梯形状,所述进料斗中部的内壁上固定有一个所述滤网。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对所述抵杆进行固定安置,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套环,所述第一转轴靠近所述排管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所述套环,所述套环的侧壁上固定有所述抵杆。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对所述进料斗中的肥料进行疏通,所述导杆机构包括安置框和导杆主体,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进料斗一端侧壁的顶部固定有所述安置框,所述安置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导杆主体。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对装置整体起到固定安装的作用,所述壳体顶面的中部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整体呈圆柱状。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能够进一步的对庄稼地进行松土,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耕齿,所述壳体内部底端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多个所述第二耕齿。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能够避免所述旋耕机构对所述抵杆造成影响,所述第一转轴上靠近所述套环的一侧固定有一块隔板,所述隔板呈矩形板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农用拖拉机打开,拖拉机上的传动装置将会带动第一转轴不断的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第一耕齿转动,则第一耕齿在转动前进的同时,也会不断的对土地进行松土,与此同时,使用者可将一些肥料倒入进料斗内部,当肥料进入进料斗后,将会经过通管,波浪状的通管对肥料进行缓冲的作用,随即肥料会进入排管,继而从排管排出落入土地中,从而方便的完成肥料的播散,进一步的,当肥料到达排管的底端时,第一转轴转动也会带动抵杆转动,抵杆不断的转动,就会对排管底端的肥料进行挤压捣碎,从而进一步的方便了对肥料的播散,保证了肥料播散的均匀度,使得减少了人力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时间,避免了耽误种子的播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壳体与进料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2、旋耕机构,21、第一转轴,22、第一耕齿,23、连接块,24、犁刀,3、进料机构,31、进料斗,32、滤网,33、通管,34、排管,35、通槽,36、套环,37、抵杆,4、导杆机构,41、安置框,42、导杆主体,5、安装块,6、辅助机构,61、第二转轴,62、第二耕齿,7、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旋耕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旋耕机构2,所述旋耕机构2包括第一转轴21、第一耕齿22、连接块23和犁刀24,所述壳体1底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上固定有多个所述第一耕齿22,所述壳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有一个所述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的底部固定有所述犁刀24,且所述连接块23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中部,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进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3包括进料斗31、通管33、排管34、通槽35和抵杆37,所述壳体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所述进料斗31,所述进料斗31的底部连接有呈波浪状的所述通管33,所述通管33设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通管33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排管34,所述排管34底端的一侧开设有所述通槽35,所述第一转轴21靠近所述排管34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所述抵杆37,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导杆机构4,所述壳体1的内部的底端设有辅助机构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进料机构3还包括滤网32,所述进料斗31的径向截面呈等腰梯形状,所述进料斗31中部的内壁上固定有一个所述滤网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进料机构3还包括套环36,所述第一转轴21靠近所述排管34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所述套环36,所述套环36的侧壁上固定有所述抵杆3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导杆机构4包括安置框41和导杆主体42,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进料斗31一端侧壁的顶部固定有所述安置框41,所述安置框4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导杆主体4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壳体1顶面的中部固定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的整体呈圆柱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辅助机构6包括第二转轴61和第二耕齿62,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位于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转轴61,所述第二转轴61上固定有多个所述第二耕齿6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转轴21上靠近所述套环36的一侧固定有一块隔板7,所述隔板7呈矩形板状。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旋耕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旋耕机构(2),所述旋耕机构(2)包括第一转轴(21)、第一耕齿(22)、连接块(23)和犁刀(24),所述壳体(1)底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上固定有多个所述第一耕齿(22),所述壳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有一个所述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的底部固定有所述犁刀(24),且所述连接块(23)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中部,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进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3)包括进料斗(31)、通管(33)、排管(34)、通槽(35)和抵杆(37),所述壳体(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所述进料斗(31),所述进料斗(31)的底部连接有呈波浪状的所述通管(33),所述通管(33)设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通管(33)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排管(34),所述排管(34)底端的一侧开设有所述通槽(35),所述第一转轴(21)靠近所述排管(34)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所述抵杆(37),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导杆机构(4),所述壳体(1)的内部的底端设有辅助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旋耕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旋耕机构(2),所述旋耕机构(2)包括第一转轴(21)、第一耕齿(22)、连接块(23)和犁刀(24),所述壳体(1)底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上固定有多个所述第一耕齿(22),所述壳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有一个所述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的底部固定有所述犁刀(24),且所述连接块(23)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中部,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进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3)包括进料斗(31)、通管(33)、排管(34)、通槽(35)和抵杆(37),所述壳体(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所述进料斗(31),所述进料斗(31)的底部连接有呈波浪状的所述通管(33),所述通管(33)设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通管(33)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排管(34),所述排管(34)底端的一侧开设有所述通槽(35),所述第一转轴(21)靠近所述排管(34)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所述抵杆(37),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导杆机构(4),所述壳体(1)的内部的底端设有辅助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3)还包括滤网(32),所述进料斗(31)的径向截面呈等腰梯形状,所述进料斗(31)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康平单进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云港旋耕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