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111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包括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高压电源模块、负载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负载控制模块的控制电路模块、用于向控制电路模块输出有效信号指令的过零检测模块、用于为控制电路模块提供所需电压的低压电源模块;其中,低压电源模块与过零检测模块电连接高压电源模块与控制电路模块,负载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电路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不仅解决了目前分段开关控制器因控制部分未设有不间断电源供电部件与抗干扰性较差而容易影响分段开关控制器的执行准确率的问题,还可以通过采用交流电过零检测部件来实现负载动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分段控制器的执行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分段控制器大多为用于LED灯具上的一种节能和控制用的开关控制器,其一般可通过一个分段控制器控制两个或多个LED驱动电源实现灯的分段控制。但在实际中发现,由于此类分段控制器大多采用输出信号以高电平有效进行检测,因而其抗干扰性较差,容易影响分段控制器的执行准确率;且此类的分段控制器上的控制部分一般不设有不间断电源供电部件,而一旦整个分段控制器发生断电时,控制部分将无法继续执行工作,进而容易导致分段控制器丢失部分重要数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不仅解决了目前分段开关控制器因控制部分未设有不间断电源供电部件与抗干扰性较差而容易影响分段开关控制器的执行准确率的问题,还可以通过采用交流电过零检测部件来实现负载动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分段控制器的执行准确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包括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高压电源模块1、负载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所述负载控制模块4的控制电路模块3、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输出有效信号指令的过零检测模块5、用于为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提供所需电压的低压电源模块2;其中,所述低压电源模块2与所述过零检测模块5电连接所述高压电源模块1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所述负载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实施例中,优选:所述高压电源模块1包括型号为PN8034D的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所述低压电源模块2包括型号为78L05的固定电压三端集成稳压器U4,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包括型号为SC92F7250的MCU单片机U3,所述过零检测模块5包括型号为EL817的线性光耦合器U2;其中,所述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的第5脚、第6脚、第7脚与第8脚同时与电容C3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容C2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压敏电阻TNR1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同时接火线,所述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的第1脚与第2脚同时通过电容C5与所述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的第4脚连接,所述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的第1脚与第2脚还同时与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电容C4的一端同时接地,所述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的第4脚还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保险丝F1的一端接零线,所述保险丝F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压敏电阻TNR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电感L1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电压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第1脚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固定电压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第3脚同时与二极管D8的阳极和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电压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第2脚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同时接地;所述MCU单片机U3的第1脚通过电容C6和电容C8与所述MCU单片机U3的第8脚连接,所述MCU单片机U3的第8脚还与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所述MCU单片机U3的第1脚接地;所述线性光耦合器U2的输入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通过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1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零线上,所述线性光耦合器U2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MCU单片机U3的第7脚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实施例中,优选:所述负载控制模块4进一步包括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其中,灯LAMP1与继电器K1串联于所述零线与所述火线之间,所述继电器K1与二极管D6并联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正电源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所述MCU单片机U3的第5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灯LAMP2与继电器K2串联于所述零线与所述火线之间,所述继电器K2与二极管D7并联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正电源之间,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所述MCU单片机U3的第4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实施例中,优选: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进一步包括烧录端口模块6;其中,所述烧录端口模块6的第1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烧录端口模块6的第2脚接所述MCU单片机U3的第3脚,所述烧录端口模块6的第4脚接所述MCU单片机U3的第2脚,所述烧录端口模块6的第3脚接地。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电容C7与所述电容C8的型号为1000UF/10V的大容量电解电容;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与二极管D5的型号为1N4007的整流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6与所述二极管D7的型号为1N4148的高速开关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8为1N5819的肖特基二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不仅解决了目前分段开关控制器因控制部分未设有不间断电源供电部件与抗干扰性较差而容易影响分段开关控制器的执行准确率的问题,还可以通过采用交流电过零检测部件来实现负载动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分段控制器的执行准确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示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包括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高压电源模块1、负载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负载控制模块4的控制电路模块3、用于向控制电路模块3输出有效信号指令的过零检测模块5、用于为控制电路模块3提供所需电压的低压电源模块2;其中,低压电源模块2与过零检测模块5电连接高压电源模块1与控制电路模块3,负载控制模块4电连接控制电路模块3。本实施例中,在将L极与N极接入市电后220V50/60Hz,高压电源模块1可以将接入的交流电压通过AC-DC电路转换成直流电压,并将该直流电压输出至低压电源模块2内;以及,在低压电源模块2将高压电源模块1输入的直流电压稳压至控制电路模块3所需电压后,低压电源模块2可以将该稳压直流电压输出至控制电路模块3中,以供控制电路模块3相应的电压需求;以及,过零检测模块5内设有半波整流电路与线性光耦合器,在过零检测模块5从高压电源模块1中获取得到相应的交流电压后,半波整流电路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来将该交流电压转换为脉动直流电压,而在线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高压电源模块(1)、负载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所述负载控制模块(4)的控制电路模块(3)、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输出有效信号指令的过零检测模块(5)、用于为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提供所需电压的低压电源模块(2);其中,所述低压电源模块(2)与所述过零检测模块(5)电连接所述高压电源模块(1)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所述负载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高压电源模块(1)、负载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所述负载控制模块(4)的控制电路模块(3)、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输出有效信号指令的过零检测模块(5)、用于为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提供所需电压的低压电源模块(2);其中,所述低压电源模块(2)与所述过零检测模块(5)电连接所述高压电源模块(1)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所述负载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开关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电源模块(1)包括型号为PN8034D的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所述低压电源模块(2)包括型号为78L05的固定电压三端集成稳压器(U4),所述控制电路模块(3)包括型号为SC92F7250的MCU单片机(U3),所述过零检测模块(5)包括型号为EL817的线性光耦合器(U2);
其中,所述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的第5脚、第6脚、第7脚与第8脚同时与电容C3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容C2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压敏电阻TNR1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同时接火线,所述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的第1脚与第2脚同时通过电容C5与所述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的第4脚连接,所述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的第1脚与第2脚还同时与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电容C4的一端同时接地,所述非隔离高效率交直流转换充电控制芯片(U1)的第4脚还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保险丝F1的一端接零线,所述保险丝F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压敏电阻TNR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电感L1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固定电压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第1脚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固定电压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第3脚同时与二极管D8的阳极和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电压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第2脚与所述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思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