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和4G双通道通信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10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北斗和4G双通道通信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上壳、下壳、RDSS天线、北斗专用卡、RDSS模块、接插件、底座和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RDSS天线、北斗专用卡和RDSS模块安装在下壳内部;所述RDSS天线和北斗专用卡分别与RDSS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上壳安装在下壳上,上壳和下壳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垫;所述下壳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内部安装有接插件,所述接插件穿过下壳,伸入到下壳内部;所述接插件与RDSS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底座安装在支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缩短了数据传输时间,提高了运作效率,降低了数据传输成本,并为电力部门提供高效、准确、灵活的服务,便于总体上指挥调度和统筹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北斗和4G双通道通信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据传输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北斗和4G双通道通信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特高压线路多穿过高山、密林地区,20毫米以上冰区占总线路的30%以上,受覆冰威胁严重,但目前运用的覆冰在线监测系统均为移动信号传输,部分早期监测系统为2G/3G信号传输,传输功能技术不能升级改造,信号接收质量较差,而为了迁就信号正常传输,一般运维单位会将监测设备安装在移动信号能够覆盖的地区,最迫切需要监测的塔位往往因为无信号不能安装。现有山火监测、污秽监测、图像监测均可实施改造通信传输方式,利用最大化。存在问题:1、部分早期监测系统为2G/3G信号传输,图像传输速度非常缓慢。2、部分覆冰最为严重的区域,往往位于深山老林,移动信号不能覆盖,监测设备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和4G模块的双通道数据传输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一种北斗和4G双通道通信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上壳、下壳、RDSS天线、北斗专用卡、RDSS模块、接插件、底座和支杆;所述RDSS天线、北斗专用卡和RDSS模块安装在下壳内部;所述RDSS天线和北斗专用卡分别与RDSS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上壳安装在下壳上,上壳和下壳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垫;所述下壳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内部安装有接插件,所述接插件穿过下壳,伸入到下壳内部;所述接插件与RDSS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底座安装在支杆上。进一步地,所述下壳的内部还设置有背板和PCB板,所述背板安装在PCB板上;所述北斗专用卡和RDSS模块安装在PCB板上;所述RDSS天线安装在背板上。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上还安装有IC卡和4G通讯模块;所述IC卡和接插件分别与4G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北斗RDSS和4G融合的传输方式,智能选择传输机制,扩充传输通道,提高系统传输冗余度;利用北斗RDSS通信和4G通信相结合,进一步解决超视距范围的电力高压线路环境监测数据传输问题,大大缩短了数据传输时间,提高了运作效率,降低了数据传输成本,并为电力部门提供高效、准确、灵活的服务,便于总体上指挥调度和统筹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含义:1、上壳;2、下壳;3、RDSS天线;4、北斗专用卡;5、RDSS模块;6、接插件;7、底座;8、支杆;9、背板;10、PCB板;11、IC卡;12、4G通讯模块;13、密封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解释说明。一种北斗和4G双通道通信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上壳1、下壳2、RDSS天线3、北斗专用卡4、RDSS模块5、接插件6、底座7和支杆8;RDSS天线3、北斗专用卡4和RDSS模块5安装在下壳2的内部;RDSS天线3和北斗专用卡4分别与RDSS模块5电性连接;上壳1安装在下壳2的顶端,上壳1和下壳2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垫13;下壳2用螺钉固定在底座7上,下壳2和底座7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垫13;底座7内部安装有接插件6;接插件6穿过下壳2,伸入到下壳2的内部;接插件6与RDSS模块5电性连接;底座7旋合在支杆8上。下壳2的内部还设置有背板9和PCB板10,背板9通过绝缘柱安装在PCB板10的上面;北斗专用卡4和RDSS模块5安装在PCB板10的上端面;RDSS天线3安装在背板9的上端面。PCB板10的下端面还安装有IC卡11和4G通讯模块12;IC卡11和接插件6分别与4G通讯模块12电性连接。把北斗和4G双通道通信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与高压输电线路环境监测采集器连接,收集高压输电线路环境监测数据,通过RDSS模块5或4G通讯模块12,把数据发送给指定的主站设备或服务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北斗和4G双通道通信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上壳、下壳、RDSS天线、北斗专用卡、RDSS模块、接插件、底座和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RDSS天线、北斗专用卡和RDSS模块安装在下壳内部;所述RDSS天线和北斗专用卡分别与RDSS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下壳内部设置有IC卡和4G通讯模块,IC卡与4G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上壳安装在下壳上,上壳和下壳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垫;所述下壳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内部安装有接插件,所述接插件穿过下壳,伸入到下壳内部;所述接插件与RDSS模块及4G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底座安装在支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北斗和4G双通道通信功能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上壳、下壳、RDSS天线、北斗专用卡、RDSS模块、接插件、底座和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RDSS天线、北斗专用卡和RDSS模块安装在下壳内部;所述RDSS天线和北斗专用卡分别与RDSS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下壳内部设置有IC卡和4G通讯模块,IC卡与4G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上壳安装在下壳上,上壳和下壳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垫;所述下壳安装在底座上;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增王金雄王卫马义刚杨洋郭纯海李俊郑凇铭张华晟胡宗华高晗马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