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流补偿电路
本技术属于基准电流补偿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流补偿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国产化军用航天芯片需求和要求的逐步提高,运用于军工领域的模数转换器芯片作为核心电路之一,核心技术的国产化势在必行。由于军工领域中许多芯片为正负高电压输入,从功耗和性能的角度考虑,必须转换为正的低压才能供后端模数转换器处理,然而,通过电阻分压的方式将高压输入转到低压域使得基准参考电压面临着随输入线性变化的静态负载,从而造成ADC的积分非线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流补偿电路,包含依次电连接的偏置电流产生电路、源随器、电阻反馈电路、第一级运放电路、电平移位电路、输出级电路和反馈偏置级电路;还包括偏置电路、基准电压源、电源电压源、模数转换器;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一偏置电路、第二偏置电路、第三偏置电路、第四偏置电路;所述第一偏置电路分别与第一级运放电路、电平移位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偏置电路、第三偏置电路、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流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依次电连接的偏置电流产生电路、源随器、电阻反馈电路、第一级运放电路、电平移位电路、输出级电路和反馈偏置级电路;还包括偏置电路、基准电压源、电源电压源、模数转换器;/n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一偏置电路、第二偏置电路、第三偏置电路、第四偏置电路;所述第一偏置电路分别与第一级运放电路、电平移位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偏置电路、第三偏置电路、第四偏置电路均与电平移位电路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源分别与偏置电流产生电路、反馈偏置级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压源分别与源随器、电平移位电路、输出级电路和反馈偏置级电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源随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流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依次电连接的偏置电流产生电路、源随器、电阻反馈电路、第一级运放电路、电平移位电路、输出级电路和反馈偏置级电路;还包括偏置电路、基准电压源、电源电压源、模数转换器;
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一偏置电路、第二偏置电路、第三偏置电路、第四偏置电路;所述第一偏置电路分别与第一级运放电路、电平移位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偏置电路、第三偏置电路、第四偏置电路均与电平移位电路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源分别与偏置电流产生电路、反馈偏置级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压源分别与源随器、电平移位电路、输出级电路和反馈偏置级电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源随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流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置电流产生电路包含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N型MOS管和第一P型MOS管;
所述源随器包含第二N型MOS管、第二P型MOS管和第三P型MOS管;
所述电阻反馈电路包含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级运放电路包含第三N型MOS管、第四N型MOS管、第四P型MOS管、第五P型MOS管、和第六P型MOS管;
所述电平移位电路包含第五N型MOS管、第六N型MOS管、第七P型MOS管和第八P型MOS管;
所述输出级电路包含第七N型MOS管、第九P型MOS管和第一电容、第二电容;
所述反馈偏置级电路包含第八N型MOS管、第十P型MOS管和第三电容、第四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P型MOS管的栅极相连;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P型MOS管的栅极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
所述第一P型MOS管的漏极与第一N型MOS管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漏极与栅极相连,源极与地相连;
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栅极与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相连,源极与地相连,漏极与第三P型MOS管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三P型MOS管的栅极与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相连,源极与第二P型MOS管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二P型MOS管的栅极与第十P型MOS管MP10的漏极相连,漏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并与第五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瑞,张龙,薛海峰,龚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