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834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装置为柱状结构,所述防错装置的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上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与待测的机械式上护管的第一开孔和/或电子式上护管上第二开孔的中心等高设置;所述防错装置的底部设有凸出于所述防错装置侧壁的定位销,且相对于防错装置所述定位销与所述第一感应器在同一径向方向上;位于定位销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打开或关闭的第二感应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错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用户在进行机械式上护管或电子式上护管打包过程中,能够快速检测识别出打包产品中是否混入了其它种类的上护管。从而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打包作业,提升了人员打包效率和正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错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防错装置。
技术介绍
P3上护管,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机械式上护管100与电子式上护管200,其外形尺寸和形状一致。区别在于第一开孔101与第一槽体102的偏转角的角度小于第二开孔201与第二槽体202的偏转角的角度。在生产现场和装箱过程中极易出现混料的情况,用户也多次对此进行了投诉,工厂也加强了技术和工艺培训,始终未能解决混料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防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错装置,解决了P3上护管现场混料的问题。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装置为柱状结构,所述防错装置的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上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与待测的机械式上护管的第一开孔和/或电子式上护管上第二开孔的中心等高设置;所述防错装置的底部设有凸出于所述防错装置侧壁的定位销,且相对于所述防错装置所述定位销与所述第一感应器在同一径向方向上;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装置(300)为柱状结构,所述防错装置(300)的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报警器(301),所述报警器(301)上设有第一感应器(302),所述第一感应器(302)与待测的机械式上护管(100)的第一开孔和/或电子式上护管(200)上第二开孔(201)的中心等高设置;/n所述防错装置(300)的底部设有凸出于所述防错装置(300)侧壁的定位销(304),且相对于所述防错装置(300)所述定位销(304)与所述第一感应器(302)在同一径向方向上;/n位于所述定位销(304)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301)打开或关闭的第二感应器(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装置(300)为柱状结构,所述防错装置(300)的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报警器(301),所述报警器(301)上设有第一感应器(302),所述第一感应器(302)与待测的机械式上护管(100)的第一开孔和/或电子式上护管(200)上第二开孔(201)的中心等高设置;
所述防错装置(300)的底部设有凸出于所述防错装置(300)侧壁的定位销(304),且相对于所述防错装置(300)所述定位销(304)与所述第一感应器(302)在同一径向方向上;
位于所述定位销(304)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301)打开或关闭的第二感应器(3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装置(300)设置为与所述待测的机械式上护管(100)和/或电子式上护管(200)的管内腔体空间尺寸相匹配的圆柱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错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田强
申请(专利权)人: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