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监测用沉降观测标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698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监测用沉降观测标识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旋转轴柱、防撞壳体、防水内衬框、防水内壳、螺丝孔、标识点、标识柱杆、卡盘夹紧机构、壳体开合盖、转轴合页、密封盖板、内衬衔接框、固定螺栓孔,所述旋转轴柱下端与卡盘夹紧机构内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监测用沉降观测标识保护装置,结构上将防撞壳体带着标识柱杆同步的装入墙体内部,再者将标识点和标识柱杆衔接起来可以进行监测,内部的防水内壳可以避免墙体内部潮湿损害配件配合上壳体开合盖进行双重的保护,通过旋转驱动旋转轴柱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着驱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啮合着外圈卡齿同步的进行逆时针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监测用沉降观测标识保护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建筑监测用沉降观测标识保护装置,属于沉降监测保护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保护建筑沉降监测装置时,因设备安装位置一般为离地面较近的位置,容易遭受到外界的撞击和触碰,从而影响其内部所保护的建筑沉降监测装置,使其发生一定的位移或损坏,而设备无法在发生碰撞时进行加固防护沉降监测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108548530A的一种建筑监测用沉降观测标识保护装置,包括防护隔绝箱门、隔绝支撑板、上连接固定通孔、一号支撑块、二号支撑块、撞击防护装置、三号支撑块、沉降观测钉、墙体观测孔、箱门卡锁器,箱门卡锁器的左端机械连接于防护隔绝箱门前端的左右两侧,防护隔绝箱门后端的上下两侧间隙配合于一号支撑块与三号支撑块的内壁,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沉降标识固定防护措施较差,导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和受损现象,使得观测过程中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监测用沉降观测标识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沉降标识固定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监测用沉降观测标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旋转轴柱(1)、防撞壳体(2)、防水内衬框(3)、防水内壳(4)、螺丝孔(5)、标识点(6)、标识柱杆(7)、卡盘夹紧机构(8)、壳体开合盖(9)、转轴合页(10)、密封盖板(11)、内衬衔接框(12)、固定螺栓孔(13),所述旋转轴柱(1)下端与卡盘夹紧机构(8)内部相连接,所述防撞壳体(2)内侧与防水内衬框(3)外侧相焊机,所述防撞壳体(2)与防水内壳(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标识柱杆(7)外环与卡盘夹紧机构(8)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卡盘夹紧机构(8)嵌入安装于防水内壳(4)下端内,所述密封盖板(11)内侧与内衬衔接框(12)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监测用沉降观测标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旋转轴柱(1)、防撞壳体(2)、防水内衬框(3)、防水内壳(4)、螺丝孔(5)、标识点(6)、标识柱杆(7)、卡盘夹紧机构(8)、壳体开合盖(9)、转轴合页(10)、密封盖板(11)、内衬衔接框(12)、固定螺栓孔(13),所述旋转轴柱(1)下端与卡盘夹紧机构(8)内部相连接,所述防撞壳体(2)内侧与防水内衬框(3)外侧相焊机,所述防撞壳体(2)与防水内壳(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标识柱杆(7)外环与卡盘夹紧机构(8)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卡盘夹紧机构(8)嵌入安装于防水内壳(4)下端内,所述密封盖板(11)内侧与内衬衔接框(12)外侧相焊接,所述螺丝孔(5)与内衬衔接框(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密封盖板(11)与固定螺栓孔(13)为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监测用沉降观测标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夹紧机构(8)由内圈嵌槽(A1)、卡盘(B2)、驱动齿轮(C3)、外圈卡齿(D4)、轨道驱动杆(E5)、滑动轨槽(F6)、固定立杆(G7)、伸缩弹簧(H8)、防滑橡胶(I9)、连接板件(J10)、滑轨嵌槽(K11)、防护圈壳(L12)组成,所述内圈嵌槽(A1)与防护圈壳(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城厢区宸意美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